太白将千牛比喻为一个整合卖家服务的中心。这种整合的背后是整个思维方式的转变——在过去,是服务在哪里卖家去哪里,而现在,则是以卖家整合服务。
2013年1月29日,淘宝推出一站式卖家工作平台——千牛,并率先在移动端进行尝试,逐步延伸至PC端。短短半年,从卖家的使用量来看,移动版千牛早已超越预期。目前,iPhone版和Android版卖家的装机量超过140万,每日操作卖家接近60万,这个数据还在不断增长中。
是什么让千牛发展如此迅速?很多人没有想到,在这款名字听起来多少有点怪异的APP背后,隐藏着阿里巴巴的战略蓝图。
早在2007年,阿里巴巴就曾描绘多年后电子商务的蓝图:从“Meet at Alibaba”向“Work at Alibaba”转变。这一理念的背后,意味着阿里将不仅着眼于买卖双方的商品交易行为,同时也会引入更多的服务提供商,实现生态体系的建立,并逐步帮助中小企业将管理职能在阿里巴巴平台上实现。千牛的上线在一定程度上,正是“Work at Alibaba”使命的落地。
在PC时代,淘宝的开放引入了丰富多彩的卖家服务,但在千牛项目负责人太白看来,这些卖家服务却隐藏着1.0时代的原罪——它们并不以卖家为中心,卖家需要根据不同的服务需求,去寻找相应的服务商,这种分散的服务使得卖家效率越来越受到限制。当阿里巴巴开始强调在下一个十年做十万亿的交易时,提升卖家工作效率便变得势在必行。
随着云计算越来越便宜,数据共享和加工价格也相应地降低,更多的数据开始汇聚到类似聚石塔这样的云端,并最终衍生出“大平台小前端”的概念。而移动端设备成为这些小前端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这样的契机下,一直有心切入一站式工作平台的太白寻找到了移动端的切口:卖家在办公室使用PC,但更多时候,他们行走在外,同样需要时时查询业务的进展情况。
自然,这背后也隐藏着太白的小小策略:“因为PC版的分散服务太多,贸然做个一站式的工作平台,要把所有分散的服务商都收纳其中,有一定的难度。”太白告诉《天下网商·经理人》记者,这是最直接的原因。相比PC端,从无到有的移动端要便于拓展得多。
移动端的兴起,意味着服务的越来越专业和垂直,千牛设想的正是通过一站式互联互通服务,使商家提高效率,未来这个终端是跨移动和PC的,甚至是跨线上线下。
如今,线下的大品牌尝试触网,线上的原创品牌试水线下,势必要求服务商能够拥有线上线下互通一体化的服务能力。例如,未来肯定没法线上的ERP系统是A家的,线下的ERP用的是B家,对于服务商是机会也是挑战。
超级APP的平台模式
在没有千牛之前,卖家需要在手机上装旺旺,并安装各种第三方APP,例如商品管理、交易管理、数据分析等,需要在多个APP之间不断地切换,并且无法保证安全性。
2012年7月,淘宝内部开始讨论关于卖家移动工作台的项目,这就是千牛项目的前身,讨论的重点围绕在究竟要建一个工具还是一个平台上。通过各种调研,他们发现卖家的需求集中在旺旺聊天以及订单改价。至于其他的交易数据,都属于次核心。
既然如此,他们最初的设想是,卖家移动工作台能不能完全由淘宝官方来操作,做一个解决移动旺旺以及移动交易管理的工具。这个方案快速被否定,理由是:“移动发展迅速,卖家的需求日新月异,以这种思路做,体验上可以保证,但是没法长远发展。”
做平台的决策就此制定下来,其时,时间已是10月底,千牛决定以平台的身份进入移动端,除了淘宝旺旺和量子数据这类官方业务外,其他插件都对外开放,由ISV和千牛项目组一起开发。太白坦言:“做工具的确不是我们擅长的事,这么多业务逻辑做不过来。”
背靠聚石塔,千牛的开发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聚石塔是云,千牛是端,千牛上所有应用的数据都取自聚石塔,倘若把聚石塔想象成巨大的数据库,所有的应用是ISV做的前端界面展示,具体的数据都是千牛和聚石塔沟通,服务商的数据会放在聚石塔,具体的呈现以及操作入口在千牛上。通过软件交互,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利用原来开放平台的优势,千牛拥有各种各样的服务商,通过插件的形式将所有功能集成在一起,可以随心所欲地在一个APP中完成所有所需的操作。千牛的思路更像是微信的思路,做一个超级APP,里面所包含的插件则是加盟的APP。
从用户数量上看,中小卖家对移动版千牛更加依赖,尤其是既当老板又当客服的中小卖家,需要时刻守着电脑,即使外出吃饭、学习交流都需要随身携带。除此以外,大卖家的占比也不少,这是因为天天出差开会的老板需要随时查看量子数据上的交易情况。为了支持不同的人群,千牛支持主账号和子账号,不同用户可以对子账号进行设定,A子账号管理商品,B子账号管理交易。
走向共通协作
在太白看来,千牛平台首先要满足功能诉求,其次要做卖家内容资讯的整合,因为卖家不仅在用工具解决问题,归根结底更希望通过信息提升生产力,他们需要去学习成长。当功能和消息诉求都实现后,自然会沉淀不少卖家和内容,从而往卖家共通协作的方向前进,成为一个共通协作的工作平台。
太白将千牛比喻为一个整合卖家服务的中心。它就像是一个操作系统,如果说聚石塔类似于iCloud,服务平台相当于APP Store,那么千牛就相当于iOS。
这背后是整个思维方式的转变——在过去,是服务在哪里卖家去哪里,而现在是以卖家为中心整合服务。千牛扮演的便是将专业的服务商串联协同起来的角色。
目前,千牛对ISV仍然只是试点,已经入驻的ISV有五家。未来,太白希望把卖家整个经营链路,商品、交易、数据、售后都打通。这意味着:假设整个链路上有十几个环节,每个环节三款插件,就会有四五十款插件。除此以外,千牛会探索企业内部协同的服务,推出相应插件,但总体上插件数量会在100款以内。
另一个重要的爆发点,是由商家提出对个性化插件的需求。例如,A商家想做自己ERP系统的移动版,但单独做APP成本过高,便会向千牛提出需求,做一个ERP插件直接在千牛中插入使用,相当于商家的个性化定制。千牛更加鼓励卖家提出需求,用这种C2B的方式,推动千牛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