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正传
1、为将军计,唯有保守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耳
西元前202年阴历十二月,西楚霸王项羽被困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新汴河以南),夜闻四面楚歌,惊起饮於帐,慷慨悲歌後率八百骑突围而去。渡过淮河後,为田父所欺,误入大泽,为汉军追及。一番廝杀後,抵达东城县时,只有二十八名骑兵相随。这个东城县,留下了项王斩将刈旗的辉煌战史。它,也是本文主人公鲁肃的故乡——今址为安徽省定远县东南的临淮郡东城县。
鲁肃(172-217年),字子敬,出身于东汉末年临淮郡(其时当为下邳国)一个世家大族。其家富有资财,他生而失父,与祖母居,却不治家事产业,喜好施与。当时天下已乱,鲁肃大散家财,标价出售自己的田地,以救济贫困结交士人为己任,甚得乡里赞誉,但却遭到族中父老的非议,将他看成鲁氏的败家子。体貌魁伟的“鲁氏狂儿”不仅没有理会这些言语,反而心怀壮志,学习击剑骑射,招聚壮士,给其衣食,借名射猎,暗中组织武装力量,讲武练兵。
建安三年(198年),二十四岁的庐江大族出身的周瑜认为盘据淮南一带的袁术势力必定不会成就大业,便决心离开,在得到袁术的首肯後出任为居巢县长。期间,周瑜听闻东城鲁肃济物豪爽,就带著数百人向鲁肃请求资助粮食。鲁家有两个大粮仓,各储粮三千斛(斛,十升为斗,十斗为斛。东汉三国时,一斗为2000毫升,现藏上海博物馆的光和二年〔179年〕大司农斛器,实测为20390毫升,三千斛则为61170000毫升,即61170升。由於现代衡量粮食的多少多以公斤为单位,作为容量单位的升,不能笼统地用重量的单位公斤来取代。故此,61170升,并不等於61170公斤)。鲁肃将其中一个粮仓的粮食赠给周瑜,周瑜更为惊奇,於是倾心结交。两人成为春秋时期子产和季札一般的好友。
袁术听闻鲁肃的名声,特地安排他做东城县长。可是,鲁肃观察到袁术势力全无纲纪法制,也认为袁术难成气候,便带著宗族老弱及暗中组织的武装力量向南投靠居巢县长周瑜。
不久,周瑜渡江投奔孙策。鲁肃召集徒众,鼓动他们说:“朝廷已经丧失统治四方的权力,导致贼寇横行,到处残暴,淮河泗水地区不再是我们生息繁衍的地方了。我听闻江东地区沃野万里,人民富有,军兵强大,是我们避难的理想乐土。谁愿意和我一起奔往这片乐土,在那裏观望中原云起云涌?”众人表示愿意跟从。鲁肃马上行动,命幼弱者前行,强壮者押後,男女三百余人向江东进发。临淮郡派出骑兵追截。鲁肃等人箭上弦,刀出鞘,严阵以待,对追兵说:“你们是大丈夫的,就应当去挽救当世大局。如今天下大乱,缉拿我们立下功劳并不能得到什麼奖赏,追拿不到却不见得有所惩罚,何苦舍命相逼呢?”说完,鲁肃在地上竖插著一面盾牌,远离它,弯弓发箭,箭头贯穿盾牌,以示抗争到底。追兵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又见其展示手段,知道无法制服这一帮逃亡者,於是退了回去。
渡江後,鲁肃把家安顿在曲阿县(今江苏省丹阳市)。恰逢祖母去世,他将祖母安葬在老家东城县。再次回到曲阿时,周瑜已经将他的母亲迁居到吴郡。
这已经是200年了,当时,江东势力的首领孙策刚刚被刺杀,其弟孙权继承父兄基业。周瑜、张昭等人成为孙权的主要辅助者。鲁肃本来想跟随周瑜投奔孙氏集团,听闻孙策被杀,就打算北上寻求发展。
周瑜制止了他,随即向孙权推荐鲁肃,并表示鲁肃“才宜佐时”,建议孙权“不可令去”(《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孙权,当时十九岁,召见鲁肃,交谈後,对鲁肃的为人及见识颇为满意。故此,当众位宾客告退时,孙权单独留下鲁肃,和他对饮密议时局大事。
孙权问:“如今汉室垂危,四方动汤,社会混乱,如同空中云朵起灭一样,纷乱不堪。我继承父亲及兄长遗留下来的基业,打算向上古时期的齐桓公、晋文公学习,匡扶王室,建立霸业。您有什麼好建议呢?”
1、为将军计,唯有保守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耳
西元前202年阴历十二月,西楚霸王项羽被困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新汴河以南),夜闻四面楚歌,惊起饮於帐,慷慨悲歌後率八百骑突围而去。渡过淮河後,为田父所欺,误入大泽,为汉军追及。一番廝杀後,抵达东城县时,只有二十八名骑兵相随。这个东城县,留下了项王斩将刈旗的辉煌战史。它,也是本文主人公鲁肃的故乡——今址为安徽省定远县东南的临淮郡东城县。
鲁肃(172-217年),字子敬,出身于东汉末年临淮郡(其时当为下邳国)一个世家大族。其家富有资财,他生而失父,与祖母居,却不治家事产业,喜好施与。当时天下已乱,鲁肃大散家财,标价出售自己的田地,以救济贫困结交士人为己任,甚得乡里赞誉,但却遭到族中父老的非议,将他看成鲁氏的败家子。体貌魁伟的“鲁氏狂儿”不仅没有理会这些言语,反而心怀壮志,学习击剑骑射,招聚壮士,给其衣食,借名射猎,暗中组织武装力量,讲武练兵。
建安三年(198年),二十四岁的庐江大族出身的周瑜认为盘据淮南一带的袁术势力必定不会成就大业,便决心离开,在得到袁术的首肯後出任为居巢县长。期间,周瑜听闻东城鲁肃济物豪爽,就带著数百人向鲁肃请求资助粮食。鲁家有两个大粮仓,各储粮三千斛(斛,十升为斗,十斗为斛。东汉三国时,一斗为2000毫升,现藏上海博物馆的光和二年〔179年〕大司农斛器,实测为20390毫升,三千斛则为61170000毫升,即61170升。由於现代衡量粮食的多少多以公斤为单位,作为容量单位的升,不能笼统地用重量的单位公斤来取代。故此,61170升,并不等於61170公斤)。鲁肃将其中一个粮仓的粮食赠给周瑜,周瑜更为惊奇,於是倾心结交。两人成为春秋时期子产和季札一般的好友。
袁术听闻鲁肃的名声,特地安排他做东城县长。可是,鲁肃观察到袁术势力全无纲纪法制,也认为袁术难成气候,便带著宗族老弱及暗中组织的武装力量向南投靠居巢县长周瑜。
不久,周瑜渡江投奔孙策。鲁肃召集徒众,鼓动他们说:“朝廷已经丧失统治四方的权力,导致贼寇横行,到处残暴,淮河泗水地区不再是我们生息繁衍的地方了。我听闻江东地区沃野万里,人民富有,军兵强大,是我们避难的理想乐土。谁愿意和我一起奔往这片乐土,在那裏观望中原云起云涌?”众人表示愿意跟从。鲁肃马上行动,命幼弱者前行,强壮者押後,男女三百余人向江东进发。临淮郡派出骑兵追截。鲁肃等人箭上弦,刀出鞘,严阵以待,对追兵说:“你们是大丈夫的,就应当去挽救当世大局。如今天下大乱,缉拿我们立下功劳并不能得到什麼奖赏,追拿不到却不见得有所惩罚,何苦舍命相逼呢?”说完,鲁肃在地上竖插著一面盾牌,远离它,弯弓发箭,箭头贯穿盾牌,以示抗争到底。追兵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又见其展示手段,知道无法制服这一帮逃亡者,於是退了回去。
渡江後,鲁肃把家安顿在曲阿县(今江苏省丹阳市)。恰逢祖母去世,他将祖母安葬在老家东城县。再次回到曲阿时,周瑜已经将他的母亲迁居到吴郡。
这已经是200年了,当时,江东势力的首领孙策刚刚被刺杀,其弟孙权继承父兄基业。周瑜、张昭等人成为孙权的主要辅助者。鲁肃本来想跟随周瑜投奔孙氏集团,听闻孙策被杀,就打算北上寻求发展。
周瑜制止了他,随即向孙权推荐鲁肃,并表示鲁肃“才宜佐时”,建议孙权“不可令去”(《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孙权,当时十九岁,召见鲁肃,交谈後,对鲁肃的为人及见识颇为满意。故此,当众位宾客告退时,孙权单独留下鲁肃,和他对饮密议时局大事。
孙权问:“如今汉室垂危,四方动汤,社会混乱,如同空中云朵起灭一样,纷乱不堪。我继承父亲及兄长遗留下来的基业,打算向上古时期的齐桓公、晋文公学习,匡扶王室,建立霸业。您有什麼好建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