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次元家族吧 关注:86贴子:1,499
  • 4回复贴,共1

E·dim【教程】Cosplay摄影技法大全『cosの边角功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cos的边角功夫no.1
很久以前的文章了,cosplay王国改版后就遗失了。今天百度一下竟然发现有人收藏了,当年的图都已经链接失效了,仅仅剩下凌乱的文字部分发出来,完成我未完成的事业。现在的cmyk叫poke。
写在前面 COS的确是一种艺术,CMYK也更多的认为它是一种以人物为主的造型艺术。越来越多的coser加入到这个大家庭里,越来越丰富的活动等着我们去参与。Coser们的创意在不断推陈出新,而每一个精彩的瞬间都如流星般璀璨而又转眼即逝。所以我们才会用相机去记录,试图留住那些永恒的瞬间。我相信有很多摄影爱好者也都加入了COS的团队,这其中也不乏一些专业人事。经过个人的一些学习与实践,CMYK发现一般的摄影技法在拍摄coser们的精彩表演时往往会不够实用,因为摄影对造型艺术的理解仅仅局限于记录,而创作的因素比较匮乏。所以CMYK将一些COS摄影的实际经验与正统的摄影技法相结合,并且收录制作了一些对样片的再创作技法,这些技法完全只需要Photoshop这一强大的专业图像处理软件就可以轻松实现,让那些美伦美幻的COS图片可以出自每一个COS爱好者之手。 CMYK在编写这篇《COSの边角功夫》的时候从网络上搜集了许多COS同仁的作品,目的不是据为己有,而是通过研究分析与大家共同学习。在此,特别感谢文章中出现的图片的作者。同时也希望大家对文章中CMYK理解错误或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建议与批评,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推进我们所热爱的COSPLAY。最后,欢迎大家来找CMYK交流经验。
转自 e次元协会吧 ,原楼主 @凶残的小白兔※


IP属地:宁夏1楼2013-08-22 00:54回复

    名词解释:
    A、主体我们在构图时常提到“主体”,主体就是拍摄时关注的主要对象,它可以是一个人或某一件物体,也可以是一群人或一组对象。作为主体一般应具有两个基本条件:它是画面所表现的内容的主要体现者;它是画面结构中心。
    B、陪体陪体是与主体有紧密联系的对象,是画面中陪衬主体的景物或人物,是帮助主体揭示内容的成分,在构图中有均衡画面,美化画面和渲染气氛的作用。在摄影构图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都存在主次关系。
    二、拍摄角度拍摄角度也是决定画面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角度往往能决定画面的性质。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虽然机位相同景别相同,而角度不同,所拍到的画面情感和心理涵义却完全不同。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几种COS摄影中常用到的角度。
    1、 平角
    平角又称为一般拍摄角度,是将被摄体置于相机镜头相对水平的位置上,即与摄影师的视平线相平,以平等的观察人物的角度来拍摄。这个角度的画面容易使观众产生认同感,觉得亲切,能让人有置身其中的感觉。
    2、 仰角
    仰角拍摄就是将被摄体置于视平线以上,相机处于低于视平线的位置,也就是从低处向上仰拍被摄体。这种角度会让观众产生被摄体形象高大、强壮、精力充沛的感觉。
    3、 俯角
    与仰角相反,用俯角拍摄时是将被摄体置于摄影师的视平线之下的位置上,从高处向下俯拍被摄体。俯拍一般用来展示全貌、交代环境,但俯拍的被摄体常常显得渺小、无助,给人以凄凉之感。
    进阶技法:倾斜角倾斜角的运用会使画面产生戏剧化的效果,但相比前面的几种角度也是最难把握的。倾斜角可以在被摄体的左(右)上、下,而且还能加以前倾或后仰。这样的角度往往最能表达coser的心理特征。
    专家级技法:组图的拍摄角度在拍摄组图时,我们就要运用到电影的一些拍摄手法了,因为组图往往都是带有叙事性的,即便是单纯为了展示coser的立体造型,巧妙地利用镜头的推拉平移也会产生不错的效果。
    A、推就是被摄体不动,相机的变焦镜头向主体推进的连续画面。随着相机镜头向前推进,被摄体在画面中逐渐变大,形成逐渐接近目标的感觉。同时,观众的注意力也就会逐渐被引导过来。推镜头的作用很像眼睛视线的前移与集中,它能使所要强调的人物从整个环境中突显出来。“推”可以用来强调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同时也常常带有主观色彩,相机拍摄间距越小,主观性越强,而棉队被摄主体的长间隔拍摄,则能引起观众的注意和猜想。
    B、拉它在技术操作上与推镜头正好相反,是由局部到整体,使人有远离目标的感觉。它比推镜头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力,有时还机具悬念感和神秘感。
    C、 跳点与定点拍摄相反,在人物周围设定多个上下、左右不平衡的拍摄点,这也是我们在多数情况下所用到的。但相比前面两种角度来说,跳点拍摄时更要注意光线的照射。 Next 光线的选择
    三、光线的选择根据光线照射主体时的不同方向,COS摄影最常用到的光线为顺光、侧光和逆光,顶光和底光常常用来营造特殊氛围。下面就向大家分别介绍这几种光线的运用方法。
    1、 顺光顺光也叫正面光或平光,是从相机背后方向照射过来的光线,由于光线是从正面方向均匀地照射在被摄主体表面,受光面积大,阴影少,拍摄时测光和曝光控制相对比较容易,即使使用自动曝光模式,一般也不会出现曝光上的失误。但它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即使被摄主体表面凹凸不平,因受光强度完全相同,阴影不易显现,因而会造成主体缺乏质感和立体感。采用正面光拍摄的coser缺少层次感,细节损失较多。
    2、 侧光侧光是指从被摄体侧面照射过来的光线,它能使被摄主体表面由于凹凸不平而呈现出部分阴影,使人物受光面与阴暗面各自有明显的表现,既能勾勒出人物的轮廓,又能体现立体感,这种光线的表现力最强。但在运用时要注意受光面与暗面在画面造型中所占的比例。通常斜射光的角度是最好的,当光线方向与人物平面呈45度左右的角度时,这种角度的光线使被摄人物受光面与阴暗面的比例大致相当,比较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侧光拍摄人物增强质感,皮肤细节较丰富。


    IP属地:宁夏3楼2013-08-22 00:54
    回复
      提示:通常侧光拍摄时,脸上的阴影会显得很重。如果有条件,应在另一侧加一支灯做辅助光源,减轻鼻侧等处的阴影,但不可过亮,没有阴影就失去了立体感。
      3、 逆光逆光是指从被摄主体背后照射过来的光线。逆光拍摄时很容易使被摄体变成剪影,因此对于曝光的把握也相对比较困难一些,对于初学者往往不推荐逆光拍摄。但是逆光的艺术效果也是独特的,它能给被摄主体外缘镶上一条动人的轮廓光边(如果是阳光,就是金边)。如果处理适当,便可创作出独特的美感,拍出充满戏剧性的光影感觉。在拍摄逆光照片时需要注意的是逆光时前景与背景的光比过大,往往会造成背景曝光过度或者前景曝光不足,为了缩小光比,一定要注意为前景补光,可以利用反光板或是闪光灯。
      名词解释: 前景前景一般是指在主体前方,最靠近镜头的景物。当然这里还包含有位置的意义,即凡处在这一位置上的景物,均可称作前景。因此,不论是主体、陪体或是环境组成部分,只要是处在这个位置上的景物,都可以称作前景。
      正确测光决定拍摄效果面对同一个画面,采用不同的测光模式,选择不同的测光模式和测光点,所拍摄的效果就会完全不同。目前的数码相机一般都具备多种测光模式供使用者选择,这些测光模式由于相机品牌不同,说明书上的叫法也略有不同,说明书上常见的测光模式有平均测光(或评价测光、矩阵测光)、中央重点测光(或局部测光)、点测光等。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测光和计算的面积不同:平均测光最大,点测光最小。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下常见的三种测光模式及其应用的场合。
      A、 平均测光平均测光是将整个画面分割成多个区域,将各个区域的测光结果进行整体分析,取得一个平均的曝光值。它适合在光线比较平均,没有强烈的明暗反差时使用。但是不能对着太阳等强烈光源拍摄,也不能在画面中有大面积反光面时使用,因为很亮的光源会导致“平均”之后的数值不准确。
      B、 中央重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也是一种使用很广泛的测光模式,它是根据来自画面中央10%左右的区域的测光结果,再搭配画面中央之外的测光结果,经过加权平均之后得到的测光数据。中央重担测光是人像摄影中最实用的测光方法,但在COS摄影中却很少使用到,因为人像摄影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要把人脸拍清楚,脸部的曝光的准确与否是拍摄成功的关键,但在拍摄coser的时候往往人物的脸部特征与原始造型相差很大,主要以形态、动作和装扮为体现目标,要使用中央重点测光,除非coser在神情或相貌上与原作人物极为相似。需要注意的是,在背景光线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如果使用其他测光模式,人物的面部就会出现发灰的情况,这时候即便调整快门和光圈,甚至提高曝光补偿都没有什么效果,除非使用反光板对面部不光。


      IP属地:宁夏4楼2013-08-22 00:54
      回复

        =======================================END===================================


        IP属地:宁夏6楼2013-08-22 00:55
        回复
          有配图就好了_(:з」∠)_


          IP属地:宁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6-08 21: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