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我没有在网上查些资料,直接就开始写出自己的结论,有一点唐突了,我今天的东西我会在我查阅了一些资料的时候再把自己的结论修正的(有错误就说。。但是别骂我啊。。)
物质需求,我们做事的时候都是有需求的,不然我们为什么不会坐在桌子前不动一整天?古代的人们没有工具,是他们为了狩猎才诞生出制造武器的需求,相反,假如人们不需要狩猎,或者是古代的时候猎物特别好打,就不会有制造武器的需求了,假如人们得知了几天以后就是世界末日,我们肯定马上会制造什么飞船,或者是躲在地下,需求刺激了思维,然后才会带动联想,当然联想是受经验制约的,也就是切合实际。我认为需求有很多种,第一种是为了生存下去,这个需求是在比较原始的世界观中最强烈的,第2种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其实就是一些贪财,守财如命和部分人奋斗的原因,为了过的更好而已,有时候当生存变得不再那么需要的时候(比如人生活在死亡率极低的社会里,活下去变得不再重要)的时候,第2种需求就会比第一种强烈,造成就算是你要他的命也不会给你钱的情况了。情感的需求,我认为情感和思维是2个独立的系统,他们的状态叠加才会产生我们的各种行为,具体的我不是什么心理学专家,我也不会知道很多,自我感觉情感是不稳定的东西,往往造成错误的决断,但是有时候也会造成事半功倍的效果。至于模糊的认知,我认为是大脑自己的优化,让大脑这样工作却不需要很多的能量,所以我们的记忆的细节不会被马上调用出来,但是细节还是会被存储到“硬盘”的里面的,我们通过催眠术可以让一个人把他看见听见的细节都讲出来,而人们思维的模糊我觉得是联想在提供各种可能。
所以我觉得人们的所有工作都可以分为2个状态下完成,第一个是理性占判断的大多数,这样我们会做出最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通常这时候情感不会有什么波动,也不会有需求,第2种是情感占判断的大多数,这样自己的心情会对判断造成大的影响,也就是自己做错事的原因,然后会考虑到自己对别人或东西的评价,也就是好感,然后做出决定,但是2者前提就是受到外界的压迫,和自己的需要,还有联想做出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