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一一吧 关注:223贴子:31,926

转 被忽略的真相——隐埋在《水浒传》中的几条暗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初三看的,找了好久才找到,毁三观


IP属地:北京1楼2013-08-23 18:26回复
    一    真相,通常隐藏于细节之中。感谢雾满拦江先生的《色水浒》一文,让我注意到了一个细节,那就是侍女锦儿在林冲与高衙内冲突之间扮演的特殊角色。正是从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锦儿身上,可以牵扯出一系列阴谋,最后让我们看到了在《水浒传》中被人们忽视多年的一个色情诈骗团伙。      在《色水浒》一文中,雾满拦江先生针对高衙内两度调戏林冲夫人的情况,找到了一个很重要的突破口,那就是时间!通过雾满拦江先生的分析,在正常情况下,锦儿当时如果在夫人遭到调戏之后前往寻找林冲,那么在东京城的茫茫人海中分别需要“十分钟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一个小时”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内,只要高衙内没有那个啥功能障碍,那么什么该办的事情都该办成了,而不是“不曾被这厮点污了”这样一个结果。        对于这个问题,当初无数网友进行了深入探讨,主要围绕着锦儿当时到底需不需要那么多时间来找到林冲的问题,并且分别得出了不同的结果。雾满拦江先生对此的解释,是将高衙内形容为“贾宝玉”。        但是,为什么不能换个思路呢?“在正常情况下”,锦儿的确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来寻找林冲,但问题是,如果当时并不是“正常情况”呢?


    IP属地:北京3楼2013-08-23 18:27
    回复
      2025-05-25 18:56:35
      广告
      六     我们现在已经明白了锦儿和陆虞侯的阴谋,而且他们也达到了将林冲赶走的目的。但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是陆虞侯追杀林冲结果反而被杀。对于这一段情节,雾满拦江先生的论点是“借林冲之手,欲置陆虞候于死地之人,是锦儿姑娘”。        对于这一论点,我基本表示同意,但认为其实还可以论述得更深。锦儿之所以挑唆陆虞侯追杀武功比他高得多的林冲,显然就是希望他死在后者的手里。至于理由,却不是雾满拦江先生所说的“她真的很好奇,非常想知道这俩混蛋到底谁会宰了谁”。        我们来看一下,林冲杀死陆虞侯的结果对锦儿有什么好处呢?一、陆虞侯这个搭档的消失,非但可以实现灭口的效果,同时也意味着锦儿可以独吞全部战利品;二、随着林冲杀掉了陆虞侯,他就再也不可能以合法身份回到家中,使得锦儿可以放心大胆地吞掉财产而不会受到追究。        所以总的来说,对于锦儿来说,林冲杀掉陆虞侯是一个比陆虞侯杀掉林冲更有利的结果。问题是,锦儿怎么确保这种情况的必然出现呢?


      IP属地:北京8楼2013-08-23 18:28
      回复
        七     如果读者已经习惯了我的这种推理方式,相信一定已经有人想到,那个与林冲偶遇的李小二,其实是锦儿一开始就布置在充军地点的“卧底”。正是由于他在关键时刻向林冲提供了关键情报,才决定了这场决斗的最后结果。        锦儿的助手就只有一个李小二吗?我们不妨来看看锦儿整个计划所存在的一个风险:如果当初在野猪林,林冲命丧两个差役之手,那么日后也就缺少了能够把陆虞侯干掉的角色,锦儿不得不整天担心陆虞侯会不会反过来对付自己,至少也需要与对方平分所获得的财产。可见,保证林冲安全地到达充军地点,使得陆虞侯不得不亲自前往追杀,已经成为确保计划成功的重要环节。        那么最后到底是谁出现在这个重要环节上呢?聪明的你一定已经想到了他的名字:鲁智深。        所以多年以来,阅读《水浒传》的读者始终存在着一个思维误区,以为鲁智深前往野猪林搭救林冲是出于义气,其实,这根本就是他接受锦儿指令所采取的行动。        等等,怎么鲁智深又和锦儿扯上关系了?这个花和尚难道是到了东京之后垂涎于锦儿的美色,所以甘心充当帮凶?答案并不完全正确,因为鲁智深与锦儿根本就不是到了东京才认识的,至于锦儿的真名也不是锦儿,而是我们十分熟悉的“金翠莲”。


        IP属地:北京9楼2013-08-23 18:29
        回复
          八      这个结论是不是有点雷人?但只要仔细想来,就不难发现事情的真相。        让我们回到整篇《色水浒》的起点,也就是鲁智深在酒店中听到金翠莲诉苦,然后为她出头打死了镇关西。        不知道为什么,多年来为什么没人对这个漏洞百出的故事提出质疑呢?根据金翠莲的说法,她的不幸在于当初免费嫁给了镇关西,却签下了一纸三千贯的卖身契,于是对方在将二奶退货之后要求返还这笔款项,导致金翠莲面临经济危机。        事实真的如此吗?金翠莲的法律意识会淡薄到只写收条却不拿钱的地步吗?为什么不能得出另一个结论呢?当初金翠莲的确收到了三千贯,但现在却不想归还,于是就编出了这样一个借口。与前一种可能性相比,似乎这种情况更符合人们的常识。        那么鲁智深就愚蠢到了轻易受骗的地步吗?错了,鲁智深一点也不傻,而且他在此之前就已经与金翠莲相识,并且制定了整个计划。至于在酒店内的相遇,不过是做给史进和李忠看的一场戏,为自己接下来打死镇关西寻求舆论支持。


          IP属地:北京10楼2013-08-23 18:29
          回复
            九     其实如果去除金翠莲的主观陈述内容,仅以《水浒传》中的客观举动来说,镇关西实在算不上是什么恶霸,反倒更像一个服务态度良好、切肉技术过硬的劳动模范。所谓的“镇关西”绰号,如果放到现在,可能就是“关西地区优秀纳税户”或者“关西肉联厂销量第一”之类的代名词,而不能作为他欺男霸女的证据。        从结果来看,随着鲁智深在光天化日之下打死了镇关西,金翠莲所欠的三千贯也就不必归还,说不定还能继承一笔遗产之后跑路。        接下来金老汉与鲁智深之间的“偶遇”,显然也并不是一个用巧合就能解释的现象,根本就是他们这个犯罪团伙一开始就安排好的撤退地点。        或许有人会问,金翠莲接下来不是嫁给了赵员外吗?她怎么又能成为“锦儿”呢?        其实应该这样看,金翠莲的每一次婚姻,其实都是她犯罪计划的一部分,至于目的,就像是《新少林五祖》中的邱淑贞那样,在将所谓“丈夫”的财产搞到手之后就离开寻找下一个目标,其间也可能存在着杀人灭口的过程。因此对她来说,这个赵员外不过是一系列猎物中的一个而已。        在《水浒传》中,并没有戏写赵员外的下场究竟如何,但是从金翠莲化名“锦儿”潜入林冲府中的情况来看,老赵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IP属地:北京11楼2013-08-23 18:29
            回复
              十     好了,现在大多数真相都已经浮出了水面,不妨让我们梳理一下整个犯罪过程。        第一步,金翠莲、金老汉与鲁智深桃园三结义,组成犯罪团伙,确定行事准则。        第二步,金老汉将金翠莲卖给镇关西,得钱三千贯。        第三步,在酒店制造鲁智深与金翠莲偶遇的假象,获得史进和李忠的见证。        第四步,鲁智深出面打死镇关西,金翠莲和金老汉携款潜逃。        第五步,金老汉出面又将金翠莲卖给赵员外。        第六步,在金翠莲控制局面之后,将鲁智深引入到赵府。        第七步,为了制造不在场证明,鲁智深出家前往和尚庙。        第八步,金翠莲在鲁智深帮助下成功暗杀赵员外,携带巨额财产出逃。        第九步,金翠莲选择东京作为下一个犯罪地点,鲁智深同时启程前往东京进行接应。        第十步,金老汉将金翠莲卖入林府,化名“锦儿”。        第十一步,“锦儿”吸收陆虞侯成为犯罪团伙的新成员。        第十二步,“锦儿”故意带林冲夫妇观摩鲁智深的武术表演,达到隔离夫妇二人的目的。        第十三步,在林冲夫妇分开之后,陆虞侯带领高衙内前往预设地点调戏林冲夫人,“锦儿”则提前通知林冲,令他破坏了高衙内的“好事”。        第十四步,陆虞侯出面设局,再次造成林冲夫妇分散的局面。而“锦儿”再次提前通知林冲,令他彻底突破了高衙内的忍耐极限。        第十五步,在陆虞侯的策划之下,利用高家势力制造了“误闯白虎堂”事件。        第十六步,在林冲被发配充军之后,“锦儿”安排鲁智深前往野猪林确保林冲的人身安全,同时由陆虞侯出面撺掇高衙内威逼林冲夫人,造成林、张两家家破人亡的后果。        第十七步,“锦儿”安排陆虞侯前往追杀林冲,同时又让李小二将这一信息及时告知林冲,使得后者在有准备的情况下反杀陆虞侯。        第十八步,随着主要目的纷纷达成,“锦儿”终于成功侵吞林、张两家的全部财产,或许还包括陆家的财产。            经过整整十八个步骤,金翠莲(“锦儿”)先后完成了三起堪称完美的犯罪。但作为一个犯罪天才,她会就此感到满足吗?这个由她、鲁智深、金老汉和李小二组成的私人犯罪团伙,在《水浒传》接下来的章节中还会出现吗?


              IP属地:北京12楼2013-08-23 18:29
              回复



                IP属地:吉林13楼2013-08-23 18:30
                收起回复
                  2025-05-25 18:50:35
                  广告
                  内容预告:     暗线二:梁山话事人到底姓蔡还是姓高?   (此文灵感受到了《色水浒》一文中某个段落的启发,不过内容基本上完全与《色水浒》无关,算是相对纯粹的独立创作了。)


                  IP属地:北京14楼2013-08-23 18:30
                  回复
                    暗线二:梁山话事人到底姓蔡还是姓高?    一    说起《水浒传》中的正面人物,人们肯定首先会想到宋卢吴公等主角,以及甲乙丙丁子丑寅卯等一干龙套。那么反面人物呢?最大的反派是谁呢?通常第一想到的会是高俅。那么如果非要找出个第二大反派呢?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想到蔡京?    其实高蔡两人堪称整部《水浒传》最大的两个反派,甚至可以说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人物。《水浒传》的开篇就是从高俅开始的,正是由于他逼走了王教头,于是才接下来引出史进、鲁智深、林冲、杨志等一干人物的故事。不过这段剧情的推动,基本上还是以人物命运推动故事剧情发展,在同一时间内成为主角的大多只有一个人。    那么到了什么时候,梁山英雄呈现出群体性出现的格局呢?应该是从“智劫生辰纲”开始的,随着这一事件的紧张,晁盖、吴用、宋江等真正的主角逐渐出现,并且将剧情发展引向了梁山这个地点。    可以说在《水浒传》剧情发展的过程中,“生辰纲”是一个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事件。那么“生辰纲”是怎么出现的呢?根源也就是梁中书要给老丈人蔡京送礼。    也就是说,整部《水浒传》由高俅而前戏、由蔡京而高潮,可见两人在书中的特殊地位。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高俅与蔡京之间又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IP属地:北京15楼2013-08-23 18:30
                    回复


                      IP属地:吉林16楼2013-08-23 18:31
                      回复


                        IP属地:吉林17楼2013-08-23 18:31
                        回复


                          IP属地:吉林18楼2013-08-23 18:31
                          回复
                            二    以往看《水浒传》,人们很容易存在一个思想误区,认为既然蔡京、高俅以及童贯等人既然都是奸臣,那么肯定会同流合污,相互间形成联盟关系对付忠义英雄。可问题是,如果他们“合污不同流”呢?为什么在奸臣之间就不会出现相互敌对、相互斗争的情况呢?    其实在忠臣之间很容易达成联盟,因为大家追求的都是正义感的实现,而正义感这种东西,并不会因为分享人数的增加而有所稀释。相比之下,奸臣们要追求的则是利益,这种东西你多了一点我就会少一点,所以奸臣之间从根本上使存在着利益冲突的,即使达成暂时的联盟,其内部也绝对不是铁板一块。在中国历史上,奸臣们相互之间的斗争,往往比忠奸之间的对抗更丰富也更精彩。    如果明白了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结论,蔡京与高俅之间未必是联盟关系。事实上,通过我接下来的推论,你们会发现他们两人之间在暗地里是针锋相对的两大势力,而且正是他们之间的斗争推动了整部《水浒传》的发展。    那么在探寻蔡京与高俅真实关系的过程中,突破口在哪里呢?其实就在“智劫生辰纲”这个段落。    我这人有个观点:这世界上绝大多数事情都应该是符合逻辑的,如果出现了一些不符合逻辑的情况,那么十有八九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看到一些被隐藏在背后的事实。如果加上了这些事实,那么原先的不符合逻辑也就会变成符合逻辑。    根据这一思路来看“智劫生辰纲”,会发现其中有几个不合逻辑的地方。


                            IP属地:北京19楼2013-08-23 18:31
                            回复
                              2025-05-25 18:44:35
                              广告
                              暗线二    三    第一个不合逻辑的地方:生辰纲的秘密是被怎么泄露出去的?    在《水浒传》第十三回中,梁中书与蔡夫人在端阳节谈起生辰纲的话题,然后接下来在第十四回,刘唐就向晁盖通报了有关生辰纲的消息。那么刘唐的消息是从哪里来的?当然,对于这个问题也许存在着一个解释,那就是梁中书在四处搜买财宝的过程中走漏了风声,被刘唐这个局外人知道了。    但这样一种理由,又怎么解释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呢?接下来梁中书一开始要求公开运送生辰纲,而杨志献策改扮普通运输队。问题是,晁盖、吴用他们通常情况下应该只能料到梁中书的计划,又怎么能够算到杨志的主意呢?如果不能准确确定对象的话,也不能精确地推算出时间以及运送人数。他们又怎么会向杨志他们下手呢?难不成他们在那里对每一拨路过的客商都下蒙汗药?这显然不可能。由此可见,晁盖他们对于生辰纲的信息了解,绝对不会仅仅来自于街头巷尾的外围传说,而是有非常确定的内幕消息。那么,这个内幕消息来自于哪里呢?


                              IP属地:北京20楼2013-08-23 18: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