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处我看起来比较累的地方:
【老僧泰然自若,寻西方极乐去了。】毕竟是以枯藤的视角来写,至少在这一面上的描写我觉得不可或缺。【寻西方极乐世界】,圆寂的场景或许能够用画面替代更有冲击感。
【“施主。”老僧单手成佛,静静道,“大雪山上小雪寺。西去三百里。《摩诃般若无常》经。”老僧不由分说便稳稳坐了下来,毕恭毕敬地将经文平铺在门槛上,双掌合十,面露笑容,忽然轻唱道,“阿弥陀佛。” 】这里的老僧独白,不是画面断裂而是我很难弄清你想表达的画面。
【段枯藤皱着眉踩在短浅的沙漠植物中,他茫然地瞅着周遭的尸体,温热的鲜血不知何时便染上了他的满是污迹的鞋子,这一来,显得更加肮脏了。】“这一来,显得更加肮脏了。”画面重叠,累赘的感觉。
【经卷上记载的蝇头小字是梵文,段枯藤看不懂。经卷所用的是一段长长的崭新锦帛,由此看来,分明便是不久前抄录的。
老僧不知从何而来,仿佛不知热不惧寒。段枯藤饿了三天,老僧便纹丝不动地坐了三天。此间的种种事物,诸如蝎子蜈蚣,都凶性收敛。段枯藤朝门口看老僧的时候,他无一不在入定,可在段枯藤眼里,好像一座佛陀。
但老僧一言不发的堵在门外,竟是为了此事,这也是段枯藤万万不能预料的。因此他长长地吁了口气,望着圆寂的老僧身后,渐渐垂暮的日头良久。 】这三段,我看不出有何衔接。
【一裹着黑布的马贼额头上淋淋地流着鲜血,虚弱地软靠在一匹骆驼旁喘着粗气,平静地看着这一幕。 】马贼的目光为何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