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满门贵盛”荀氏一族:
“满门贵盛”荀氏一族的发迹史是从荀淑开始的:
“荀淑字季和,颍川颍阴人,荀卿十一世孙也。少有高行,博学而不好章句,多为俗儒所非,而州里称其知人。”
——这个就是荀淑,荀卿十一世孙,名臣后代,这是出身;博学,这是有才;不好章句,这是真君子之行;州里称其知人,名气大、才能高;
荀淑的仕途也是比较简单的,“安帝时,征拜郎中,后再迁当涂长。去职还乡里。”官没当多大,就辞职了;但是,荀淑的才学却非常令人崇羡;“当世名贤李固、李膺等皆师宗之”,李固、李膺都是当时大名鼎鼎的贤人,却都将荀淑当做一代宗师去崇拜,可见荀淑的确有其独特的魅力;[李固是司徒李郃的儿子,做过荆州刺史、大司农,后来当了太尉,与当时势力最大的大将军梁冀同参录尚书事,平起平坐;]“梁太后临朝,有日食地震之变,诏公卿举贤良方正,光禄勋杜乔、少府房植举淑对策,讥刺贵幸,为大将军梁冀所忌”,看来荀淑不但名望高、名声好,而且胆子够大,不惜得罪权贵;不过,正因为荀淑得罪了以大将军梁冀为首的一帮权贵,所以荀淑也都深知官场黑暗、甚至随时都有危险,所以,荀淑又辞官回乡,“出补朗陵侯相,顷之,弃官归”
——从以上资料可以得出:荀淑当官的时间不长久,而且也没有做到什么大的官位,这比起同样是门阀之祖的袁安来,就差的远了;
但是,荀淑毕竟也为后代留下了一个非常好的仕途根基,因为:第一,三公的李固、李膺都是荀淑的学生,这个是门徒关系网;第二,名声好,官场里有不少人都非常欣赏荀淑的作风,那些人都希望荀淑的后人也一样能够象荀淑一样敢叫板权贵、恶势力,这个是清流关系网,当然了,荀淑的后代假如做官,那自然而然就会成为清流党的一员,也即是“士”;第三,家族势力大,“产业每增,辄以赡宗族知友”,这说明荀淑的这个家族还是比较富有的,而且荀淑也经常去帮助朋友,当然了,被帮助的人迟早是要报恩的,这个是宗亲关系网[即是宗族和亲友];第四,在荀淑的老家,很多老百姓都很崇敬荀淑,荀淑死的时候,“李膺时为尚书,自表师丧。二县皆为立祠”,两个县都为荀淑立祠,看起来荀淑是深得民心的,这个是民众关系网;
有这么多的关系网,所以荀淑的后人普遍是比较吃香的,而且是受世人所尊重的;而且,荀淑的后人,一直是以维护正义为己任的,以下所列为荀淑后人的一些历史记录[注:实际上,荀氏一族的发展壮大除了有荀淑做基础之外,荀彧、荀攸所起的作用也是满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