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13日漏签0天
唯美古风吧 关注:81,919贴子:282,086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15回复贴,共1页
<<返回唯美古风吧
>0< 加载中...

【唯美】各种精致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bl攻受同萌
  • 红颜易逝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绾臂双金环”指臂钏,又称缠臂金,这是一种我国古代女性的缠绕于臂的装饰,是用金银带条盘绕成螺旋圈状,所盘圈数多少不等,一般三至八圈,也有多到十二三圈的。
缠臂金的奥妙在于戴上之后无论从什么角度看,所见都为数道圆环,而相互不关联,宛如佩戴着几个手镯般美丽。
东坡《寒具》诗虽然是写一种叫馓子的食物,但诗中“夜来春睡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的句子更让人联想到一个戴着缠臂金的女子于浓睡未醒中,带出几许醉意的妩媚,由此也可见臂钏为古代女性容色增辉的效果。
贰 钗: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 bl攻受同萌
  • 红颜易逝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百度精选故事
年少情深,变成相看两厌。萧轻雨远嫁那日,她的丈夫霍庭昀在娶平妻。甚好。
2025-05-13 04:58广告
立即查看
2025-05-13 04:58:13
广告
  • bl攻受同萌
  • 红颜易逝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为毛不能发更多图图?


  • bl攻受同萌
  • 红颜易逝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钗为珠翠和金银合制成花朵或其他造型的发钿,连缀着固定发髻的双股或多股长针,使用时安插在双鬓。
《续汉书》中说:贵人助蚕,戴玳瑁钗。据《华阳国志》记载:涪陵山有大龟,其甲可卜,其缘可作钗,世号灵钗,可见古人尤其看重玳瑁制成的钗。
钗不仅是一种饰物,它还是一种寄情的表物。古代恋人或夫妻之间有一种赠别的习俗:女子将头上的钗一分为二,一半赠给对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见再合在一起。辛弃疾词《祝英台近.晚春》中的“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即在表述这种离情,纳兰性德词中“宝钗拢各两分心,定缘何事湿兰襟”也饱含与自己所爱分离的痛楚。
而在历代关于分钗寄情的诗词里,最让人伤怀的还是白居易的《长恨歌》——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叁 簪: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 bl攻受同萌
  • 红颜易逝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bl攻受同萌
  • 红颜易逝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搔头是簪的别称,据《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宠爱李夫人,有一次取下李夫人的玉簪搔头,搔头之名由此而来。
古时规定罪犯不许戴簪,就是后妃有过错也要退簪,因为簪还象征着尊严。周宣王的姜后有一段“退簪劝政”的佳话:说的是周宣王一度沉溺安逸,荒疏了国政,明晓大义的姜后为了规劝丈夫勤政,就退去了发簪和耳坠长跪于永巷,表示自己有罪,周宣王知道王后的心意后感到羞愧,于是开始励精图治,开创了周王室的中兴局面。
《鼓吹曲词.有所思》中写一个女子为远方的情人准备了一支玳瑁簪子,她用心地修饰这支簪子,加上双珠还觉不足,再加上玉饰,如此珍重,自是出于一往情深。却不料“闻君有他心”,于是她把那簪子“拉杂催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何苦这样做呢?还是从心头难以割舍的那份情意吧。
肆 手镯: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 bl攻受同萌
  • 红颜易逝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bl攻受同萌
  • 红颜易逝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2025-05-13 04:52:13
广告
  • bl攻受同萌
  • 红颜易逝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戒指既然是定亲之物,所以古代未字女子都不戴戒指。
隋代丁六娘《十索诗》所写“欲呈纤纤手,从郎索指环。”或许可以说明古代,甚至是现代女子对戒指的那一份难言的情怀,这个信物最小,在女子心中的份量却最重。满怀着希望,伸出手来让心爱的人为自己戴上,而后,或许幸福地戴上一辈子,或许有一天对着它哭到心碎。用戒指定情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
南朝刘敬叔《异苑》中记载沛郡人秦树在冢墓中与一女子婚合,临别时,“女泣曰:与君一睹,后面无期,以指环一双赠之,结置衣带,相送出门”,会面安可期,见指环如见其人,指环之重跃然诗里。到了晚唐时,戒指渐渐由男女互赠变为只由男子赠与女子,这和今天中西戒指的赠馈方式是类似的。
范摅《云溪友议》中写书生韦皋少时游江夏期间,与少女玉箫从相识到相恋的故事。韦皋临回家乡前送给玉箫一枚玉指环,发誓少则五年,多则七年后会来娶玉箫。然而七年光阴过去了,薄幸的韦皋却不复再来,痴情的玉箫绝望地沧呼:“韦家郎君,一别七年,是不来矣!”竟绝食而死。人们怜悯玉箫这一场悲剧,就把韦皋送给她的戒指戴在她的中指上入葬。很多年以后,韦皋官运亨通,做到西川节度使,才辗转得知玉箫的死讯,他悔恨不已,于是广修经像,以忏悔过去的负心。后来有人送给韦皋一名歌姬,名字容貌竟与玉箫一模一样,而且中指上有形似指环的肉环隐现,韦皋知道是玉箫托生又回到了他的身旁,二人终于以再生缘的形式实现了隔世的结合。是耶非耶?为了人间有情人终局的美满,只好姑妄信之了。这个故事里还有一段写韦皋凭借少翁招魂之术与玉箫的魂魄相会的情节,让现代的人们体会了一个古代痴心女子对薄情人负约的责备。相会以后,临去时玉箫对韦皋说:“丈夫薄情,令人生死隔矣!”生死隔矣,只缘丈夫对感情承诺的薄情!而怨言竟然是面带着微笑说出来的,这样的微笑却带着何等的沉痛。
千载之后,这段文字还让我们读来感慨万千,而古代女子依人为活的命运注定玉箫只能如此。当相思空掷了,还是如此难舍难弃的眷恋,望穿秋水地想念,一枚戒指误了她这一世,她又一往无悔地戴着它到了来世。
陆 同心锁:伉俪曾盟金石约,生死誓结同心锁


  • bl攻受同萌
  • 红颜易逝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发完同心锁我就滚去睡觉了~


  • bl攻受同萌
  • 红颜易逝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羽化谪仙
  • 相守天涯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残梦断红尘
  • 月下邂逅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那个木镯子带珍珠很别致的说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5回复贴,共1页
<<返回唯美古风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