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吧 关注:27,769贴子:537,939

黄梅戏如何做好市场宣传,可否借鉴其它戏曲剧种成功的推广经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个俺是近一年来看了昆曲的市场宣传,产生的一些感想
再加上少爷曾经的一个专访,其它提到的三个不同黄梅剧团的经营模式,对俺也有启发:)
湖北黄梅戏迷BLOG发表原文,俺简化一下,主要是三种不同的STYLE
俺摘录重点部分
“省黄梅戏剧院属于体制内;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则与一家民营文化公司合作排戏,属于合营;而吴琼在北京则采取工作室的模式,完全是私营。”
一)
“吴琼那里排戏,灯光、器材……好多东西都要找人租,有时为了器材能进场,都要费好一番功夫去交涉。以前在省剧院,器材都是自己的,哪有这么麻烦?”更让黄新德惊讶的是,吴琼探索的个人工作室模式,人员流动极为频繁。“前一天还在剧组里,第二天就走了,然后又补充了新人。”黄新德说,这在以前根本是难以想象的,“现在完全是市场化的,谁做得好,谁就上。也许你做得不错,但别人比你更好,而我要的就是更好的那个。”
“资金不足,剧组很难稳定下来。可能磨合得差不多了,但没法给相应的待遇,人才就流失了。”
二)
”而在安庆,又是另一种体制,“这是一种国营和民营合作的模式,用的是体制内的队伍,但运作则完全是体制外的。”黄新德说,这样的好处是,在排一部戏的时候,没有什么所谓的历史遗留问题;相较于工作室模式来说,也有足够的资金投入。“
俺个人不成熟的观点,安庆二个团的模式类似:)
三) 这是俺个人补充的。。。
合肥省黄团资源丰富些:)比较像中国京剧院:)


IP属地:天津1楼2013-08-28 20:52回复
    另外一个艺术大家,谭盾先生对昆曲的推销宣传
    文章从网上摘录
    谭盾执导昆曲《牡丹亭》纽约上演 为演出谱新配乐
    中新社纽约12月1日电 (记者 阮煜琳)由著名作曲家谭盾创作并导演的中国著名昆曲《牡丹亭》30日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隆重上演。这也是中国戏剧首次登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艾斯特庭院。
    30日晚19时,在纽约大都会一典型的中国庭院中,婉转清扬的音乐声徐徐响起,杜丽娘袅娜登场,中国古典戏曲名作《牡丹亭》拉开帷幕。当65分钟精彩的演出结束后,现场的美国观众给予了热烈的掌声。
    “园林中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都让我非常感动,我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希望能把昆曲和园林结合在一起,做到天人合一。”谭盾在演出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昆曲正在消亡,把昆曲放在花园和园林之中,希望籍此唤醒美丽的中国传统文化。
    “就像世界各国的人都能欣赏意大利歌剧一样,虽然我们大多数人不懂意大利文,但语言、服装、文化的差异不影响我们对歌剧本身的喜爱和欣赏。我相信美国人也一样会喜欢中国的传统戏剧,不会受语言和文化的影响。”大都会博物馆亚洲部主任何慕文对记者说。
    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创作于1598年。从明代开始,昆曲常常在花园中演出,成为中国园林文化的一部分。
    此次演出的《牡丹亭》是谭盾创作并导演的一个70分钟的版本,谭盾特地与中国著名舞蹈家黄豆豆合作,为此次演出谱写了新的配乐。作品由中国最受尊敬的昆曲演员之一张军担纲主演。
    新版《牡丹亭》由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美中文化协会共同制作。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艾斯特庭院建于1980年,原型取自中国苏州园林,是在中国境外兴建的第一个真正的明朝风格的花园。(完)


    IP属地:天津3楼2013-08-28 21:01
    回复
      2025-05-30 06:48:13
      广告
      最后说说俺刚看过的南昆南柯记的大戏巡演,背后是台湾一家演艺基金会的幕后支持。。。
      昆曲大师坐镇 台湾团队搭台
        “省昆”成立于1977年,前身为驻南京的江苏省昆剧团,是国内昆曲“六团一所”中的佼佼者。《南柯梦》由“省昆”的艺术家把关,更邀请到昆曲大师蔡正仁任艺术指导,“昆曲皇后”张继青任艺术顾问。台湾方面担任制作,知名舞台剧导演王嘉明执导,舞台、灯光、服装等方面也均由曾多次获亚洲级大奖的制作人担纲。为表现蚂蚁国的特色,制作方以手工纸与木质杆柱为主体打造舞台,使用简洁的线条与装置。灯光一反传统戏曲的复古美学,追求洁净和色彩感。服装则从符合《南柯梦》时代背景的明末吴门画派山水花鸟画中吸取创意,颜色图案甚至绣花的方式均有创新。这一版本共分为两本十六场,其中9日演出上本,从“树国”到“瑶台”,10日演出下本,从“系帅”到“情尽”。
      =================================================================================
      天津的演出是南柯梦全国巡演的第一站,俺在现场看到几乎有一半的戏迷是来自全国各地,这些戏迷大老远赶来看戏,这家台湾演艺基金会+江苏省演艺集团+天津大剧院,三个演出市场宣传单位一起,给外地戏迷提前提供了很多协助(住上的安排。。。)


      IP属地:天津4楼2013-08-28 21:16
      回复
        希望黄梅戏各个团,无论何种STYLE的体制,像昆曲那样借助外力做大黄梅巡演的这个蛋糕,众人拾柴火焰高,扩大巡演的范围,巡演票房红红火火,更多各地戏迷能够就近欣赏黄梅戏现场的风采。。。



        IP属地:天津5楼2013-08-28 21:25
        回复
          现在再芬团和琼姐工作室都在借助第二方动作,而且很成功,其他团也在跟进!关靠唯一的售票已经渐渐地失去了力量!
             ——黄梅一曲,天上人间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3-08-28 21:33
          收起回复
            放着自己的不用,借别人的?徽往火爆的空前绝后,这不能借用?


            7楼2013-08-29 12:37
            回复
              顶上去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给黄梅戏各大团的演出提点正能量的小建议,不成熟的观点,欢迎指正:)


              IP属地:天津8楼2013-08-30 12:14
              回复
                曾经就这个和韩吧的米粉姑姑问过剧团和演出市场的关系及结构问题,再加上这几天看贴子的收获,个人总结小理解如下:
                1)猜一个黄梅戏剧团巡演 一场30万以内可能够了吧
                建议一场大戏+一场折子戏共两场 50万-60万 OK?


                IP属地:天津9楼2013-08-30 12:17
                回复
                  2025-05-30 06:42:13
                  广告
                  2) 演出方式
                  A) 企业包场 个人认为这其实是一种好模式,是戏曲走向市场的一种辅助模式,即可收回成本,又可推广戏曲,唯一可惜的可能是一些戏迷因为包场看不了,但是可以通过其它对外卖票的场次弥补:)
                  秦淮芬丝和几缕薄荷香两戏友的知识贴:
                  企业 包场支持传统文化是不是政策上可以退税?
                  不可以退税,但可以作为员工福利的形式在税前列支。
                  俺个人在外企圈子,虽然圈子都是各个外企的HR或是采购 head,但是传统戏曲可能不太好做为员工福利在公司内部去推,大部分还是以西方音乐会为主,这个俺会尽俺个人能力去推。。。
                  但是好像国企不一样,俺注意到国企老大,机关单位是戏曲包场的一个好市场:)建议在机关事业单位的各地戏迷,想在自己家门口看戏,可以试着推推,或是像自已所在地已经走向市场经济的大剧院建议想看黄梅戏(天津大剧院引时君安的柳永为例),这也是方法之一
                  俺们天津的李木匠,扶植京剧和评剧,甚至为评剧白派团建了一个海河剧院,北京的机关事业单位也是经常包各个戏曲剧团的场,这是稳定市场份额之一


                  IP属地:天津10楼2013-08-30 12:29
                  回复
                    B)各地大剧院请著名剧团演出
                    各地戏迷想黄梅戏到家门口演出, 可以模仿越剧,昆曲戏迷的案例,向自己所在地的,已经走向商业化经营的大剧院提出自己想看戏的建议。。。
                    这种模式两个方向宣传市场:
                    商业化大剧院自己就会做好当地的票房宣传工作,它不是仅仅为了黄梅戏,是为了各种戏曲剧种的长期良性演出(甚至像天津大剧院那样帮助外地戏迷。。。)
                    剧团自己做的广泛宣传工作(这点南昆南柯梦巡演,江苏省演艺集团对外地戏迷赶去看戏(招待得好),那剧团到各地演出,外地戏迷也是票房之一。。。


                    IP属地:天津11楼2013-08-30 12:36
                    回复
                      C) 黄梅戏可以做为一张旅游牌,建议各个剧团的会馆,请在周末一定重点安排大牌好的演出哈:)
                      合肥有 茶戏楼
                      安庆有 两个团的 黄梅会馆
                      北京 长乐黄梅会馆
                      做为外地戏迷,俺们不能苦巴巴指望黄梅戏各个团在自家门口巡演,黄梅戏艺术节,也不是时间安排上就那么方便的。。。
                      但是,周末是自己的时间,或是几天年假问题不大, 建议各个团的会馆,周末多安排一些精品戏,还有把大戏的演出时间安排在周末,这样外地戏迷某个周末安徽游, 可以精华看戏,连带着一回合肥安庆美游一番。。。


                      IP属地:天津12楼2013-08-30 12:43
                      回复
                        D) 海外华人戏迷,港澳台戏迷, 这个市场也不小,各个团多带精品大戏,精品折子戏多巡演吧


                        IP属地:天津13楼2013-08-30 12:46
                        回复
                          3)中国的传统戏曲,还有老外这个市场,俺在半个月亮现场看到了可爱的外国友人,第一次看黄梅戏,外国美女就喜欢上了,让俺想起韩美女,丁同老师收得可爱洋徒弟。。。
                          这个昆曲,京剧等到其它剧种都有先例
                          希望黄梅戏的中英文字幕,也像昆曲那样有机会普遍性点儿,有利于剧种的遍地开花儿
                          说到这儿,俺有点自自已的私,俺是极度希望能带着老外看中国戏曲,也是招待国外朋友的方法之一,另外一层,在中国的外国朋友,除了留学生和学者外,有些还是各外企的HEAD,他们看舒服了,包场那不是容易了,哈哈。。。


                          IP属地:天津14楼2013-08-30 12:51
                          回复
                            个人不成熟的见解,总之,中国N年后不会没戏的,希望戏迷们继续有现场戏看


                            IP属地:天津15楼2013-08-30 12:53
                            回复
                              2025-05-30 06:36:13
                              广告
                              看到这个标题我一直很纠结要不要谈一谈作为一个90后而且看越剧京剧评剧豫剧我都看一些视频,还是超级戏迷花痴型的~~个人觉得黄梅戏现在缺一个真正合适大众的宣传营销模式,还有缺一个健康整齐正面的创作团队,缺一群为黄梅戏操心操肺的铁杆粉丝~~
                              看完《妹娃》个人就觉得黄梅戏不太注重培养和针对市场,也没有整齐的运营模式去引导戏迷,由于演员和院团间的不和睦,导致戏迷之间也是四分五裂~~
                              黄梅戏名家离观众很远
                              黄梅戏名家很少网络上和观众互动,介绍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态,很少和戏迷有正面热情的接触,这一点作为一个90后戏迷我很感同身受,同去看越剧的越迷们真的就是全心全意的粉丝党,但是同时还是一批很积极正面很有涵养的戏迷,年轻的戏迷可以很好透过网络为演出和作品做第一手的宣传,可是黄梅戏从来不重视这样的模式~~也很少分享戏里戏外的故事,所以我们只看到舞台上的她,即使有时候可以碰到但是无法做交流~~匆匆一别~~


                              16楼2013-08-30 15:4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