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建设吧 关注:9贴子:70
  • 0回复贴,共1

绿维创景:生态旅游小城镇的发展类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新城的开发建设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逐渐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旅游小城镇在影响力、创新力及开发理念上都有空前发展,已成为人类首选的居住场所及新城开发的建设目标。通过对旅游小城镇开发模式的系统研究,根据开发模式的不同,将旅游小城镇由来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城乡结合部——服务设施郊区化转移
  在快速城市化和经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城市边缘地区(城乡结合部)的生态型新区成为拉开城市空间架构、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发展转型的重要手段。
  面对城市生活造成的数不胜数的问题和威胁,人们倦于返回中心城市,为购置生活必须品,把超级市场搬移到人们生活的地方,随后逐渐把创造财富的工具(工作)搬移到生活购物的地方。城市郊区化发展源于零售商业与办公楼的郊区化。大城市和工业区的人口以及就业机会持续向环境较佳的乡村地区转移,导致文明空间与自然空间知觉的差异逐渐淡化,城市与乡村的界限变的模糊。城郊地带这一最富有动态性、变化性的地区,拥有城郊次级中心的区域已被称为城乡结合部的新城,而这些次中心就是新城的中心,其中包括办公楼、商业中心、娱乐设施等各种服务设施。城乡结合部通常在城市建成区内设立用地紧凑的、凝聚力强的居住区,配备有良好的服务设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有较好的设计。
  (二)乡村类——经济带动下的自我升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逐步实现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生产化,经营集约化,企业规模化,服务社会会,产品商业化,流通市场化和产业一体化,实现了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变。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乡镇企业的产生,乡镇企业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是乡村城镇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乡村城镇是在农业人口脱离农业,转向第二、三产业,并向城镇集中,使城镇人口比重和非农业产值比重逐步增大而发展起来的。乡村城镇不仅是城镇的发展,还包括农村居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和城市文明化,实现了城乡资源和生活方式的相互融合。
  (三)景区类——特色产业的崛起
  景区驱动下形成的小城镇,是依托丰富的人文景观、自然风光、著名文物古迹等资源,通过开发综合型旅游项目,并以旅游文化产业为驱动力带动区域价值全面提升,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以旅游产业主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在区内培育完整的旅游文化产业链,使旅游及与旅游相关项目形成产业集群,从而使旅游产业达到规模带动效应,使得景区设施配套不断完善、功能日益齐全。依托基础设施逐渐形成以文化、旅游、生态为特色的小城镇,这个过程与城市化本身从工业化时代发展到后工业化时代的历史进程基本一致。
  总体来说,“城乡结合部”是大城市为分散中心城市(母城)的人口和工业向外辐射形成的卫星城,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乡村类”是人口和经济达到一定规模,自我升级而产生的,相对城乡结合部环境更加生态。“景区驱动带动下的城镇”,是在旅游产业崛起,带动相关产业,形成的综合旅游城镇,生态环境较好,设施接待完善,生态宜居。可以说,在经历了以“生态城市”、“宜居城市”等城市发展理念后,“旅游小城镇”将是今后我国生态新城建设最为光明的方向。


1楼2013-08-29 15:5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