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利弗刘易斯吧 关注:2贴子:125
  • 4回复贴,共1

[简介]C.S. Lewis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克莱夫·斯特普尔斯·刘 易斯(生于1898年11月29日,卒 于1963年11月22日),通常被称 作C.S.刘易斯,是英国作家和学 者。刘易斯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30 多种语言,并保持每年一百多万册的销 量。构成《纳尼亚传奇》的系列图书卖出了1
亿多册,并被搬上舞台,翻拍成电视剧和电影。 刘易斯在自传中披露,小时候他对体育运动 一点儿都不感兴趣,但他是一个如饥似渴的读 者。还在孩提时代,他就疯狂迷恋上了拟人化的 动物,喜欢比阿特丽克斯·波特(注:英国著名 的儿童文学作家)创作的故事,他还经常自己编 绘一些与动物有关的故事。刘易斯和他的兄弟一 起 “创造”了一个叫波克森的王国,里面居住 着各种动物并由动物们管理这个王国。刘易斯喜 欢读书,而他父亲的书房里有许多书,他认为, 找到一本自己从没看过的书就和“找到一片草
叶”一样容易。 他在牛津大学攻读的专业是中世纪和文艺复
兴时期的英国文学。那一时期,他成了一名学 者、讲演者和知名的助教。刘易斯是《魔戒》的作者J. R. R.托尔金的好朋友。这两个作家都是牛津 大学英语系的代表人物。
《纳尼亚传奇》是一部包括7本书的儿童奇幻 小说系列,被认为是一部经典儿童文学。除了基督 教主题外,刘易斯还借用了希腊和罗马神话以及传 统的英国和爱尔兰童话故事中的人物。
创作《纳尼亚》的想法最初萌芽于刘易斯16岁 时,他的脑海里浮现出在白雪皑皑的树林里有一个 背着包裹的农牧之神(像人,但长着山羊腿的神话人 物)。这个形象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多年后这个场 景出现在他创作的一个故事里。
1948年,刘易斯开始撰写《狮子、女巫和魔衣 橱》。创作的灵感也不难猜测。早些年,在第二次 世界大战期间,刘易斯一家人接收了一批从伦敦和 其他城市逃出来的孩子:《狮子、女巫和魔衣橱》 的开头就有四个住在一位老教授家里的逃难者。
其中一个女孩给了刘易斯另外一个灵感,当时 她要求在刘易斯家的衣橱里玩耍。不久,刘易斯就 着手为这些孩子们写一个故事,他认为孩子们读的 书太少。从书中那位教授经常发出的“这些学校都 教了孩子们些什么啊?”的感慨中,人们能察觉出 作者本人的心声。
刘易斯的出版商曾经怀疑这本书是否卖得动, 并认为如果这本书能写成一个系列的话会更好卖。 很快,刘易斯不得不照办,他一年写一本《纳尼 亚》,一直写到第7本这个系列才结束。在出版的 时候,《狮子、女巫和魔衣橱》与当时儿童故事的 现实主义风潮相违背。所有书评都对它不看好,还 有许多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但这些并没有妨碍那些 预期的读者,他们依然喜欢这套系列丛书:直至今 日,这套书依然受欢迎。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3-08-30 21:19回复
    =========================【此帖为资料贴,线下禁止回复】===================
    声明:以下资料部分选取自百度百科“克利弗·S·刘易斯”词条。


    6楼2013-09-18 17:45
    回复
      2025-05-19 21:55:19
      广告
      【个人简介】
      Clive·Staples·Lewis(克莱夫·斯特普尔斯·刘易斯)
      英国著名作家。曾执教于牛津大学(1925~1954)。1954~1963年任剑桥大学中世纪和文艺复兴英国文学教授。所著儿童故事集《纳尔尼亚纪事》情节动人,妙趣横生。其他作品有《爱情的寓言:对中世纪传统的研究》及空间三部曲等。(后面会详细介绍。)I


      7楼2013-09-18 17:49
      回复
        【个人生平】
        [以下为略写,详细请参考http://tieba.baidu.com/p/2564420732]
        刘易斯1898年2月生于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的一个有钱的清教徒律师之家。他从小就喜欢躲在小阁楼上读书和幻想,童年时代的生活平静安逸,但9岁时母亲不幸去世,这一经历直接影响了他笔下魔法世界的诞生。
        随后他就被送往英格兰一所严格的寄宿学校,从此逐渐远离了父亲。他自幼喜读《格列佛游记》、麦克唐纳、内斯比特的作品以及北欧的神话和传统,有敏锐的观察力却不喜交际。
        15岁时他跟父亲的老校长生活在一起,在他的指导下得到了文学和哲学方面良好的古典训练,并于1916年考上了牛津大学。1917年刘易斯应征入伍,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在战斗中负伤,后复员,继续在牛津的学业。他26岁登上牛津大学教席。1925至1954年在牛津大学任教,当选为牛津大学马格达伦学院研究员,担任英语与文学教职长达29年,教授古典文学。1954至1963年任剑桥大学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教授。
        1931年,刘易斯在朋友托尔金的影响下成为基督徒。他信奉基督教人道主义,主张传统思想和生活方式,反对世俗的现代主义,是内向的诗人气质的学者。1944年2月到4月间,刘易斯每天上午在BBC电台发表“超越个人”的广播讲话,向战时的人们,尤其是士兵和伤员们解释基督教信仰。这些广播讲话在大西洋两岸广受欢迎,确立了他作为二十世纪基督教最重要阐释者与宣扬者的名声。
        58岁时,他同一位比他年轻17岁、离过婚的美国妇女海伦结婚,但几年后海伦即患癌症去世。刘易斯本人卒于1963年11月22日,这一天是肯尼迪总统和著名作家A.赫胥黎去世的日子。
        由于父母拥有极其丰富的藏书,儿童时代的刘易斯沉迷于阅读,以至于对他来说,书里的世界显得比户外的世界更真实可感,也更有意义。因此在母亲去世以后,他很自然地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中寻求安慰,并对形而上学和终极问题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无论是作为一个传统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学者,还是作为一个基督教的热心辩护者,还是作为一个作家,刘易斯一生的方向都可以说是由他童年时代的独特经历决定的。
        他离开人世之前,就为十年后才去世的挚友托尔金写好了讣文。因为只有他真正了解《魔戒》的作者。20世纪30年代,他和托尔金常在牛津大学附近一家不起眼的小酒馆聚会聊天,分享对方的种种古怪想法,并相约各写一部奇幻史诗。很多年后,这家酒馆成为无数读者心中的圣地,因为那里孕育了两部关于信仰与想像的伟大著作:《纳尼亚传奇》和《魔戒》。(译林版纳尼亚传奇书背封面)I


        8楼2013-09-18 17:55
        回复
          【主要著作】
          [小说]
          《空间三部曲》
          1.《沉寂的星球》(Out of the Silent Planet,1938年)
          2.《皮尔兰德拉星》(Perelandra,1943年)
          3.《黑暗之劫》(That Hideous Strength,1946年)
          《地狱来鸿》(The Screwtape Letters,1942年)
          《梦幻巴士》(The Great Divorce,1945年)
          《纳尼亚传奇》系列
          1.《狮子‧女巫‧魔衣橱》(The lion, 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1950年)
          2.《贾斯潘王子》(Prince Caspian,1951年)(译林版作《凯斯宾王子》)
          3.《黎明行者号》(The Voyage of the Dawn Treader,1952年)(译林版作《黎明踏浪号》
          4.《银椅》(The Silver Chair,1953年)
          5.《奇幻马和传说》(The Horse and His Boy,1954年)(译林版作《能言马与男孩》)
          6.《魔法师的外甥》(The Magician's Nephew,1955年)
          7.《最后的战役》(The Last Battle,1956年)(译林版作《最后一战》)
          《裸颜》(Till We Have Faces,1956年)
          《致马尔肯书》(Letters to Malcom,1963年)I


          9楼2013-09-18 17: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