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小女旧见时吧 关注:14贴子:255
  • 14回复贴,共1

( 勺子:未觉花影移 )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RT。
存戏。


1楼2013-08-31 14:34回复
    【 纳进府的几房中,以歆是给了位分最高,因着是表妹,背后有额娘撑腰,侧福晋的位分府里上下自然是没有什么异议。可是这次于侧福晋的庶福晋给了一个汉军旗女子,虽说表面上没什么,背地里府里上上下下是争议不断,就连阮亦也私下里问过几回。走到一晌贪欢门口,吩咐下人进去通报。 】
    去通报一声。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3-08-31 20:47
    回复
      【 半倚铺着绵软兔绒的湘竹软榻,透着艳丽气儿的丹蔻上是明晃晃的朱红,一如半点朱唇。葱指拈起薄薄宣纸正欲翻过,却闻容苏匆忙入内来报,言是贝子爷前来探望。不疾不徐起身扶了容苏一把,轻点其额,嗔笑道。 】
      “ 亏你是跟了我多年的呢,怎么这般慌乱,去,仪态端方地去请贝子爷进来。 ”


      4楼2013-09-01 18:20
      收起回复
        【 下人进去通报,我蓦地就想起了那时阮亦把他给物色的几个人的画像拿来,我只是瞧了褚氏一眼,就认定了她是庶福晋。原因呢?我自己也说不清,或许是她眉目间的神韵,也或许是别的东西。正想着,一声女音打断了我的思绪,看去是一个眼生的丫鬟,大抵是褚氏身边的陪嫁丫头,跟着她往屋子里去。 】
        在做什么?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3-09-01 21:11
        回复
          【 从不喜欢穿那些满人的旗装,罗裙方是自个儿最喜,前日新买的几匹鹅黄桃红绸缎均是制了新衣,深浅渐次晕染开来,不知比旗装好看舒服多少。闻得问话,自软榻上起身,净白柔荑置于腰侧,款施一礼,唇角弧度愈深,朱唇翕张间丽音婉转而出,若珠玉落盘清脆悦耳。 】
          “ 回贝子爷的话,妾身方才在看话本儿。 ”


          6楼2013-09-02 19:57
          收起回复
            【 听管家说前几日她这房中购进了几匹布料,全都做成了罗裙,令一众人膛目结舌。我一进屋子,就瞧见那中央的汉装打扮女子,这偌大的贝子府,也就是她敢随着性子来不穿旗装。汉人姑娘比那些满洲姑娘多一份温婉,看一眼就想起那如痴如醉的水乡,亦是如此恬静舒适,满洲姑娘则是洒脱的真性子,马背上的儿女从不喜欢扭捏。寻了处坐下,指了指身侧的空处,示意她坐过来。 】
            哦?我瞧瞧是哪一本呀?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3-09-02 23:47
            回复
              “ 便是这本《清平山堂话本》,讲的大抵不过是些不入流的小故事罢了。 ”
              【 得允方起身谢过,满人的规矩素来与汉人不同,在府中那花盆底儿是必须要穿的,只是踩上去却是有几分站不稳脚跟,私下里索性连花盆底儿也束之高阁,若非平日里去各院请安问好,或是特例,否则定是不愿多穿一下的。指尖扣住书卷儿娉娉袅袅于其身侧乖顺坐下,闻言复将书卷递于其,巧笑嫣然。 】


              8楼2013-09-07 15:53
              回复
                【 清平山堂话本?元代编撰的东西,其中有好几个小故事,大多都是市井小事,但都以小见大。看来她是好雅致,古人言女子无才便是德,有好些满人姑娘自小到老斗大的字都不识得一个,别说是看书了,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得。汉人姑娘就不同了,虽说并没有跟秀才似的通读四书五经,但好歹也略知一二,古诗古文随口也能说出来几句。这样一说不由得让我好奇,这样的一个女子,其他的书读过多少? 】
                你可读过别的什么书?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3-09-08 13:39
                回复
                  【 绛色薄绢轻动,还恐随风,写绛调朱薄唇,半启红运,簇黛微散,映衬清韵流波,羞色少去,兰质自生。黛眉将舒未舒,唇角轻勾,垂首低眸间只闻耳畔簌簌碎玉流苏声响。半启唇,温声道。 】
                  “ 褚氏亦曾读过《诗经》与《楚辞》。 ”
                  【 上好的薄江绸料子,细密的针脚绣出繁复的如意祥云纹,衣袖飘飘拂着腕骨,腕上松松套着深红似紫的石榴石镯子,隐隐显出一种腻光如玉。 】


                  10楼2013-09-08 14:42
                  回复
                    【 汉人姑娘果真是比满人姑娘多几分婉柔,恰也是这些书中所倾诉的缠绵悱恻,多读一读反倒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将书册还给褚氏,点了点头。屈赋大都有鲜明个性化之风格,直抒胸臆,阐明观点。女子看虽说有些不合适,不过若真是领会其中蕴意倒也是一桩好事,诗经则遍及较广。 】
                    甚好。
                    【 说了这么一会儿话了,还未知晓她可有什么小字一类的,毕竟日后还得一起生活,这样总是褚氏褚氏的叫着也别扭,小字大多顺口,也不显得生疏。 】
                    你可有什么小字?亦或是他人常唤的名字?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3-09-08 22:54
                    回复
                      【 褚绿珠出身虽比不得那些个满旗的姑娘尊贵,但毕竟也是被父母捧在掌心疼爱有加的,加之自幼生养于江南,又曾在京城住过些日子,却也比那些没出过京城半步的劳什子小姐好上千百倍才是。闻言略抿了抿唇,思忖再三方才娓娓道。 】
                      “ 曾拟过舒晏为闺字,不过他人唤秀秀的倒也多些,爷瞧着哪个顺口,便唤哪个就是 ”
                      【 舒晏二字不过自己兴起自拟,后来细细一想这名儿也担着几分好寓意,九州清晏可不就是这么个晏字么。 】


                      12楼2013-09-14 11:4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