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尊素吧 关注:31贴子:278
  • 4回复贴,共1

本人和宗羲黑在论坛上的公开辩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给偶亲爱的小宗羲,以及他的父亲黄忠端公。
向忠端公表示诚挚的敬意,感谢他培养出了这么好的儿子。~\(≥▽≤)/~


1楼2013-08-31 21:32回复
    就直接发偶的帖子了……反正有引用原文的。
    以下是引用观沧海在2013-8-26
    21:35:56的发言: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
    ———————————————————————————— 汉孝文帝是这样的人吗?汉宣帝是这样的人吗?唐太宗是这样的人吗? 现在看此文,感觉黄宗羲面目可憎的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8-26
    21:36:25编辑过]
    这是典型的偷换概念。
    黄宗羲说的是制度问题,而不是论述历朝历代有没有好皇帝。他写的是明夷待访录,不是帝鉴图说。你犯了局部代替整体的错误。


    3楼2013-08-31 21:34
    回复
      补充一句:
      至于“汉唐宋那些大家无法认同黄的文章”,我对这句话无力吐槽,我只想问问,你穿越到了四百年后,你能不能认同四百年后的思想观念?没准刚一穿越就被忽悠去拐卖了。这种关公战秦琼式的言论毫无理论依据和实际意义。


      5楼2013-08-31 21:36
      回复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
        黄明明说的是“后之为人君者”,说的是后世的人君,既然是后世的人君,难道汉文帝、汉宣帝、唐太宗不是人君吗?我如何偷换概念了呢?这是黄自己犯了逻辑大错:以偏概全。
        因此,他的这一论断就显得异常可笑,缺乏说服力。
        ——————————————————————————————————
        回复:人家说的是制度问题,你偏偏要举个例。 在君主专制的体制下,自然是有好皇帝,也有坏皇帝,但有好皇帝并不能说明君主专制制度有多么合理。 君主专制的问题,就在于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尽管君主在某些方面受到限制,但总体上看,君主仍是独揽军政大权,国家能否治理好,更多的取决于君主个人的素质。你说这几位人君好,那我还可以举出秦二世、汉成帝、宋徽宗这样的人君呢,他们做的又怎么样?历朝历代,人们都只能寄希望于明君,而没有一套完整的制度规范君主的行为。所以我觉得在这种场合下,引用金庸的一句名言是最合适的:只要专制制度还存在一天,大家就只好碰运气。——好吧,看到这句话有些人肯定又说我是满遗神马的了,不过不得不承认,金庸说的这句是至理名言——无论他的历史论文写得是不是半吊子。


        9楼2013-08-31 22:41
        回复
          以下是引用观沧海在2013-8-31 22:18:28的发言:
          黄经历了一次夷狄亡中华之后,就开始怀疑华夏之政治治理,我认为黄的学问距汉唐大家 相去甚远。宋末的士人在被鞑子亡国后怀疑他们的君王了吗?若文天祥也如黄这样,还会有正气歌吗?十万 宋官民还会跟着跳海吗?
          我跟你说过多次,明朝的顾炎武说过,由于书籍的不断失传,一代不如一代,明不如宋。从这个角度上说,我认为黄的经书之水准远不如宋人,遑论汉唐人。也以为此,宋人没有”原君“,而明人的黄却开始”原君“了。这和穿越没有什么联系吧。
          原君就原君吧,结果却原的如此没水平,经不起驳斥。这就真的让人怀疑明人的水平,确切说,怀疑黄的水平。
          ——————————————————————————————————————
          这个所谓华夏的政治治理,本来就脆弱得不堪一击。 宋朝怎么亡的,明朝怎么亡的?君主猜疑边军,拼命的限制军权,宋代“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明代的破烂军制和破烂军队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你这句倒是提醒了我,宋代亡国之后,的确是除了追忆、悲痛之外,一点反省也没有,难怪明朝还会再次延续宋代的错误导致亡国亡天下。明末比宋末进步的,就是有了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等人,他们在反省,在吸取教训,可惜由于满清文禁,他们的主张并没能够流传至今。 顺便说一句,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的政治主张,你所推崇的顾炎武也是同意的。他们两个只是在建都的地址上有分歧而已。


          10楼2013-08-31 22: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