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英语: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JTU)简称交大,上海交大,上交,是位于中国上海市的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等9个学科门类的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国首批七所211工程和全国首批九所985工程院校之一。其前身是近代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之一。清末洋务派政治家、实业家和福利事业家盛宣怀于1896年创建的南洋公学,后曾易名南洋大学、上海工业专门学校,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后期称为国立交通大学。1959年交通大学分立,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定名为上海交通大学,1999年合并原上海农学院,2005年合并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经过百余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并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稳步迈进。

截至2013年6月4日,上海交通大学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3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8个;
一级学科硕士点5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2个,学位点覆盖全部十三个学科门类,综合性学科布局基本形成。在国家和上海市持续重点建设下,学科水平快速跃升,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居全国第5位;上海市重点建设的学科数达50个以上。在第二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6个学科位居全国前三名,13个学科位居全国前五名。学科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现有15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入围学科数位居国内第2,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两个学科已率先跻身世界30强,数学、计算机科学两个学科已成功进入世界百强。

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9个):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1个):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凝聚态物理、光学、遗传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儿科学、内科学、外科学、口腔临床医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

上海交通大学综合实力在亚洲名列前茅,在全球享有较高声誉。2012-2013年QS世界大学排名125位,2012年QS亚洲大学排名29位。据最新公布的2013年QS世界大学排名(The 2013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土木工程学科入围世界五十强。继连续两年入围世界前100名榜单后,交大土木工程学科2013年度位列世界36名,再创历史新高,在中国大陆地区居第三。

专业名称 全国排名 专业名称 全国排名
临床医学 1 船舶与海洋工程 1
机械工程 1 生物医学工程 3
口腔医学 2 控制科学与工程 4
基础医学 3 材料科学与工程 5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3 电子科学与技术 6
科学技术史 3 通信与信息工程 4
核科学与技术 5 管理科学与工程 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 园艺学 6
药学 10 仪器科学与技术 10
工商管理 8 电气工程 10
物理学 6 力学 12
法学 11 土木工程 19
新闻传播学 10 外国语言文学 10
建筑学 13 环境科学与工程 14
生物学 3 化学 15
畜牧学 14 数学 13
公共管理 7 食品科学与工程 16
应用经济学 6

上海交通大学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一百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20余万各类优秀人才,包括一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实业家、工程技术专家和医学专家,如***、陆定一、丁关根、汪道涵、钱学森、吴文俊、张光斗、徐光宪、邹韬奋、黄炎培、邵力子、蔡锷、王安、陈敏章、王振义、陈竺等。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200余位交大校友;在国家23位“两弹一星”功臣中,有6位交大校友;在18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有3位来自交大。交大毕业生创造了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的诸多“第一”:中国最早的内燃机、最早的电机、最早的中文打字机等。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核潜艇、第一艘气垫船、第一艘水翼艇、自主设计的第一代战斗机、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例心脏二尖瓣分离术、第一例成功移植同种原位肝手术、第一例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手术等,都凝聚着交大师生和校友的心血智慧。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年轻的校友已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崭露头角。

校名 “交通”之名取自于《易经·泰卦》,其曰:“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天地之交是最大的“交”,是万物大“通”之时。这正是上海交通大学之所以命名“交通”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办学理念。

校训:饮水思源 爱国荣校 1910年校长唐文治亲自制定“勤、俭、敬、信”四字为校训,并著文释意。其后交通大学在此校训基础上进行扩充,最终于1937年颁定16字校训。现行校训是1995年提出的,其来源是1933年落成的交通大学传统标志性建筑物饮水思源碑。

校徽

上海交通大学校徽图案为齿轮铁砧、锤链和书本。校徽中心为铁砧,铁锤,砧上置四本平放的线装书和三本竖放的现代书籍,示工程教育工读并重,融汇古今、学贯中西之意。砧座有阿拉伯数码1896,表明交通大学的创办年份。砧外为齿轮,内部为一船舶形状,皆寓工程与交通之意。校徽有24齿和48齿两种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