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文殊寺:寺里居民已搬走,周围居民也要搬
文殊寺是明清建筑,在城坊东街和东仓巷间,现存建筑为清代所建。原为四重院落的寺院,由山门、二进门、三进门、文殊过殿、大殿及东西厢房组成,面积近万平方米。现存大门(局部)、二进门、文殊过殿和5棵古槐。是市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6月18日上午,记者骑车从城坊东街由西向东走,未发现有类似古建筑,又绕到东仓巷,往巷子里走了约50米,在路东,一处木制大门吸引了记者,大门里盖有一排排小平房,经过询问里面的居民,得知这里就是文殊寺,不过只有大门还算是文殊寺的,平房都是后来加盖起来的,而且这里是后门,前门需要从城坊东街的一个口进入。
再次返回城坊东街,往西走了约50米,在一住宅小区入口,记者看到里面有一排看上去很古朴的瓦房。小区入口,张贴着太原市杏花岭区人民政府关于历史文化街区及文物保护修复房屋征收决定的公告,提及的征收范围包括文殊寺及周边片区。
进入小区,穿过两幢住宅楼,拐向一条小巷子里,记者看到一处古建筑,这就是文殊寺。寺庙的一处墙上挂着“太原市文物单位”“太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3个牌匾。房檐是木质的,房檐下的木制雕花很精致,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部分雕花也有破损,屋檐的两端好似燕尾。屋檐下,分别用几根粗的木桩支撑着,这些木桩有的有了裂缝。寺庙部分墙体的砖块有重新翻新的痕迹,周围堆放着煤球、木板等一些杂物,寺庙的屋顶上长满了杂草。
虽然现在寺庙的过殿里已没有住户,但可以看到居住过的痕迹,墙体外还留有一根烟囱,墙上有被熏黑的痕迹。附近居民说,前两年,还有人住在过殿里,考虑到安全问题,人们就搬出去了。在寺庙过殿背后的窗户玻璃上,记者看到上面有太原市非住宅房产管理中心2013年6月8日贴的封条。
吴女士租住在文殊寺附近一年多了,她说,住在文殊寺周围平房区的,有70多户人家,大多数是租住户,“文物局的来过好几次了,说是要重新修护寺庙,让我们月底前搬走。”吴女士指着放在家里地上的一堆打包好的东西说,既然是文物,就应该保护,恢复寺庙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