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心声吧 关注:291贴子:459
  • 0回复贴,共1

中国或实行工作4天休3天 你怎么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日前,以研究休闲、休闲生活和休闲经济著称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琪延表示:在北欧一些国家,人们在一个星期里工作4天,休息3天。依据我国现在的经济增长速度,到2030年,也可实行这一制度。休闲一定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物质条件基础上。有物质做基础,你才能休闲;否则连饭都吃不上,你玩什么呀。
  本来,王教授是想努力倡导休闲生活,号召人们积极转变观念,有意识地放慢生活节奏,尝试生活方式的休闲化;但是他又认为,中国的休闲经济还没有充足的物质基础,要创造这样的物质基础,需要今天牺牲休闲,这就充满了悖论。而且,他的“工作4天休3天”,似乎会在2030年突然从天上掉下来,难免给人画饼充饥的感觉。
  王教授“工作4天休3天”的美好蓝图,有一个前提,就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这个高速增长建立在现有的“中国模式”基础上。其特点说得简单点,就是多储蓄、多投资、少消费,以高强度的工作、廉价的劳动力,牺牲当前的休闲和福利,去换取快速的原始积累,推动经济增长。问题是,这样的中国模式不可能再长期持续下去。中国模式拥有的人口结构所带来的人口红利,已难以为继。相当长时期,劳动人口供养比持续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到2012年达到了最低点30%。但转折也由此开始,2012年末,15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比上年末减少345万人,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下降。与此同时,老龄化社会加速来临,有报告称203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在一个未富先老的社会,工作的人本来就少,又如何提高休闲?何况,休闲经济意味着服务业发达,对劳动力需求最大。王教授的休闲蓝图,显然是中国模式无法完成的任务。
  改变这样的中国模式,就包括改变那种休闲一定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物质条件基础上”的观念。休闲是一种公民权利。低工资低福利低休闲的中国模式没有前途。“工作4天休3天”不能画饼充饥,它得吃到嘴里,并且得一口一口吃。这恐怕又是哪些整天没事干只知道喷着艾榧弤岢搞女学生的教授专家想出来的吧。道理很简单,今天工作的人,到2030年黄花菜都凉了。凭什么要求他们为享受不到的“工作4天休3天”作出牺牲呢?


1楼2013-09-04 21:1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