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真正认识少林的话,少林功夫是一个切入点,是一个方面,但你真正进入少林寺,你所感受到的,你应该去认识的东西恐怕不只是少林功夫,还有很多东西。
我们怎么样去看待少林这样一个很复杂的这样一个文化结构呢?我个人有几点认识,首先少林的禅是文化交流的结果,少林寺是北魏孝文帝为印度僧人跋陀所建立的,这位印度僧人我们就应该把他看做是在佛教文化传入中国时的一个文化使者,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向中国传播佛教,传播一种新的文化。而三十年后,菩提达摩到了少林,在这里面壁九年,把禅宗确立在这里。他是一位印度僧人,他不是中国人,所以当时少林寺的禅师,以及少林后来作为禅宗祖庭对禅宗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它的所有的过程我们都应该把它看作是什么?文化交流的过程。少林寺从一开始就立足于交流。我举一个例子,唐代著名的僧人义净,他是跟玄奘相同的,以十几年的时间去印度取经,影响很大。当然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是唐三藏了,玄奘大师,有一部小说,有一部《西游记》这就使得玄奘的名气很大,义净和玄奘并列的一位大师,义净取经回来后就来了少林寺,在少林寺开戒坛,就把他从印度带来的新的佛教经典带到少林寺来。这是从佛教的角度来讲,那么在整个元朝以前,少林寺的禅宗是北方的禅宗,那么元代从福裕雪庭以后,把南方的禅宗——南禅六祖慧能的嫡系曹洞宗引入少林,从那时候开始一直到现在,少林寺一直是雪庭福裕的直脉,一字不差,雪庭定了70多个字辈,一直传到现在。这是一种引进,显示了少林文化的胸怀,很宽广。以武术而言,以少林的功夫而言,少林居嵩山,嵩山是位于天下之中,号称为中岳,四通八达,所以少林寺的位置就必然成为天下南来北往所有武术家们要走一走的地方,它实际上给天下练武的人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所以有些人对少林武功的理解是有点问题的,他认为少林寺自己会有一个什么不传之秘呀,如果是那样它就衰退了,少林寺在于它在交流方面保持了它的活力,保持了它的活力,它不断地从天下武艺中吸取好的东西。
我举一个例子,在金代末年和元代初年,当蒙古人从北方打进来,而金朝的这样一个已经败落的政权,不是它的对手,首先受罪的是普通老百姓,大部分老百姓流离失所,特别是中原各地可以说哀鸿遍野。在这个时候少林寺曾经做了一件事情,当时少林寺的主持僧就是东林志隆,东林志隆在少林寺修建了一个药局,叫做少林药局,东林志隆以后,东林志隆的继承者少林寺的主持僧叫性英粹中,性英粹中就请了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写了一个碑,对这个药局怎么样创建的?它的作用是什么?做了记载,这个药局是怎么回事呢?就是在少林寺这样成立了一个用现在的话,一个药品的免费供应站,他把人们由于疾患,大量的人们需要药品,但是得不到药品,而他把自己把嵩山周围的经常采集到的药品,按照古代的方脉,方子,配制成为一百多种成药,选了两位僧人,这两位僧人都是德行很高,很负责任的人,来主持这个药局,向四方求药的人来施舍药物。那么这里至少有一个前提呀,你施舍药物,少林药局的主持人,你应该懂药,应该你自己是深明医理的人,如果你不明医理,不懂药物,那你乱配药,那是治病的,还是要命的,那不就很复杂了吗?于是乎它就形成了少林文化中的医药部分,所以后来少林寺练武功,少林寺的僧人向天下传播武功,传播的同时也经常要传播一些医药方法,从武功的角度来讲,主要是什么?一些跌打损伤的药,中医把它叫做什么?伤科。那么这个部分也应该是我们少林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我给方丈有一次聊起来说,在将来有条件时,应该恢复少林药局,把少林历史上曾经以医药而救济众生的这样一种善行,在这个科学的时代里把它继承下来,这就是一种文化行为。
我们怎么样去看待少林这样一个很复杂的这样一个文化结构呢?我个人有几点认识,首先少林的禅是文化交流的结果,少林寺是北魏孝文帝为印度僧人跋陀所建立的,这位印度僧人我们就应该把他看做是在佛教文化传入中国时的一个文化使者,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向中国传播佛教,传播一种新的文化。而三十年后,菩提达摩到了少林,在这里面壁九年,把禅宗确立在这里。他是一位印度僧人,他不是中国人,所以当时少林寺的禅师,以及少林后来作为禅宗祖庭对禅宗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它的所有的过程我们都应该把它看作是什么?文化交流的过程。少林寺从一开始就立足于交流。我举一个例子,唐代著名的僧人义净,他是跟玄奘相同的,以十几年的时间去印度取经,影响很大。当然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是唐三藏了,玄奘大师,有一部小说,有一部《西游记》这就使得玄奘的名气很大,义净和玄奘并列的一位大师,义净取经回来后就来了少林寺,在少林寺开戒坛,就把他从印度带来的新的佛教经典带到少林寺来。这是从佛教的角度来讲,那么在整个元朝以前,少林寺的禅宗是北方的禅宗,那么元代从福裕雪庭以后,把南方的禅宗——南禅六祖慧能的嫡系曹洞宗引入少林,从那时候开始一直到现在,少林寺一直是雪庭福裕的直脉,一字不差,雪庭定了70多个字辈,一直传到现在。这是一种引进,显示了少林文化的胸怀,很宽广。以武术而言,以少林的功夫而言,少林居嵩山,嵩山是位于天下之中,号称为中岳,四通八达,所以少林寺的位置就必然成为天下南来北往所有武术家们要走一走的地方,它实际上给天下练武的人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所以有些人对少林武功的理解是有点问题的,他认为少林寺自己会有一个什么不传之秘呀,如果是那样它就衰退了,少林寺在于它在交流方面保持了它的活力,保持了它的活力,它不断地从天下武艺中吸取好的东西。
我举一个例子,在金代末年和元代初年,当蒙古人从北方打进来,而金朝的这样一个已经败落的政权,不是它的对手,首先受罪的是普通老百姓,大部分老百姓流离失所,特别是中原各地可以说哀鸿遍野。在这个时候少林寺曾经做了一件事情,当时少林寺的主持僧就是东林志隆,东林志隆在少林寺修建了一个药局,叫做少林药局,东林志隆以后,东林志隆的继承者少林寺的主持僧叫性英粹中,性英粹中就请了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写了一个碑,对这个药局怎么样创建的?它的作用是什么?做了记载,这个药局是怎么回事呢?就是在少林寺这样成立了一个用现在的话,一个药品的免费供应站,他把人们由于疾患,大量的人们需要药品,但是得不到药品,而他把自己把嵩山周围的经常采集到的药品,按照古代的方脉,方子,配制成为一百多种成药,选了两位僧人,这两位僧人都是德行很高,很负责任的人,来主持这个药局,向四方求药的人来施舍药物。那么这里至少有一个前提呀,你施舍药物,少林药局的主持人,你应该懂药,应该你自己是深明医理的人,如果你不明医理,不懂药物,那你乱配药,那是治病的,还是要命的,那不就很复杂了吗?于是乎它就形成了少林文化中的医药部分,所以后来少林寺练武功,少林寺的僧人向天下传播武功,传播的同时也经常要传播一些医药方法,从武功的角度来讲,主要是什么?一些跌打损伤的药,中医把它叫做什么?伤科。那么这个部分也应该是我们少林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我给方丈有一次聊起来说,在将来有条件时,应该恢复少林药局,把少林历史上曾经以医药而救济众生的这样一种善行,在这个科学的时代里把它继承下来,这就是一种文化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