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文和吧 关注:919贴子:2,175
  • 8回复贴,共1

【三国排行】三国演义十大出汗事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出汗,是一种再常见不过的生理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炎热^_^不过在三国演义里,出汗更多的是情绪的体现,是小说的表现手法。出汗事件,让演义更耐读、更精彩。 特选十例,与诸君赏^_^


1楼2013-09-07 13:19回复
    10——帝问会曰:卿何以不汗?会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即使是七、八岁的孩子,也分胆大的和胆小的啦,胆大的当时没有出汗完全正常。而且小钟会对答的非常机敏,是个小神童了哟。
    出汗量:0


    2楼2013-09-07 13:19
    回复
      9——繇尝率二子见文帝,会时年七岁,其兄毓年八岁。毓见帝惶惧,汗流满面。帝问毓曰:卿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那么上面那个七岁小孩的哥哥,一个八岁的小孩,胆小的看见皇帝那么大的排场,那么威严的气氛,出点汗也算正常。而且八岁的小钟毓也算对答如流,并无失语,是个非一般的小孩啦。
      出汗量:3


      3楼2013-09-07 13:19
      回复
        8——主簿杨顒谏曰:“某见丞相常自校簿书,窃以为不必。夫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譬之治家之道,必使仆执耕,婢典爨,私业无旷,所求皆足,其家主从容自在,高枕饮食而已。若皆身亲其事,将形疲神困,终无一成。岂其智之不如婢仆哉?失为家主之道也。是故古人称:坐而论道,谓之三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昔丙吉忧牛喘,而不问横道死人;陈平不知钱谷之数,曰:自有主者。今丞相亲理细事,汗流终日岂不劳乎?司马懿之言,真至言也。”孔明泣曰:“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
        这个汗完全就是劳累出来的啦,事实上,诸葛亮的事必亲为在后世一直受到争议,一直这样亲理细事,汗流终日,孔明劳累过度,健康受到影响是肯定的啦。
        出汗量:5


        4楼2013-09-07 13:20
        回复
          5——玄德曰:“吾弟关云长也。”瑜惊曰:“非向日斩颜良、文丑者乎?”玄德曰:“然也。”瑜大惊,汗流满背,便斟酒与云长把盏。
          刘备这次带了二弟关羽当保镖。结果关羽凭借自己可怕的名头,令东吴大都督周郎,大惊失色,汗流满背,放弃暗杀计划,还上来把盏套磁。可见当时人看来,斩颜良、诛文丑,实在是相当厉害武勇表现了。
          出汗量:7


          7楼2013-09-07 13:20
          回复
            4——比及军马云集,邓艾夜作一梦:梦见登高山,望汉中,忽于脚下迸出一泉,水势上涌。须臾惊觉,浑身汗流;遂坐而待旦,乃召护卫爰邵问之。
            呵呵,这回是典型的恶梦盗汗,一觉醒来,睡衣都湿掉了,似乎是很正常的一次出汗事件哦。不过,想想后来的一切,这个梦,还是很有一些预兆的。
            出汗量:8


            8楼2013-09-07 13:20
            回复
              3——曹休出曰:“仲达受先帝托孤之重,何故反耶?”懿大惊失色,汗流遍体,乃问其故。休备言前事。懿曰:“此吴、蜀奸细反间之计,欲使我君臣自相残害,彼却乘虚而袭。某当自见天子辨之。”
              司马懿老奸巨猾,这里的大汗,应该是真的害怕了吧。心里有那么多想法的人,神经总归要脆弱一点的。
              出汗量:8


              9楼2013-09-07 13:21
              回复
                2——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这就是那次著名的帝王术事件了,刘备临终一泣,令孔明尽心辅佐刘禅到死。不管老刘是真心的还是帝王术,诸葛亮此时的汗水,多半也是为汉室而流的吧。
                出汗量:9


                10楼2013-09-07 13:21
                回复
                  1——蜀兵且战且走,魏兵追赶约有二十余里,时值六月天气,十分炎热,人马汗如泼水。走到五十里外,魏兵尽皆气喘。
                  没的说了,这是最自然、纯粹的出汗事件了,没那么复杂的前因后果,就是一个字——热。
                  出汗量:10


                  11楼2013-09-07 13: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