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吧 关注:232,767贴子:1,258,474
浪子书生
一次,朋友听了我的梦想,一语点破:“难怪你网名叫浪子书生,原来是想做个浪迹天涯的书生。”她说得没错,我向往着一种生活:“一笔一纸,就靠写作走天涯。”它包含着我一个有点不切实际的幻想。只是没人知道我的网名来源于我的名字。
第一次发现我的名字有点特殊,是上小学六年级时学了一篇课文《将相和》。我突发奇想:“一将一相,一文一武,合起来不就是斌吗?”从此“将相和”就成了自我介绍的法宝。到后来还干脆自编了一首谜语诗
“田头寸草并非苗,
生居两横竖点中。
千古佳名将相和,
如影相随伴今生。
“黄斌”这个名字就如同符号,烙印在我身上,此生不离不弃。
我的名字是爸爸取的,寓意很明了,希望我“文武双全”,能有一番作为。然而后来我却弄出了“文不上,武不下”的尴尬局面。
离家流浪的日子里,我迷上了武侠小说,幻想着能像书中的浪子侠客,仗剑走江湖,快意情仇。可是我的剑在哪?大侠也要吃饭的呀!
我重拾丢下多年的笔,决心以笔代剑,卖文走江湖。我把“斌”字拆开,武为浪子侠客,文为书生文人。“书生”,“浪子”携手闯江湖。所以就有了“浪子书生”这一网名。如果真可以实现,不知是否圆了爸爸“文武双全”的期望?
今天是我25岁生日了。16岁那年,和同学一起过生日,第一次喝了酒,至今记忆犹新;
17岁时,收到喜欢的女孩子送我的生日礼物——香烟。我舍不得抽,还珍藏在抽屉里;
22岁,深圳打工,与同事喝得大醉而归……光阴似箭,昨是今非,我已不再有过生日的念头,也没再收到过生日礼物。
其实,早在25年前,我就收到了两份最珍贵的生日礼物,爸爸送给了我名字,而妈妈花10个月时间为我准备了另外一份礼物,生命。这两份礼物永远伴随着我,直到我离开人世。


1楼2013-09-08 22:03回复
    心灵小屋
    上高中时,第一次读海子的诗“我有一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就喜欢上了文学的另一种形式——诗歌。海子用短短十四个字,以朴素明朗,隽永欢快的笔法勾勒出一幅世外桃源般的画卷。后来得知海子写了这首诗的两个月后,卧轨自杀了!我惋惜之余,不能理解这么一个才华横溢,内心充满着爱的诗人何以会如此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多年后,重读这一句诗,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既然“面朝大海”,如何能看到“春暖花开”?难道文学的美如此经不起推敲吗?我掩卷沉思。突然间,我读懂了海子的悲伤。
    他毕生都在试图摆脱尘世的束缚和牵绊。他追求的内心境界犹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般,只是一个海市蜃景而已。终于有一天,海子累了,选择了结束。像他的名字一样,做了大海的儿子。我想海子是幸福的吧!他在天堂就可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了……
    海子的诗让我思考:“在生存中遇到无法逾越的困惑和迷茫时我该怎么办?”
    我不是圣人,只是个生在三界内,依然五行中的俗人。无论我多么坚强,总有颓废的时候;无论我目标多么明确,会有迷茫的一天;无论我多么热爱生活,也会偶尔丧失对“生命是奇迹”的感知能力……处于这种状态下的我是极其痛苦的。生活的压力和内心的空虚浮躁形成强烈的反差,理想中的情景和现实的残酷裂成巨大的断层。 欲说还休,肩上重担何从卸?欲罢不能,满腔痛苦谁人知?
    这是一种说不出口的痛苦。说了只会换来别人的鼓励——“坚强点”,“坚持到底”,“乐观点”……那样反而会加剧自己的茫然“子非我,安知我之痛乎?”在面对这种痛苦时,只感觉自己好孤单,没人能懂。
    我不能责怪别人不懂,因为我们很多人都忽略了:只有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
    如果可以,我想对海子说:“为何不给自己建造一座心灵小屋?”
    我给自己建造了一座心灵小屋,里面存放着幸福和爱,存放着我最美好的回忆,里面住着最真实的自己。当我脆弱的时候,进去坐坐,暂时解开“坚强,乐观,自信”的枷锁,放松一下,让“自己”好好安慰一下我;在我迷茫的时候,进去住住,暂时卸下“名利,梦想,责任”这些包袱,我只是累了,让我颓废一下吧!等我好了,就会背起这些包袱重新回到现实中;迷失自我时,进去聊聊,和心灵进行对话。摘下我所有的面具,忘掉我的所有身份“儿子”,“哥哥”,“商人”,“才子”……回复最真实的自己,去好好审视生存的本质是什么?
    朋友,我也愿你能有这么一座小屋。“悄悄地走进去,轻轻地走出来,微一微笑,不带一丝哀愁”,它可以容纳你所有的痛苦,它可以让你暂时逃避尘世的纷扰,它可以陪你去面对人生的各种无奈,它可以让你不丧失自我,快乐地生活下去...... 《文完》


    6楼2013-09-08 22:09
    回复
      2025-05-25 02:12:36
      广告
      上高中时,一次班会课上,老班让我们谈谈梦想。班里一片哗然。处于我们这个年龄段,自然不能像小学生一样,上台大谈:“我的理想是长大后当一名教师。”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还有要当科学家甚至宇航员的。反正尽量挑高难度的说,唯恐老师说自己的理想不够“远大”。现在看来,理想过于“远大”就近乎于“妄想”了。高中生自然不会那样说了。 同学们一一上台说了梦想:成绩好的梦想考上好的大学;成绩一般的梦想做个商人;体育生梦想做一名运动员,艺术生梦想当一位画家……轮到我了,我一时心血来潮“我的梦想是当一个能把文字变成金钱的人。”顿时语惊四座。
      老班最先反应过来“你有两个选择。第一,当个贪官,签个‘同意’就能换钱;第二,当个作家。”老班真厉害,知道了我的梦想。
      我一直认为作家是世界上最自由的职业。农民被拴在土地上,商人被套在市场,工人被困在工厂,科学家被关在实验室,老师只能站在三尺讲台……唯有作家,不必受谁束缚。能束缚作家的,只有他自己的心。作家的心有多大,他笔尖流露的世界就有多广。只要心灵获得自由了,就能找到灵感的源泉。
      写作是件美妙的事,关上房门,远离尘嚣,长夜孤灯相伴,一笔一纸相随,孤单但不寂寞。陪伴自己的心去旅行,穿越内心深处点亮最美的生命之光。如同现实中的旅游一样。旅游本身就是一种不消极的避世,从尘世中来,再回到尘世中去,一来一去,身心得以放松;写作亦是如此,从文字中走进,再从文字中走出,一进一出,灵魂得以净化。
      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那是讲师;能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那是哲学家。同时兼备这两种能力的,只有作家。”纳须弥于芥子”,把百般思绪,千言万语熔炼于数十字的诗词;“观一叶而知秋。”由一件小事引发人生思考,以小见大,以有观无……看,作家操控文字的能力多强! 写作是件多么快乐的事。手中的笔好像指挥棒,指挥着那些文字像音符一样跳入“五线谱”中,奏出和谐的乐章;作家好像一个导演,手中的文字都是它的演员。导演用心地编排,演绎精彩的人生;作家还像一个孩子,文字变成了他手中的积木,不同的搭配组成不同的形状,哪怕周围没有观众,也依然快乐着自己……
      作家有一颗真诚的心。真诚于文字,真诚于内心,真诚于人生。相由心生,文为心声。如果失去了真诚,写出来的东西再美也只是煽情;如果失去了真诚,内心也迅速干涸,再也找不到创作的源泉。同样,失去了真诚,你对一个人再好也只是“别有所图”而已。如今市面上流传着太多滥俗的玄幻,言情小说,即使文笔再好,即使情节再吸引人,因为缺失真诚,因为缺少人文底蕴,注定流传不下来。那不能称之为作家,只能算个写手而已。
      从现实角度来讲,作家拥有了“梦想”的同时也拥有了“面包”。别忘了,他本身就是个“能把文字变成金钱的人。”一支笔,一本书,就能浪迹天涯,多么洒脱!
      这就是我最浪漫的梦想,我懂得如果不付出自己的努力,梦想永远只能是“幻想”。我现在只能算是一个文艺青年,离作家还差着好远。但在追梦的过程中,以笔作桨,以纸作舟,我一样充实快乐。
      要当一个作家,首先要追求心灵上的解放。只有心灵自由了,才能进入广阔的文学天地。经过努力,我渐渐忘却了曾经给我带来伤痛的人和事。我已经可以由衷地对这些苦难说:“感谢你们磨砺了我坚忍的心,那种洗净铅华,返璞归真后的纯真更能经受得起风吹雨打。”文学抚平了我内心的创伤。
      不必到郊外踏青,看着晨起忙碌的人和车流,我也能感受到勃勃的生机;不必自己怀胎十月,从“准妈妈”一手托着肚子,仿佛托着整个世界,缓慢前行的步履,从她脸上那幸福祥和的柔光中,我也能震撼于母爱的伟大;生活是最耐人品读的一本好书,它的一点一滴都折射出智慧和美,这种美需要用心看。文学给了我一双发现的眼睛。看到美的东西,我赞美它,歌颂它,用它温暖滋润自己的”热心”;看到丑的东西,冷眼旁观就好,不批不判,多一份从容,豁达。“热心冷眼看世界。”就是我现在的人生哲学。
      想想自己才25岁,就有那么丰富的人生经历,未来还有多少新鲜刺激的事等着我呀!恋爱,结婚,生儿育女,经历悲欢离合,走过生老病死……看,多么丰富的写作题材宝库。文学使我对未来充满了好奇,对生活充满了激情。如果我失去了激情,那应该是老得我连拿笔的力气都没有了。
      梦想虽然还很遥远,但我向前一步就更靠近了一步。只要坚持“关上房门,繁花幻景,物我两忘,孤灯长伴写人生。”总有一天,我也会成为一个浪漫的作家。 【文完】


      7楼2013-09-08 22:11
      回复
        母校重游
        今天接到一单生意,顾客竟然是我高中母校的一位老师。
        毕业六年了,我还是第一次重新站在它面前,进学校大门时,保安问我干什么的,我扬了扬手中的工具:“装修的。“就如同当年保安盘问我时,我也是如此扬了扬校徽就进去了。如今,校徽变成了手中的工具,保安也不再是当年的保安。
        很快干完了活,我并不急着离开,好不容易回来,看看也好。此时才感觉母校真的好美,环境优雅,绿树成荫,莺雀争鸣,像个公园一样,为什么当年在校读书时就没有领略到呢?
        我去了书香湖,这是我们学校的一个人工湖,占地二十来亩,呈正方形,周围砌着护栏,沿着湖岸栽着一排柳树,长长的柳枝垂入水中,宛如一位爱美的女子在湖水旁对影梳妆,那如瀑布般的头发也这般垂入湖中。湖的中央孤立着一个亭子,各有四座曲折蜿蜒的石桥连接着岸上。走上石桥,来到亭子前,我抬头一看,亭子横匾书刻着“书香亭”三字。书香亭一名应该就是由书香湖而来吧?倚在亭子的石柱上,望着湖面,三三两两的鱼儿不时吐着水圈换气,好像在欢迎我这归来的浪子。鲤鱼是书香湖的儿女,倘若你手中有一个馒头,你就能看到一幕壮观的景象:上千条鲤鱼围着你一点一点投喂的食物,红的,黄的,白的,墨绿的....编织成一幅流动的彩锦。
        当年,爱文学,爱幻想的我在饭后,在体育课,甚至在逃课时会经常来到这里,无非是痴迷于“书香”这个浪漫唯美的名字,认为只有它才能承载我满脑的诗情画意,只有它才能承载我的多愁善感,承载我无病呻吟的哀伤。可惜现在没下雨,雨中的书香湖更有一番别样的韵味:大雨磅礴,点点落心湖;柳枝摇曳,条条更婀娜;烟雾笼罩,亭亭立水中。很多时候,下雨时我总会一个人静坐亭中,任思绪由暴雨冲刷。书香湖!是你教会了我难过时,哀伤时怎样一个人安静的面对,不喧不闹,不急不躁,一个人就好。多年以来,我便是如此。
        离书香湖不远就是食堂了,那是另一个我比去教室次数还多的地方。还没到开饭时间,但回忆已把我的思绪拉回了六年以前:放学铃声一响,拿着随身携带的碗冲出教室,冲向食堂。曾被老班逮过数次,戏称我是个“读书不用功,吃饭打冲锋”的“饭桶”。很可惜那时还没流行“吃货”一词。不然,我可以为自己辩解“我不是饭桶,只是个吃货。” 六年前我为了"一日三餐“而奔波,现在我依旧是为了”一日三餐“而劳累,没有太多的改变。
        再往前走,是一小片竹林,我看到地上散落着一地烟头。当年就是因为有了竹林这片“天然屏障”,而使此地成了吸烟区。每到课间休息时间,烟民自发来到此处吞云吐雾,站在竹林两翼的同学自发承担起了警戒任务,预防学校的突击检查。一旦发现紧急情况,立即通知大家“鸟飞兽散”。
        一次,和同桌商量好了,抽烟时我们俩就站在竹林旁,装作正当惬意时,突然望向远处,“自然”流露出惊恐的神色,急忙把烟头往地上一甩,往另一方向跑去。结果,一大群人一哄而散,四处逃窜。我和同桌边跑边偷着乐,到了没人的地方忍不住捧腹大笑。其实根本就是我们俩自编自导了一场“狼来了”的闹剧,而且是无声版的。 想到这,我不禁会心一笑。可惜已经戒烟多时,不然我也可以重温一下当年在此处抽烟的感觉,而且不必再害怕。如果被抓住了,我可以一脸无辜的说”我只是个打工的,不是哪个班的。“
        重回母校,怎能不去看望一下我的老朋友——我可爱的芒果们。是你们让我过早害上了”相思病“:白天上课惦记着你,晚自习下课守候着你,有时梦里想你想到口水都流了出来。很久不见你,让我寝食难安;见了你一面,让我百般心疼:“你怎么瘦了?”【多希望你能快快长大!】如今我走在成荫的芒果树下,已是六月,树上硕果累累,微微泛黄,飘着淡淡的清香。好想就在今晚月黑风高时.......只有经过自己双手“挣来”的果实才最香甜。外面买来的芒果哪有这般滋味?
        沿着围墙往回走,那时自己不是经常放着大门不走,来干这些飞檐走壁的事情么?那时觉得围墙外面的世界好精彩,那矮矮的围墙困不住我年轻的心。如今我好想再从外面爬进来,重温一下当年的书生生活,哪怕只有一天也好,只是原本矮矮的围墙已经变得很高很高,我再也爬不进去,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出了校门,心突然莫名地悲伤起来。我到了此时才明白,为何很多学生毕业后都不敢回母校,那是因为害怕听到母校会问自己:“孩子,这些年你在外面过得好吗?”就像母亲问多年在外流浪的孩子一样...... 【文完】


        8楼2013-09-08 22:12
        收起回复
          香烟情怀
          我的抽屉里存放着一盒香烟,一盒我未曾开启的香烟。
          高一时,我课间偶尔会去抽烟,回到教室后,我后排的一个女生总要抗议:“你又去抽烟了!”很多时候我只能抱歉地一笑。
          有一回,那女孩子再次提出抗议时,我故作深情,用朗诵诗歌的口吻念道:“我,喜欢你,身上那股,淡淡的烟草味。”这一句话竟然把她同桌逗乐了,冲我温柔地一笑。这一笑,在我心里盛开出一朵花来。
          她是个文静,害羞的女孩,学习成绩挺好。我当时是班里语文课代表,她偶尔向我请教些文学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很少和男生讲话。
          我和她话题渐渐多了起来,我能说会道,每次都能把她逗得抿嘴一笑。我陶醉于她笑起来的模样。很巧,她和我生日同在一天,只是比我小了一个月而已。在我16岁生日那天,她给了我一份礼物,四四方方的,用彩色塑纸包装得挺精致。“生日快乐!”
          我不禁疑问:“你怎么给我送起香烟来了?”她有点慌乱,“你,你怎么知道?””那形状大小看都看出来了。“她羞涩地低下头“因为你喜欢它”。
          “我明白你给我送香烟并不是鼓励我抽烟,那是对一个男孩子的尊重。我不敢保证不再抽烟,我答应你我不抽这盒香烟。”这盒香烟就一直存放在我抽屉里,有时夜里烟抽完了,我会起身出门去买;有时很好奇,那彩纸包裹着什么牌子的香烟,除了香烟之外还有什么?但我不愿去拆开它……
          从那时起,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有时会在晚饭后相约到书香湖喂喂鱼,有时会在周末的晚上一起去逛逛街。有时她偶尔会上网通宵,第二天自习课时忍不住地打瞌睡。我对她说:“你睡吧,我给你把风。”然后就看着她两手撑着头,脸上显现出婴儿熟睡时才有的安然,这种感觉真好!
          从那时起,我课间时候不再吸烟,应该没有哪个女孩子喜欢那种“淡淡的烟草味”吧?高二时候,她选文科到了其他班,我留在了本班。我又开始在课间时候吸烟了……
          上高三时,因为英语成绩太差,我对考大学已不抱什么希望。去陪她度过最后一年吧!在同学们诧异的目光中,我转入了文科班。她很惊讶“你怎么来了?”我像是开玩笑地说“我来坐在你前面呀。”
          现在我的学科知识面很广,应该得益于当年这个常人看来荒唐的举动吧!
          高中毕业后,她考上了上海一所大学,我下到广东打工。直到我们开始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我也从来没和她说过我喜欢她。有时会想,如果我说了,结果会是怎样?但已经没人能告诉我答案了,就像”那盒香烟里藏着什么?”一样,成了个不解之谜。
          今年一场意外的受伤,让我决定戒烟,我已经慢慢开始懂得不再去做伤害自己身体的事。既然“抽得起”,就应该“戒得下”。犹如我当年的香烟情怀,“拿得起,放得下”,只有学会了这些,自己才能慢慢长大起来。【文完】


          10楼2013-09-08 22:15
          收起回复
            难忘一课
            每到周日晚上,班里总要开班会的。
            今晚这个班会有点特殊,一开始老班就说“XX同学在宿舍抽烟被政教处抓到,现在请他到台上说两句。”原来是开批判会。
            XX低着头走上讲台,两手撑着桌子,两条腿不规则晃动着,支支吾吾念完了他的检讨后,看了老班一眼,但老班并没有让他下去的意思,而是说了句:“这学期还有谁抽过烟的,站上来。”
            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更有“烟民”面面相觑。老班提高了声音“难道我们班就一个人抽烟吗?”终于,有两个同学站起来,走到那位同学旁边。那位同学感激地看着他们俩。我知道他们仨经常一块抽烟的。
            我也站起来往台上走去。上个月我们宿舍三人抽烟就被老班逮到,被罚每人写3000字检讨,而且三人不能重复。结果都落我一人身上,真不知我那时怎么凑够字数的?我有案底,还是坦白从宽吧!紧接着,我另外两位难友也陪我一块上去。
            这下好了,男同学一个接一个走了上去。大家都抱着一个心理,“法不责众,老班总不能满门抄斩吧?”让我们感到惊讶的是,平时公认最斯文的男孩子也站在台上。更让人跌破眼镜的是,一个女同学居然也上来了,情节发展更戏剧化了。
            台上的人都低着头,台下只剩十几个男同学和大部分女同学。老班开始说话了“请你们抬起头来。”顿了顿,接着说“女孩子们,给他们一点掌声。”顿时,掌声响起,经久不息。台上众人都露出错愕的表情。
            老班意味深长地说:“台上的都是男子汉(老班忘了有女生),都敢承担,抽烟不是违法犯罪。如果连抽烟都不敢承认,那还能指望他能承担什么?他拿什么保护台下的女孩子。女孩子们!你们将来会嫁那样的奶油小生吗?”掌声再次响起,站在台上,我清楚看到,台下有几个男生羞愧地低下了头。
            只是以后烟民依旧没有减少,但是偶尔会在烟雾弥漫中想起老班说的话来……


            11楼2013-09-08 22:16
            收起回复
              顶一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3-09-08 23:59
              收起回复
                建议一篇一篇分开发。这样堆来一起,人家都来不及看。
                等多发了,再总结在一贴里。“散文”有吧友原创文集的精品分区。


                IP属地:山东13楼2013-09-09 10:32
                收起回复
                  2025-05-25 02:06:36
                  广告
                  文不上,武不下……


                  IP属地:安徽14楼2013-09-09 10:42
                  收起回复
                    看了一篇。很有意思。楼主如若有空,完全可以“细水长流”地慢慢发。
                    要是没空,只一贴,就归到“吧友文集”分区了。


                    IP属地:山东15楼2013-09-09 10:51
                    收起回复
                      “文不上,武不下。”
                      文,不能上纲(考试大纲)上线(录取分数线)。
                      武,不能(将人)拿下。
                      中国自古就是文上武下,相右将左。
                      力从地起,中国武术不管南拳北腿,都讲求下盘要稳。
                      文嘛,当然是头脑、手上的“功夫”,自然是“上”的。
                      没啥问题。只是看上去好像有点怪。
                      因为“上、下”为反义词,此处的“不上”、“不下”确都表达“不行”,为同义。


                      IP属地:山东16楼2013-09-09 10:57
                      收起回复
                        @石晶兰
                        建至“美文共赏”。


                        IP属地:山东17楼2013-09-09 14:43
                        收起回复
                          基本读完,《读者》、《意林》的感觉,不说多精彩,但读来确实舒服。
                          作者对“写手”、“作家”的理解,和偶差不多。
                          一个有意思的人,其实偶看了一楼,就已经这么觉得了。


                          IP属地:山东18楼2013-09-09 14:46
                          收起回复
                            楼楼好才情!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3-09-09 15:30
                            收起回复
                              2025-05-25 02:00:36
                              广告
                              看了前面三篇,挺亲近的。


                              20楼2013-09-09 15:5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