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发酵1个月后,恒天然事件调查报告终于出炉。报告显示,该公司位于怀卡托地区Hautapu的乳品厂在生产过程中意外在乳清蛋白中发现了塑料,成为了这起事件的“罪魁祸首”。
“一块在再加工过程中使用非标准设备的塑料部件,是造成此次污染的‘元凶’。”恒天然战略发展总监Maury
Leyland说。 据称,由于人为操作失误,这片塑料部件不慎掉入了乳清蛋白之中,酿成大祸。
在恒天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恒天然首席执行官Theo
Spierings表示,尽管事实证明“毒奶粉”风波纯属虚惊一场,但他认为,公司方面第一时间召回所有可能涉事产品的做法是正确的。
Theo
Spierings称,这起污染事件发生在去年5月,但在当时,公司方面并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及时作出反应,“公司对此时的反应理应更迅速、及时”。
虽调查结果证实虚惊一场,但对涉事企业已造成重创。据相关机构统计,受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影响,各大超市、母婴店洋奶粉销量平均下跌幅度达到了20%以上。资深乳业专家宋亮也曾表示,涉事企业多美滋、雅培的销售下滑同比大约有四成。而最新数据披露,多美滋8月销量可能下滑8成。
受事件影响,达能旗下的多美滋从中国召回奶粉302吨,而可瑞康生产商Nutricia从新西兰召回的奶粉达67000罐。有媒体核算,以受损最严重的多美滋为例,核算了其召回、销毁及其产生的人力、物力损失,约有1.33亿元。
近日,涉事企业达能公开表示,将会对事件照成的影响向恒天然索赔。面临即将深陷的巨额赔偿,恒天然近期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对客户负担起相应的责任,但目前详细的赔偿方案仍未提上日程。
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打假工作委员会投诉举报办公室主任贾宁认为,从恒天然的运营调查结果来看,实属食品安全事故。“即使不是肉毒杆菌,但含有梭状芽孢杆菌,是不合格的产品。”
贾宁指出,根据《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有权要求企业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而依据《合同法》,涉事乳品企业在签订合同时要求恒天然提供的产品必须是是安全和合格的,问题责任完全在新西兰恒天然。“目前新西兰恒天然承认其产品有质量问题,涉事乳品企业有权利按照合同约定向新西兰恒天然主张权利和索赔”,贾宁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