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在战斗吧 关注:9贴子:319
  • 5回复贴,共1

理解能力与思维格局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奇怪”“不可思议”“绝不可能”的问题


1楼2013-09-09 20:47回复
    ”你为什么总是和别人不一样呢“?
    1你先回答,我为什么要和别人一样呢?
    2”条条大路通罗马“”一片森林里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你不会不知道吧?
    3你从众是你的事,我其实也难以完全摆脱从众,但是我喜欢凡是按照感觉来,主见之下想做就做,何必过多在乎自己与别人的外在差异
    4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共性侧重于人为总结,而个性则是天然存在
    5我的言行举止不对你构成不利影响就是了,你干预这个干嘛?


    2楼2013-09-09 20:54
    回复
      “你这个人怎么这么奇怪呢?
      1你看到了我的特殊性,但是忽略了我的普遍性
      2你的理解能力如果足够强,见过很多东西经历过很多事情的话,应该不会觉得我有多”怪“
      少见多怪,见多了就不算什么了
      3我的存在是客观而独立的,不会因为你觉得我的行为无法理解就失去自己从而处处从众,隐没在众人之中
      4你特么才奇怪呢,我怎么觉得你有些神经病呢?
      5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万千人世,五颜六色,你先学会”尊重“和”理解“,管我奇怪不奇怪有什么意思?


      3楼2013-09-09 21:48
      回复
        一个封闭的村子里,与外界的交通几乎被断绝,大家都认为露西是最美的姑娘,你带着女友进去后,在和他们的交流中你认为你的女友或某某知名人物是世界上最美的姑娘,你觉得在场的人们头脑中的观点会因为你的坚持而改变吗?他们依然不约而同地认为路西才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姑娘。
        但是有人跟着你走出去后,见到了沙利文,见过玛丽亚,见过苏珊,见过了好多年轻漂亮的姑娘,或者这时这个人在此时与其中某位发生些暧昧,不久用多久,他就会对”世界上最美的姑娘是本村的路西“产生质疑,直至否定。


        4楼2013-09-09 21:57
        回复
          信息接收的过程也是信息寻觅、筛选、判断、反馈的过程,而这个过程自始至终受到以往经验的影响。而过往的经验对个人的意识既构成填充又发生了限制,比如“死读书,读死书”就是说读书读到的东西因为不能科学地进行处理而产生反作用,对个人的思想产生禁锢作用。而生活中的经验如果不能以科学地方式对待,也会产生类似效应。说明个人看待外部世界的立场是难以拜托个人意识影响的,即所处立场,这个立场未必有绝对好坏之分,但是它无异于一副眼睛,一个口罩,对进一步的接收-处理发挥着过滤作用,以至于一进一出都蒙上了浓厚的个人色彩


          5楼2013-09-10 17:06
          回复
            这里只是说明一个很简单的原理而已,理论嘛,要用来指导实践才能发挥其作用,不然就是毫无意义的垃圾八股。知道又如何?通晓又怎样?内化为内心深处的“博大精深”才能用得上。
            我们看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可是真正能够影响到我们的、为我们所接受的、兼具科普价值与实用价值的东西却不再多数。


            IP属地:河北6楼2013-09-14 20: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