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修仙传吧 关注:2,677,514贴子:60,216,426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几支精锐部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度娘


1楼2013-09-12 00:07回复
    战国篇
    1.铁鹰卫士
    所属:秦国
    创立者:司马错
    个人评价:百战之精英
    闻名战绩:横扫东亚(六国、匈奴和百越蛮族)
    老秦军时期,铁鹰剑士名闻天下,全军也只有堪堪百余人。司马错做上将军后,在保留铁鹰剑士简拔制的同时,创立了铁鹰锐士制。这铁鹰锐士不单剑术超凡,且要马战步战一样精通,任何兵器到手也都是一样娴熟。秦国变法后的新军在收复河西的大战中横空出世,被天下惊呼为“锐士”。凡能成为铁鹰锐士者,便几乎个个都是无敌勇士!秦国新军二十万,铁鹰锐士却堪堪只有一千六百人,而其中一半都来自曾经的杀神白起千人队,岂非异数?


    2楼2013-09-12 00:09
    收起回复

      2.武陵铁骑
      所属:赵国
      创立者:武陵王
      闻名战绩:北击匈奴200里……
      个人评价:传说中的“胡服骑射”是中国第一支精锐骑兵
      汉族的人打仗,原来都是用车。将官们乘车,每辆车后跟几十名步兵。车是计算兵力和国力的单位,如所谓“千乘之国”,“万乘之国”,一乘就是一辆兵车。当时的胡人(匈奴)打仗是用骑兵。比较起来,胡人的骑兵比汉人的兵车机动、轻便得多。赵武灵王鉴于这种情况,在赵国也练骑兵,叫赵国人都学骑射,这在巩固国防上有重大的改革意义。可是要学胡人骑马,必须改穿胡人便于骑马的衣服。武灵王叫当时的贵族大臣都改穿胡人的衣服,这就叫“易胡服”而其中精锐则称为胡刀骑士。


      5楼2013-09-12 00:10
      回复
        前排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3-09-12 00:11
        回复

          3.技击骑士
          所属:齐国
          创立者:孙膑
          闻名战绩:围魏救赵
          个人评价:武技高手
          齐国最重训练其中以技击骑士为最,分能力敌合则布阵,技击骑士个个弓马娴熟,能征善战。荀子说:“齐人隆技击。其技也,得一首者,则赐锱金。”“技击”即武艺,齐国的士卒个人技艺很高。


          7楼2013-09-12 00:11
          回复
            直播啊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楼2013-09-12 00:17
            收起回复
              董小姐 你从没忘记你的微笑
              就算你和我一样
              渴望着衰老
              董小姐 你嘴角向下的时候很美
              就像安和桥下
              清澈的水
              董小姐 我也是个复杂的动物
              嘴上一句带过
              心里却一直重复
              董小姐 鼓楼的夜晚时间匆匆
              陌生的人 请给我一支兰州
              所以那些可能都不是真的
              董小姐
              你才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
              爱上一匹野马
              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
              这让我感到绝望 董小姐
              董小姐 你熄灭了烟 说起从前
              你说前半生就这样吧
              还有明天
              董小姐 你可知道我说够了再见
              在五月的早晨 终于丢失了睡眠
              所以那些可能都不是真的 董小姐
              你才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
              爱上一匹野马
              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
              这让我感到绝望 董小姐
              所以那些可能都会是真的 董小姐
              谁会不厌其烦的安慰那无知的少年
              我想和你一样 不顾那些所以
              跟我走吧 董小姐
              躁起来吧 董小姐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3-09-12 00:24
              收起回复
                2.:北军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七校尉所属部队(西汉北军主力,所属部队精选而来);南军期门、羽林骑(名将卫青、霍去病即出此处);李广选募的五千“勇敢”亲军(皆楚之剑客,能征善战,后李陵带这五千步卒大战匈奴八万主力,虽败犹荣)。


                19楼2013-09-12 00:33
                收起回复
                  2.陷阵营
                  陷阵营是一支独特的部队,人数不多,但作战极为勇猛,它的指挥官是吕布手下的大将高顺。人称高顺“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说到陷阵营就不得不说说它的主帅高顺,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以忠诚闻名,吕布被平灭之后,一言不发而引颈受戮,这在反复无常的吕布阵营中颇为罕见,曹操对吕布手下无法劝降而杀的也只有他一人(陈宫是因为深知曹操底细,不能不杀)吕布的确没有帅才,对高顺不能很好使用,但深知陷阵营的战斗力,故此“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从郝萌反后,更疏顺。以魏续有外内之亲,悉夺顺所将兵以与续。及当攻攻战,故令顺将续所领兵,顺亦终无恨意”。吕布的悲剧,也是这支精兵的悲剧。


                  21楼2013-09-12 00:35
                  回复
                    4.白马义从
                    沮授为监军,白绍:“瓒好白马,屡乘以破虏,虏呼为‘白马将军’。故选精锐三千,尽乘白马,号‘白马义从’,以实禁卫也。”在三国的征战中,“白马义从”只是一颗流星,它是公孙瓒的精锐骑兵部队,可惜,只经过短暂的辉煌,就在界桥战役中被袁绍的大将鞠义歼灭了。公孙瓒是在和北方少数民族的作战中以勇猛豪迈而成名的,他善使双头铁矛,《后汉书》曰:“瓒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乌桓更相告语,避白马长史。“,白马义从后扩充成相当规模的部队,一时威震塞外,乌桓“乃画作瓒形,驰马射之,中者辄呼万岁,虏自此之后,遂远窜塞外。”。可惜,界桥之战公孙瓒碰上了他一生的克星鞠义,白马义从就此一蹶不振。“。…瓒见其兵少,便放骑欲陵蹈之。义兵皆伏盾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雨发,所中必倒,临陈斩瓒所署冀州剌史严纲甲首千余级。瓒军败绩,步骑奔走,不复还营。”这是一个典型的用弓弩击破骑兵的战例。值得一提的是有资料提到赵云原是白马义从之一,也算给这支精兵保留了种子。顺便说一句,《英雄传》记载,袁绍听到白马义从,有这样一段对话--绍笑曰:“彼有‘白马义从’,某有‘大戟士’,安惧哉?”呼郃:“隽乂,盍为吾破之!”郃自张望不言–那么,张颌的大戟士,是不是袁绍军中的又一支精兵呢?


                    23楼2013-09-12 00:36
                    回复
                      7.西凉铁骑
                      为什么马超的可以以一州之地对抗曹魏全国?这就是“西凉铁骑”的威力。“超军中多高鼻深目者”,其实马超的部队中是有罗马西来的军人,大量吸取了罗马军阵的优点。“马超军队和董卓军队的区别,在于董卓军队受到匈奴等游牧民族军队的影响较大,注重骑兵和机动”。
                      标枪,希腊密集军阵,重装盾牌,以及军队编制和战法上,和古罗马十分接近。葭萌之战,连见多识广的刘备也对这种战术十分欣赏。后期蜀汉军队战斗力强的一个原因,就是诸葛亮吸取“西凉铁骑”的训练和严格纪律性。
                      其实他们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重装骑兵,所以它也有明显的缺点,就是对付不了“强弩”,曹操打败西凉兵主要是计谋,但和其战术也有关系,那就是筑城后,用强弩远射西凉兵,由于“西凉铁骑”只装备标枪,射程有限,所以十分被动。再有一个缺点就是机动力的不足,在和曹操精锐“虎骑”较量中处于下风,这和它的重型装备是分不开的。
                      西凉铁骑——西方技术装备的精锐骑兵。


                      26楼2013-09-12 00:36
                      回复
                        1.丹阳兵
                        这是陶谦的老本,他自己就是丹阳人,作为徐州的老军阀,陶手中虽然没有好的战将,但是握有一支精锐的“丹阳兵”,因此也可以对抗曹操这样的大鳄。“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精兵之地”,刘备增援陶谦的时候,陶谦赠送了数千丹阳兵给刘备。后来随着刘备转战千里的部队,就是这支精兵。其余的丹阳兵则在曹豹指挥下诱发了吕布夺徐州的战争,估计后来吕布的部下中不乏丹阳勇士。但是显然还有少许残留在当地的丹阳兵,他们成为好生食鱼鳖的广陵太守**龙部下,就是这点儿丹阳兵,后来竟然击退了小霸王孙策的渡江攻击!从刘,吕与曹操的激烈战斗看,我的感觉丹阳兵属于东夷孓遗,基本就是一支廓尔喀部队,能征惯战,吃苦耐劳,有项羽子弟兵之风。


                        28楼2013-09-12 00:37
                        回复
                          不错不错,楼主还是蛮给力的!路过顶一下!


                          来自iPhone客户端29楼2013-09-12 00:37
                          收起回复
                            人的一生会遇到两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13-09-12 00:41
                            回复
                              两晋篇
                              1.重甲骑兵
                              两晋十六国时期,是重装骑兵全面发展的关键阶段。当时,马铠大幅度增加,成批次装备于骑兵部队。据记载,在当时的战争中,铁骑经常成千上万,甚至数万用于战场交锋。如汉国石勒在襄国保卫战中,大败西晋大司马王浚部下的鲜卑段疾陆眷,击溃其骑兵5万之众;“枕尸三十余里,获铠马五千匹”,此战的晋方铁骑数为其骑兵总数的1/10。又,石勒击破刘琨部将箕澹(姬澹)10万余众,获其铠马万匹,可见,铠马数也占总兵力的1/10。南燕国有步卒37万人,而拥“铁骑五万三千”,铁骑数占总兵力1/8。这些事例均表明,铁骑在整个骑兵部队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并被大量应用于作战行动。重甲骑兵也存在一定弱点,即人与马匹的负荷过重,降低了骑兵的快速突击性与机动性。所以,该时期各政权在重视发展重甲骑兵的同时,也重视发挥轻骑兵的机动性,常用其实施长途奔袭。这些轻骑兵常备有“兼马”,“马皆有副”,即每个兵士拥有战马两匹,在长途奔袭时两马互乘来保证进军的速度,以便迅速及时地赶赴目的地,“先趋战地而待敌”。轻骑兵与重装骑兵的配合使用,对于战法的变化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即迂回、奔袭颇为普遍,战争的运动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39楼2013-09-12 00: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