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慈欣的小说里,你可以进入四维时空,他极尽想象地描绘了那里的神秘与魔幻,告诉我们物体可以展开到11维。而我们,虽然生活在三维世界,却人为地把孩子推进二维的生活,学校+辅导班。在这两个维度里,标准只有一个,要考的内容掌握了多少。如果家长不希望孩子死读书,也没有其他维度的想象,只有一个字:逃!去美国去欧洲去新加坡去香港。可是,你能投入其他教育的怀抱,怎么也逃不出地球这个摇篮!
在这种现状之下,我们是抱怨还是实实在在地改变,是逃跑还是留下来从我做起从自己的孩子做起?
在我看来,读优秀的科幻小说是剂良方。孩子要读,成人也要读。但有不少朋友跟我说,孩子不能分心,我忙得跟驴似的,哪有时间?
想起沃顿商学院的大一第一课。比较黑人白人黄种人的优劣。最后教授说,白种人在身体机能上不如黑种人,在智力上不如黄种人,我们能创造现代文明,得益于白种人身上的冒险精神。所以,进入沃顿的人要锻炼自己的冒险精神。
我们反思过自己身上的劣势吗?我们缺少的冒险精神,被繁忙的走关系、饭局中觥筹交错覆盖了,哪有时间去冒险挑战身体上与智力上的极限呢?
但起码,读科幻小说是精神上的冒险,在浩淼的宇宙里,在微观的原子、质子之间,就像坐着极速飞行器,种种出乎意料的景象在眼前展开,幻化出无数可能。那些几乎忘记的中学课本里的原理,模模糊糊地跳出来与你同行,瞬间变得鲜活可人,让你忽然想穷经皓首,把一切过去不感兴趣的理论弄个明白。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们更稀缺的一种东西:信念。在读过之后,你的大脑深处,无形中被打上了思想钢印。要去探索未知世界、要去无边的宇宙弄个究竟。科学的新一轮爆炸,等待读者、年轻人破除一切阻力去创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