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袖斋吧 关注:498贴子:15,591

【孙子兵法】观后感,与大家分享、交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防偷窥,一路慢慢写下来。前面几篇阐述得会比较多,后面几篇是冷兵器时期行军打仗的专业对口技能,不适用,关键也没仗打,所以就少写或不写。
节选的一些我自己觉得比较好的文句,然后再写点自己的看法。秉承简单实用、深入浅出、符合现时,新手看看名句,砖家就看看我的感言吧,就不通篇全译了,百度有。
《孙子兵法》在当今,主要是阐述战略管理,它的作用很明确——竞争,所以从军从政从商的人会很容易和他有共鸣,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管理学。
推荐大家对古籍的学习方法是:整体了解-深入拓展-回归简单化为己用,
好的,开始。
I


IP属地:广西1楼2013-09-18 13:44回复
    作战第二
    “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不懂得战争的危害,就不懂的战争的好处,总归一句很主流的吧:战争,是为了和平。
    “兵贵胜,不贵久。”
    持久战需要大量的资源,有时打不过别人,反而被别人给吃掉了,这种情况,有得吃就吃,没什么好处了就赶紧走。
    “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这篇很短,重点就是两字“慎战”。
    大家有想创业、投资什么的,要好好考虑:
    机会要与能力相匹配,没那么大脑袋别想那么大帽子;也不要轻易拿主业来赌;不要做那些自己不了解,特别是一下借了很多钱去投但是回报周期很长的事情,风险很大。
    大概就是这样,“慎战”,不要只看到利益,也要看到风险。
    I


    IP属地:广西3楼2013-09-18 15:08
    回复
      谋攻第三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千古名句,画下重点。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这句很重要,以多欺负少怎么打,打不过别人的能不打就不打,关键毛主席曾经教导我们:“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不要顽固执着,“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千古名句,画下重点。
      这篇的重点,主要阐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好,想要赢,想要不被对手做掉,一定必须得“知己知彼”。
      I


      IP属地:广西4楼2013-09-18 15:23
      收起回复
        虚实第六
        这篇是通篇精华的。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以逸待劳
        “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掌握主动权,不要把自己的生死、盈亏掌握在别人手里,被动就要挨打。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
        诱之以利,吓之以害
        “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要打就打敌人虚弱的地方,要走就要快敌人追都追不上。要打就打敌人一定要救的地方,敌人想不打都不行;我不想打了,就设法让敌人攻击方向、攻击重点转移,让他无法专心和我打。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这个阐述集中化战略,是十分重要的。三大竞争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之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这个叫,打他个措手不及。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候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自己知道得失,知道形势,知道生死的关键,知道自己的强项和不足;却万万不能让别人知道自己,这个叫难知如阴,别人只知道输了,却不知我赢得原因。
        “战胜不复,形于无穷”过去赢过别人的招不一定还能赢,所以能赢得招要是变化无穷的。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虽然竞争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有一定的规律,但是变化是无穷的,要因敌而变。
        精读吧,亲。I


        IP属地:广西6楼2013-09-18 19:38
        回复
          军争第七
          “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划重点,精髓就在这句了。有些东西越简单越直接越好,有些东西要委婉和卖些关子诱人一步一步深入。
          比如先贴点小利让你来,免费体验让你说好,给予优惠让你心动,临门一脚你就忍不住要买单的了,如果你转介绍还能得到更多的优惠。类似这种模式,现在已经不是那种一上来就夸夸其谈让人买的了,消费者选择的多了,卖家也聪明的了。
          “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孙子兵法六字真言:风林火山阴雷,千古重点,划下记住。
          “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
          这句本身意思不深,但是实用中是重点,就是内部沟通、上下传达,要通畅、明了、迅速。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治众要讲究气势澎湃,将军则要注重交心。
          “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治气,治心,治力,治变。很有道理,好好琢磨。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用兵之法,精华啊。
          I


          IP属地:广西7楼2013-09-18 20:44
          回复
            九变第八
            “泛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前一句一般理解,后一句经典名句。知道什么是可以的、有必要的,什么是不可的,没必要的,关键是当机立断,作出处理。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是可不可,必不必,断不断的问题。
            整篇都很短,后面的直接理解就可以了,都很有道理。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考虑问题,必然把利与害,正和反两方面一起权衡,
            “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要用祸害的刑罚、代价来震慑、约束诸侯,要用宏图伟业、大目标大未来来驱使诸侯,要用实实在在的利益让诸侯为自己效力。
            就是大领导管小领导要注意的方法。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不要指望别人不打你,哪天不行了绝对会被人吃掉,所以让自己强大才是硬道理。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之前有将之五德,这里讲将之五危。
            1.有勇无谋一味死打的,必招杀身之祸;2.贪生怕死的,不是投降别人就是被人俘虏;
            3.脾气火爆的,被骂几句就会失去理智;4.过于看重名节的,受不了侮辱也会失去理智。
            5.太过关注民众意见、太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的,琐事烦都能把他给烦死。
            I


            IP属地:广西8楼2013-09-18 22:03
            回复
              后面几篇你会发现电视里很多打战的情景,原理都来自这里。比如什么鸟飞说明下面有人,鸟落说明是空寨;破釜沉舟,什么尘土佯装大军啊、峡谷埋伏啊、杀码吃肉啊、水攻、火计啊等等。
              行军打仗专业对口技能只做一般了解吧,我只把有战略思想的那部分给画出来,也是非常重要的。
              行军第九
              “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
              这句很重要,超经典,简洁霸气。
              兵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不轻举妄动,做到集中兵力、料查敌情、上下一心,而已。
              “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没有深渊考虑就轻敌妄为的,一定会被他人所擒。
              “卒未亲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故合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阐述罚民、亲民、教民、使民服的道理,说明好的管理要“合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
              以上都是精要。
              I


              IP属地:广西9楼2013-09-19 00:31
              回复
                地形第十
                “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
                “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于主,国之宝也。”
                以上两篇,阐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因为职责所在。赢了不为求名,输了不避罪责,保卫人民为己任,利于君主的利益,这样的人才,是国家的瑰宝。
                “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最好的管理,一定是让手下们感受到的关爱,但一定不能是溺爱。
                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知道各种方法规律,行动就不乱,战术就举之不尽;然后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I


                IP属地:广西10楼2013-09-19 00:44
                回复
                  九地十一
                  “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
                  善于竞争的人,一定会想办法打乱对方的节奏和现有架构,在进攻他时,他就不能很好的做出反应来应对。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千古名句“兵贵神速”,不走寻常路,打得他措手不及。
                  “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
                  这一段主要阐述的是危机意识,当大家都感受到外部危机的时候,就会团结起来,越战越勇。危机意识在当下组织管理中,也是很重要的,鲶鱼效应嘛。
                  “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
                  说的是组织的沟通机制,反应机制要首尾相连,反应灵敏,前方有什么状况,后方马上做出决策应对。
                  “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而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千古名句“同舟共济”,我和你是敌人,当他同时威胁到你我时,你我就可以成为伙伴。就是与人合作,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民不得虑。”
                  不要将自己的真实意图暴露出来,不让人们知道,不让对手知道,也不能让手下们知道,照着我说的做就行了。
                  “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
                  成语“登高去梯”,把人放到重要的、危难的地方,关键是短期后路,破釜沉舟才能一往无前,发挥最大潜能。这就是将军
                  “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害,勿告以利。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千古名句“置之死地而后生”,
                  “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先其所爱,微与之期,践墨随敌,以决战事。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一旦发现敌人有隙可乘,迅速进攻。首先要夺取敌人最重要的地方,而不是同敌人约期交战。实施计划要随着敌情的变化而改变,以求战争的胜利。所以,没事时“静若处子”一旦行动“动若脱兔”。
                  这篇精华很多,精读吧。。
                  I


                  IP属地:广西11楼2013-09-19 02:22
                  回复
                    火攻十二
                    主要就是了解最好一段的意思,我就直接上译文了。
                    “夫战胜攻取而不惰其功者凶,命曰“费留”。
                    故曰:明主虑之,良将惰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上。
                    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
                    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凡打了胜仗,攻取了土地、城池,而不能够巩固胜利,是危险的,这就叫做“费留”。
                    因此明智的国君一定要慎重地考虑这个问题,优秀的将帅必须认真处理这个问题。不是对国家有利,就不要采取军事行动,没有取胜的把握,就不要随便用兵,不到危急紧迫之时,就不要轻易开战。
                    国君不可凭一时的恼怒而兴兵打仗,将帅不可凭一时的怨愤而与敌交战。
                    符合国家利益就行动,不符合国家利益就停止。
                    恼怒可以重新欢喜,怨愤可以重新高兴,国亡了就不能再存,人死了不能再活。
                    所以明智的国君对战争问题一定要慎重,良好的将帅对战争问题一定要警惕,这是安定国家和保全军队的关键!
                    I


                    IP属地:广西12楼2013-09-19 02:28
                    回复
                      用间十三
                      什么间,什么人,我就不写了,做间谍是大罪的,商业间谍也是违法的。主要是这句:
                      “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
                      孙子教导我们要知己知彼,又告诉我们伊尹和姜子牙在找到明主前也在各国学习经验,明白了吧,去给别人干活是学习别人经验的最好方法,想做什么,就得先去别人那学什么,不能闭门造车。
                      I


                      IP属地:广西13楼2013-09-19 02:37
                      回复
                        原创之经典啊!加入红袖斋精品栏——运筹帷幄,妙手偶得(加两个是方便以后寻找)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3-09-19 09:11
                        回复
                          个人看法~ ~ ~
                          形篇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
                          截取翻译:预见胜利不超过常人的见识,就算不上高明中最高明的;经过激烈的战斗而夺取胜利,并博得天下人的称赞,也不能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为什么呢?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之所以百战百胜,是因为每战必胜
                          I


                          IP属地:云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楼2013-09-19 09:28
                          收起回复
                            @八神八酒杯 知道八妹对这个感兴趣,一起交流吧~~
                            I


                            IP属地:云南17楼2013-09-19 10:05
                            收起回复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人性如此,你强他就弱。
                              ——————————————————————————————————————————
                              在我看来这个跟诡道十二法有异曲同工之处,都用作迷惑敌人,之所以乱,是因为本身的管理制度成熟严格。之所以胆怯,是本身的勇猛,能而示之不能呢用而示之不用。
                              如此也可通过军队的严整与否来判断军队的军纪,从士兵的素质看出军队的强弱等等。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这点韩信用的很好啊,从一开始的暗度陈仓到计攻井陉潍水之战,处处皆是诡道经典。I


                              IP属地:云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8楼2013-09-19 10:2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