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唐使吧 关注:665贴子:42,878
  • 12回复贴,共1

看书实在太不认真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果一个民族使自己的习俗变得过于牢固,它便不会再发生变化,于是就像中国一样,变得没有改进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暴力革命也没多少用处,因为由此造成的结果,或者是打碎的锁链被重新拼接在一起,让整个过去原封不动地再现,或者是对被打碎的事物撒手不管,衰败很快被无政府状态所取代。
决定着各民族命运的是它们的性格,而不是它们的政府。
《乌合之众》
(法)古斯塔夫·勒庞
首次出版于1895年


1楼2013-09-21 19:28回复
    好久之前看的书,当时就觉得挺震撼,后来都忘了,最近别人反馈归我我才发现,这货简直就是先知。


    2楼2013-09-21 19:30
    收起回复
      很有意思的样子~~应该去看看~~


      IP属地:辽宁3楼2013-09-21 19:39
      回复
        再来点《狂热分子》的
        1951年出版
        (美)埃里克·霍弗
        一个人愈是没有值得自夸之处,就愈容易夸耀自己的国家、宗教、种族或他所参与的神圣事业。


        4楼2013-09-21 20:04
        回复
          铁锤、镰刀和万字,其性质与十字架相当
          一个群众运动极少只有单一性格。它一般会展现一些其他性质运动的面向,有时候,还会集两三种群众运动的性质于一身。
          布尔什维克和纳粹革命的宗教性格是公认的。铁锤、镰刀万字,其性质与十字架相当。他们的检阅仪式与宗教游行相当。他们有信条、圣者、殉教者和圣墓。布尔什维克和纳粹革命也是全面展开的民族主义运动。


          5楼2013-09-21 20:06
          收起回复
            爱国主义是歹徒的最后归宿
            “爱国主义是歹徒的最后归宿。”——这句挖苦话并非全无道理。狂热的爱国主义和宗教或革命的激情一样,常常可以作为罪恶感的抚慰之所。说来奇怪,不管是伤害者或被伤害者、犯罪的人或被侵犯的人,同样可以在群众运动中找到一个逃避他们污染了的人生的出口。看来,悔恨与悲愤都可以驱使人走向同一个方向。
            群众运动有时看起来简直是为罪犯的需要量身订造:它们不只可以“净化”罪犯的灵魂,还可以让他发挥性向与能力。群众运动的宣传手法是唤起信徒一种悔罪罪犯般的情绪与心灵状态。有一点大概是真理:与尊重生命财产的人相比,罪犯在拥抱一件神圣伟业之后会更愿意抛头颅、洒热血。


            6楼2013-09-21 20:1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