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5日,“美丽家乡·景点行”第四站,我们来到了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126座明代所城中保存最为完整的唯一一座所城——前所古城。
前所,原名急水河堡,位于绥中县城西42公里处,西部有强流河蜿蜒清澈,绕城而过,西距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仅有18公里,西北17公里为明“京东首关”——九门口,东距绥中县城42公里,在102国道325公里处。地处辽西走廊的西端,是东北通往中原的咽喉要道,是真正意义上的关内外的咽喉要地。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代都派重兵把守,乃兵家必争之地。
前所古城是一座明代城池,为辽东都司广宁前屯卫中前千户所驻地。是山海关外第一座所城,是其外围屏障。是明代在辽东所筑的所城中,现存唯一保持完整的所城。据明《全辽志·图考·中前所城》条记载:前所城“城围二里二百六十九步,高三丈,池深一丈,阔二丈,南门一,宣德三年指挥叶兴建。”该城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是指挥叶兴所建的千户所,也称中前所,到民国时期开始简称前所。现存城平面呈正方形,东西长528米,南北宽521米,占地面积275088平方米,东西南三面辟门,门外置瓮城。北墙正中为高大城台,台上原建有真武庙。城四隅有角台,且突出于墙体。城内东门南侧、西门北侧、南门两侧及四隅均设有马道。城墙外皮均以条石为基础,砌7层,上上垒砌青砖,墙芯为夯土。
前所古城设有三道城门:东门称定远、南门称广定、西门称永望,北墙无门,正中镶有石匾,刻“中前所”三字。各城门原建有瓮城,以加强防护能力,现唯有西门罗城尚存。各城门楣上方镶嵌着青石门名题额,用汉满两种文字刻写。北面城墙完全封闭,外墙原来砌筑巨型石匾,中书“中前所”。在其东门,刻有“前所”字样。前所古城,是全国126座明代所城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唯一一座。1988年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门的瓮城与城同高,瓮圈长40延长米,城门用青砖作六丁六横拱券法砌筑,白灰填缝。门洞高6米,宽4.2米。门口高4米,宽3.2米,门洞纵深15米。走在古城里,踏在条石路上,五百年前的千户所驻地在这里被定格。城墙为外包青砖,中间夯黄土修筑。城墙外面的一层青砖墙尚且完好,但是里面的几乎都不存在了,人们看到的都是几米宽的黄土城墙。城墙上,平坦宽阔,视野辽阔。瓮城上部,分为内外两道女儿墙,外面对敌,女儿墙高约1.5米,设有垛口和射击孔,内侧比外侧低很多,大约80厘米,主要防止人员通行安全,中间通道二至三米不等,十分宽敞,方便人员往来和物资运输。
前所古城内布局完整,有“十”字交叉大道,通往各门。十字大道中心原有钟鼓楼。城内原有一些寺庙,如石佛寺、城隍庙等。
前所城是显示现代建筑在宣纸上、布局上的风水理念,较好地反映了古城的历史。其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其城墙高大,建筑精美,是不可多得的古代艺术上的精品,有着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但愿这座唯一相对保护完整的所城会得到市、县各相关部门重视,使古城得到有效的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