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录吧 关注:100贴子:6,271
  • 9回复贴,共1

[西六宫|储秀宫|凝昭端盈]---常在(玉图墨锦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永和元年九月,满洲正黄旗玉图墨氏锦瑟于采选,芝兰玉树,温婉贤德,故封为常在。


1楼2013-09-22 13:04回复
    -
    ‘不争亦不求,可否保一世平安?’


    来自iPad5楼2013-09-22 19:26
    回复
      -
      ‘玉图墨氏领旨谢恩。’


      来自iPad6楼2013-09-22 19:26
      回复
        -
        宫娥 : 良辰、美景
        宦侍 : 茯苓、归远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3-09-22 20:38
        回复
          -
          (如此忙碌半日余,倒将凝昭端盈上下打点好了。抬眸向苑门的牌匾显然是新上的鎏金匾处处透着新 派人打听了迟佳氏的位分和住处 她还是我秀女时结的姐妹 爽快又不乏娴雅 喜欢得紧。忖度踱步间茯苓已打探来消息,原也是同封了常在,居永寿。既然同在西六宫,以后来往也方便了些。说完她,自己又问了颇有些资历的宫人,才知储秀主位是前元妃,如今已香消玉损,而副位韵贵嫔,也是以前龙潜的人儿,然自入宫便不大与人来往。罢,本想着两位都是潜邸时的,可以向她们多讨教讨教,现在怕是不大可能的了。)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3-09-22 20:44
          回复
            -
            (因着喜静所以只挑了四位宫人,两娥两宦。择了“良辰美景”之意给那两宫娥取了名儿,也图个欢喜愉悦的劲儿 两人也就是十七八上下,然做事妥贴老成 又不似油嘴滑舌背主求荣的货色 可心中仍存了丝戒怠 毕竟是外头的人到底如何不是一时半会儿看出来的。宦侍则取药名“茯苓”,诗中“归远”为名,皆是别有一番意境在其中,他们平时近不得身所以自己也不大上心些,只教人暗里看着别有什么叛意。笑意吟吟叫四人来到身侧,端起案上茶盏轻拂开盖拨了拨茶沫子方抿一口 复又合盖放回案上 这才和颜悦色对其道)
            来了这凝昭端盈,就是本主儿的人,咱们荣辱与共,本主得了好的自然不会忘了你们。
            卖主叛主的奴才不少,可凝昭端盈不出,也不许出这种货色。
            (寥寥数语表了自个儿的和善心肠,也让宫人先服了我。拉拢人心这种事虽干的不多可也是会的,更何况他们是要一直伺候我的人若不趁早买通以后怕是后患无穷。)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3-09-22 21:02
            回复
              【永寿·桃夭·迟佳·礼】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3-09-23 09:59
              回复
                -
                (刚坐下令妃娘娘册封礼便到,梨涡浅笑间听良辰在旁道这位娘娘方才晋了荣令妃。荣,意尊贵;令,意美好,那该是怎样的佳人呢。她送了礼,我也理应去谢恩,不然是不合规矩的。因是第一次见位分极高的娘娘,所以在衣饰上格外斟酌些。最终择了身浅兰色旗装,只在袖口出绣了小花,饰物也是同色,清新而不点眼,正如自己的淡泊处事一般。后离。)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3-09-23 15:51
                回复
                  -
                  (知意的礼也来了,心下欢喜,忙接过会心莞尔。礼倒是喜欢得紧,可这份心意才是自己为之感动的。好生嘱咐了宫人收好存入库房。)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3-09-23 15:56
                  回复
                    -
                    (从荣令妃处回了凝昭,二话不说便瘫在塌上,抚着沿边细碎的五色流苏,却渐渐迷了眼。索性起身轻声背起了幼时额娘教过的诗)
                    乱花渐欲迷人眼......
                    (此诗此意,倒是十分应了这景儿,后宫本是那花园,三千花朵齐开可不得迷人眼了么?只教自己当心看着路,莫被人害了去。)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3-09-27 19: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