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一:主客本一体,分别由使之。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都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性,然而人与人的主观世界又仿佛是隔阂的,而客观世界却是共享的,因此这很容易把人们引向客观真,主观是客观的副产物的想法。实际上我们不妨更大胆的想,主观是没有隔阂的,只有一个,叫什么什么识也好,世界的原相就是一个整体,或者一个质点,但不是一个简单的虚无的质点,而是重叠态(superposition)的质点,正如量子力学当中对粒子的那种描述,或者对薛定谔的猫的描述,而且不仅仅是两种,而是无限可能的重叠态。量子力学中,这种重叠的坍缩,或者各自对应,是靠观测。
然而观测的本质是什么?是分别。因此,分别导致重叠变成分散,或者变成确定,然而确定了即是有所分别。因此,原相突然就变成了无数的主观,主观是什么?一个字概括就是“识”。
所以所有的主观个体只是可能性分散的结果,这种“观测”即是分别心,分别心是有最小单位的,叫普朗克最小时间也好,最小距离也罢,然而又有所不同,当尺度缩小后,分别的程度不会因此而增加或减少,就像分形中各种集的图像。我们来自于同一个原相,因此分别心的标准也是相同的,其物质现象正是相对论的基本题设——光速不变。光速对每一个观测者都是一样的,不随参考系的运动产生任何叠加或抵消。
chenyikuan110: 回复 揪心的小白菜 : 主观“识”表征隔离而内在联系,客观“象”表征联系实际有差异的,反复经历成、住、坏、空的,不同尺度自相似如同分形集合。
chenyikuan110: 回复 揪心的小白菜 :感知程度在个体之间皆有,是量变积累质变的问题。在“共识”构建的体系里,有差异者的能力差异会带来不公平,但在追求本心和真相面前,二者没有好坏。倘若感知方面越多越好,那人类迄今也只是低级生物,连不可见光都看不到,更别提暗物质。但不影响人对本心的探索,因本心不在外。
光速,本质是个时间的问题,也就是分别问题。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尺度不是我们内在的某某频率,而是光的速度,以光速作为100,然后刻画其他速度,从而导致时间的感觉。当然,这个过程不一定是等分的,现在的科学研究也还无法用实验去证明。光的速度对于每个人都一样,是因为每个人的分别识是一样的。如果以分别识一生一灭作为一个普朗克最小时间,对应一个光速,就可以求得最小距离,也就是光在一个生灭中前进的路程。
(今天是中秋节,现在要出门吃饭了,祝大家中秋节快乐。先暂时TJ一下)
不明觉厉
我一直在想是否有人能将理性和感性结合,如果你愿意的话,可否用几句话来概括下你现在的人生观宇宙观,道出你认为的人生的意义。
来自UC浏览器

chenyikuan110: 宇宙:是一个原相在分别心的作用下化生的,主观“识”表征隔离而内在联系,客观“象”表征联系实际有差异的,反复经历成、住、坏、空的,不同尺度自相似的类分形集合。
2013-9-19 23:26回复

chenyikuan110: 回复 chenyikuan110 : 世界:不同尺度的粒子、小体系、大体系随缘聚散的,极小上有规律,小上无常,中上又显示规律,大上又显得无常的体系。尺度在各维度上有延伸(时间、空间……),但本身又自相似,实际是分别心的幻象。
2013-9-19 23:29回复

chenyikuan110: 回复 chenyikuan110 : 人生:一个不同时间尺度上自相似的,经历成、住、坏、空(反复、叠加甚至双波干涉的),执因,随缘,结果的过程。意义没有标准,依层次而定。小可以作五蕴为真,追求物质;中可以以道德为准,追求良知;大可以以精神为靠,构建思想世界;超可以以寂灭为愿,消灭绝对值消除分别。
2013-9-19 23:32回复
chenyikuan110: 回复 倾东海 :真相已被佛法讲够了,原创就是奔得再远、再改头换面,也超不出其外。
2013-9-19 23:52回复
我也说一句
还有27条回复,点击查看
但终究一点,主观即是“识”,“识”源于分别,“识”的隔阂是分别的结果,但它们有两个方法可以相同。比喻地说,就是客户端与主机的关系,在网游中,代码可以构建一个仿真的环境作为平台,如同我们的客观世界,代码自然在主机那里,但每个客户端都可以接入,每个客户端也可以操作,相隔十万八千里的两个客户端在平台上也可以仿佛紧挨在一起,但这一切操作都要在主机上进行交互,操作要读取必须还原成机器语言,但反映的结果却是形象化的,形象化源于分别共识,之所以一定的代码在任何客户端上的反映都一样,是因为它们都遵循服务器主机的规则。
也就是说,所有的行为看似在不同客户端上操作,实际上都是在主机内完成的。是一个星型结构。
回复 chenyikuan110 :告诉你所谓波粒二象性,波的成分占的比重是很大的,没觉得你叙述出什么原创性观点,风格倒有点像上世纪西方的"新文化"思潮,看你的叙述就知对生物和化学了解的局限性,对superstring theory 了解多少?
chenyikuan110: 回复 倾东海 :我也喜欢TED,一定去看。其实我也不知道最后我会表达出什么来,现在只是在慢慢理思路,都是以前想过的东西,现在17岁,之所以在贴吧来发表,是因为这个平台有交流,不冰冷。我在海上钢琴师吧也有个帖子,一千多楼了,就是在一问一答中建立的。
倾东海: 回复 chenyikuan110 :嗯,我觉得你很棒啊,我只是指出我能看出的一点局限罢了,其实我只比你大两岁……
chenyikuan110: 回复 倾东海 :谢谢,我现在在思考专业选择问题,因为是申请美国的本科,代价毕竟还是比较大,所以就遇到一个“实用性”的问题,但更本质的问题是我希望从这个学科得到什么,所以在这边一点点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