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古琴,我们马上想到的是它那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以至于很少有人去关注古琴本身的东西。许多人以为,古琴之所以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首先,甚至完全是因为它长期在文人士大夫手中而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如果去掉这些文化内涵,古琴就只能是一件极为普通的乐器。这种认识显然不正确。首先,古琴积累了大量的乐曲,这些乐曲所表现的内容极为广阔,从社会政治到人伦情感,从花鸟虫鱼到自然山水,无不进入过古琴表现的境域;而一旦经过古琴的表现,它们就立刻获得了巨大的艺术魅力。这至少说明了古琴作为乐器的极为广阔的表现力。其次,古琴之所以能够被代表中国文化主流的文人士大夫所看中,本身也正说明了它有自身的独特与过人之处,而这,对于乐器来说,毫无疑问,首先应该是它的艺术表现力。如果一种乐器在音乐表现力方面没有特长,那么,即使在它的质料、外观或音响上有很高的文化与审美的韵味,它充其量也只是一件不坏的工艺品或历史文物,而不再具有音乐的价值,而古琴显然不是这样。两千年来,古琴始终是作为活的、有生命力的乐器在使用着,而不是作为文物和工艺品而陈列着的,尽管有许多唐宋元明时的琴早已具备了很高的文物价值。应该说,古琴首先是因为它在音乐表现力方面展示了过人之处,它才可能被文人选中,从而也才可能积淀着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的。古人说:“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众器之中,琴德最优。”“是以动人心,感神明者,无以加于琴。”这些都应该是首先从乐器的音乐表现力来说的。众所周知的伯牙弹琴,子期知音,雍门子周鼓琴令孟尝君泫然泣涕等流传至今的故事,以及瓠巴鼓琴,飞鸟翔集,渊鱼出听;师旷鼓琴,六马仰秣,玄鹤延颈之类的传说,都能说明这一点,而大量流传下来的、内容多样的琴曲则更直接地证明了这一点。
那么,古琴那丰富而具有特色的表现力主要体现在哪里呢?
一、制造幽深效果
任何艺术都追求某种“深度”,音乐也不例外。但同样是深度,却可以有不同的形态。这些形态中比较重要的有两种,一是“深刻”,一是“深邃”。大致说来,前者是就作品的主题而言,后者是就作品的意韵而言;前者是诉诸概念和观念,比较理性,后者是诉诸感觉和体验,它伴随着感性;前者如同在二维平面上的篆刻,是静止的,固定的,后者如同三维空间中的景深,是游动的,有着持续的指向纵深的吸力的。我在比较中西方音乐的审美品格时曾指出,西方音乐以深刻为旨归,中国音乐则以深邃为旨归。并说:“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是深刻的,其深刻来自乐曲中所表现的革命斗争形象和英雄主题,来自作者对那个革命时代的敏锐把握和强有力的表现;而中国的《梅花三弄》是深邃的,其深邃是来自作者对梅花那高洁的内在气质的理解和感受,并用简洁、从容的旋律,清脆、晶莹的音色将其表现出来。《第三交响曲》的深刻主要通过听者的感官来引发他的想象、思考和情感的体验,而《梅花三弄》的深邃则是透过感官直达心底,在你心的深处回旋、激荡,使你觉得好像有一股正气在你的心胸升起,缕缕不绝,韵味无穷”就其总体倾向而言,我认为中西这一比较是能够成立的。但就中国音乐自身而言,则其中的各种乐器、乐曲之间还存在着程度的差别。比较而言,在中国乐器中,最具有深邃品格,最能够制造幽深效果的,无疑是古琴。
乐器的表现力首先是由它的表现手法决定的,古琴也是如此。在制造琴乐的幽深效果方面,起主要和直接作用的应该是古琴所特有的“走手音”。
“走手音”是以特殊的音响效果为基础的。由于古琴的有效弦长特别长,一般在110厘米以上,故而振幅大,振动时间久,其余音绵长不绝。余音绵长不绝,故可以在演奏中出现唯古琴所独有的“走手音”。“走手音”是指右手弹出一音后,左手按弦的手指再向上或下滑动一或数个音位,形成音程的变化。“走手音”是古琴音乐的最富特色的因素,它至少在下面两个方面对制造古琴音乐的幽深效果起重要作用:
1.走手音使本来是点状的音之间连成一条圆柔的曲线,其线型运行轨迹单纯、简洁。
弹拨乐器一般都是点状出音,即每弹一次出一音,故音与音之间有间隙而不连贯。筝、瑟和箜篌都是一弦一音,其音与音之间是分离的;三弦、阮、琵琶等虽属一弦多音乐器,但其左手的按弦却是以食、中、名、小指分工合作,每指负责自己的音位,故其出音也是有间隙的,是点状的。由于点状音的每一弹出本身都包含着一个爆发力,故而特别容易造成一种强度和力度,而不太容易造成深邃的效果。点状的音如果用力太弱,则不会给人深刻的印象,如果用力较强,也只会给人一个固定的刺激,产生力度效果,它们都不会有深邃感。制造深邃感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是它的出音方式必须是线状的,因为只有线状的音迹才会打破静止状态而产生游动感,才能打破孤立状态而获得吸引力,才能突破有限状态而指向无限境域。古琴正是弹拨乐器中唯一能够在点状出音中又制造出大量的线状音迹的乐器。点状出音使它保留了弹拨乐器所固有强度与力度,而线状音迹则又使它增加了制造深邃效果的能力。《渔樵问答》是琴曲中具有幽深之美的最富代表性的作品,其第8~10小节的谱(吴景略演奏谱)是:这里三小节,7拍,但只在两条连线下的第一个音符处各弹了一下(一勾一剔),后面其它音位均是利用其余音在左手手指的移动(即“走手音”)取得的。故其所得就不是一个个点状的音,而是一条圆柔的曲线,它为这一乐句所要表现的林水之间幽深渺远的意境效果提供了一个物理的条件。如果这里的每个音符都用右手弹出,形成一系列互不相连的间断的音点,则其幽深感便要减弱许多。
那么,古琴那丰富而具有特色的表现力主要体现在哪里呢?
一、制造幽深效果
任何艺术都追求某种“深度”,音乐也不例外。但同样是深度,却可以有不同的形态。这些形态中比较重要的有两种,一是“深刻”,一是“深邃”。大致说来,前者是就作品的主题而言,后者是就作品的意韵而言;前者是诉诸概念和观念,比较理性,后者是诉诸感觉和体验,它伴随着感性;前者如同在二维平面上的篆刻,是静止的,固定的,后者如同三维空间中的景深,是游动的,有着持续的指向纵深的吸力的。我在比较中西方音乐的审美品格时曾指出,西方音乐以深刻为旨归,中国音乐则以深邃为旨归。并说:“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是深刻的,其深刻来自乐曲中所表现的革命斗争形象和英雄主题,来自作者对那个革命时代的敏锐把握和强有力的表现;而中国的《梅花三弄》是深邃的,其深邃是来自作者对梅花那高洁的内在气质的理解和感受,并用简洁、从容的旋律,清脆、晶莹的音色将其表现出来。《第三交响曲》的深刻主要通过听者的感官来引发他的想象、思考和情感的体验,而《梅花三弄》的深邃则是透过感官直达心底,在你心的深处回旋、激荡,使你觉得好像有一股正气在你的心胸升起,缕缕不绝,韵味无穷”就其总体倾向而言,我认为中西这一比较是能够成立的。但就中国音乐自身而言,则其中的各种乐器、乐曲之间还存在着程度的差别。比较而言,在中国乐器中,最具有深邃品格,最能够制造幽深效果的,无疑是古琴。
乐器的表现力首先是由它的表现手法决定的,古琴也是如此。在制造琴乐的幽深效果方面,起主要和直接作用的应该是古琴所特有的“走手音”。
“走手音”是以特殊的音响效果为基础的。由于古琴的有效弦长特别长,一般在110厘米以上,故而振幅大,振动时间久,其余音绵长不绝。余音绵长不绝,故可以在演奏中出现唯古琴所独有的“走手音”。“走手音”是指右手弹出一音后,左手按弦的手指再向上或下滑动一或数个音位,形成音程的变化。“走手音”是古琴音乐的最富特色的因素,它至少在下面两个方面对制造古琴音乐的幽深效果起重要作用:
1.走手音使本来是点状的音之间连成一条圆柔的曲线,其线型运行轨迹单纯、简洁。
弹拨乐器一般都是点状出音,即每弹一次出一音,故音与音之间有间隙而不连贯。筝、瑟和箜篌都是一弦一音,其音与音之间是分离的;三弦、阮、琵琶等虽属一弦多音乐器,但其左手的按弦却是以食、中、名、小指分工合作,每指负责自己的音位,故其出音也是有间隙的,是点状的。由于点状音的每一弹出本身都包含着一个爆发力,故而特别容易造成一种强度和力度,而不太容易造成深邃的效果。点状的音如果用力太弱,则不会给人深刻的印象,如果用力较强,也只会给人一个固定的刺激,产生力度效果,它们都不会有深邃感。制造深邃感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是它的出音方式必须是线状的,因为只有线状的音迹才会打破静止状态而产生游动感,才能打破孤立状态而获得吸引力,才能突破有限状态而指向无限境域。古琴正是弹拨乐器中唯一能够在点状出音中又制造出大量的线状音迹的乐器。点状出音使它保留了弹拨乐器所固有强度与力度,而线状音迹则又使它增加了制造深邃效果的能力。《渔樵问答》是琴曲中具有幽深之美的最富代表性的作品,其第8~10小节的谱(吴景略演奏谱)是:这里三小节,7拍,但只在两条连线下的第一个音符处各弹了一下(一勾一剔),后面其它音位均是利用其余音在左手手指的移动(即“走手音”)取得的。故其所得就不是一个个点状的音,而是一条圆柔的曲线,它为这一乐句所要表现的林水之间幽深渺远的意境效果提供了一个物理的条件。如果这里的每个音符都用右手弹出,形成一系列互不相连的间断的音点,则其幽深感便要减弱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