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平湖吧 关注:1,316贴子:9,862
  • 11回复贴,共1

【转载】古琴表现力抉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提到古琴,我们马上想到的是它那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以至于很少有人去关注古琴本身的东西。许多人以为,古琴之所以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首先,甚至完全是因为它长期在文人士大夫手中而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如果去掉这些文化内涵,古琴就只能是一件极为普通的乐器。这种认识显然不正确。首先,古琴积累了大量的乐曲,这些乐曲所表现的内容极为广阔,从社会政治到人伦情感,从花鸟虫鱼到自然山水,无不进入过古琴表现的境域;而一旦经过古琴的表现,它们就立刻获得了巨大的艺术魅力。这至少说明了古琴作为乐器的极为广阔的表现力。其次,古琴之所以能够被代表中国文化主流的文人士大夫所看中,本身也正说明了它有自身的独特与过人之处,而这,对于乐器来说,毫无疑问,首先应该是它的艺术表现力。如果一种乐器在音乐表现力方面没有特长,那么,即使在它的质料、外观或音响上有很高的文化与审美的韵味,它充其量也只是一件不坏的工艺品或历史文物,而不再具有音乐的价值,而古琴显然不是这样。两千年来,古琴始终是作为活的、有生命力的乐器在使用着,而不是作为文物和工艺品而陈列着的,尽管有许多唐宋元明时的琴早已具备了很高的文物价值。应该说,古琴首先是因为它在音乐表现力方面展示了过人之处,它才可能被文人选中,从而也才可能积淀着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的。古人说:“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众器之中,琴德最优。”“是以动人心,感神明者,无以加于琴。”这些都应该是首先从乐器的音乐表现力来说的。众所周知的伯牙弹琴,子期知音,雍门子周鼓琴令孟尝君泫然泣涕等流传至今的故事,以及瓠巴鼓琴,飞鸟翔集,渊鱼出听;师旷鼓琴,六马仰秣,玄鹤延颈之类的传说,都能说明这一点,而大量流传下来的、内容多样的琴曲则更直接地证明了这一点。
那么,古琴那丰富而具有特色的表现力主要体现在哪里呢?
一、制造幽深效果
任何艺术都追求某种“深度”,音乐也不例外。但同样是深度,却可以有不同的形态。这些形态中比较重要的有两种,一是“深刻”,一是“深邃”。大致说来,前者是就作品的主题而言,后者是就作品的意韵而言;前者是诉诸概念和观念,比较理性,后者是诉诸感觉和体验,它伴随着感性;前者如同在二维平面上的篆刻,是静止的,固定的,后者如同三维空间中的景深,是游动的,有着持续的指向纵深的吸力的。我在比较中西方音乐的审美品格时曾指出,西方音乐以深刻为旨归,中国音乐则以深邃为旨归。并说:“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是深刻的,其深刻来自乐曲中所表现的革命斗争形象和英雄主题,来自作者对那个革命时代的敏锐把握和强有力的表现;而中国的《梅花三弄》是深邃的,其深邃是来自作者对梅花那高洁的内在气质的理解和感受,并用简洁、从容的旋律,清脆、晶莹的音色将其表现出来。《第三交响曲》的深刻主要通过听者的感官来引发他的想象、思考和情感的体验,而《梅花三弄》的深邃则是透过感官直达心底,在你心的深处回旋、激荡,使你觉得好像有一股正气在你的心胸升起,缕缕不绝,韵味无穷”就其总体倾向而言,我认为中西这一比较是能够成立的。但就中国音乐自身而言,则其中的各种乐器、乐曲之间还存在着程度的差别。比较而言,在中国乐器中,最具有深邃品格,最能够制造幽深效果的,无疑是古琴。
乐器的表现力首先是由它的表现手法决定的,古琴也是如此。在制造琴乐的幽深效果方面,起主要和直接作用的应该是古琴所特有的“走手音”。
“走手音”是以特殊的音响效果为基础的。由于古琴的有效弦长特别长,一般在110厘米以上,故而振幅大,振动时间久,其余音绵长不绝。余音绵长不绝,故可以在演奏中出现唯古琴所独有的“走手音”。“走手音”是指右手弹出一音后,左手按弦的手指再向上或下滑动一或数个音位,形成音程的变化。“走手音”是古琴音乐的最富特色的因素,它至少在下面两个方面对制造古琴音乐的幽深效果起重要作用:
1.走手音使本来是点状的音之间连成一条圆柔的曲线,其线型运行轨迹单纯、简洁。
弹拨乐器一般都是点状出音,即每弹一次出一音,故音与音之间有间隙而不连贯。筝、瑟和箜篌都是一弦一音,其音与音之间是分离的;三弦、阮、琵琶等虽属一弦多音乐器,但其左手的按弦却是以食、中、名、小指分工合作,每指负责自己的音位,故其出音也是有间隙的,是点状的。由于点状音的每一弹出本身都包含着一个爆发力,故而特别容易造成一种强度和力度,而不太容易造成深邃的效果。点状的音如果用力太弱,则不会给人深刻的印象,如果用力较强,也只会给人一个固定的刺激,产生力度效果,它们都不会有深邃感。制造深邃感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是它的出音方式必须是线状的,因为只有线状的音迹才会打破静止状态而产生游动感,才能打破孤立状态而获得吸引力,才能突破有限状态而指向无限境域。古琴正是弹拨乐器中唯一能够在点状出音中又制造出大量的线状音迹的乐器。点状出音使它保留了弹拨乐器所固有强度与力度,而线状音迹则又使它增加了制造深邃效果的能力。《渔樵问答》是琴曲中具有幽深之美的最富代表性的作品,其第8~10小节的谱(吴景略演奏谱)是:这里三小节,7拍,但只在两条连线下的第一个音符处各弹了一下(一勾一剔),后面其它音位均是利用其余音在左手手指的移动(即“走手音”)取得的。故其所得就不是一个个点状的音,而是一条圆柔的曲线,它为这一乐句所要表现的林水之间幽深渺远的意境效果提供了一个物理的条件。如果这里的每个音符都用右手弹出,形成一系列互不相连的间断的音点,则其幽深感便要减弱许多。


IP属地:江苏1楼2013-09-22 19:02回复
    2.走手音使音逐渐弱化,其由实而虚的张力方向,造成超逸,脱出之势,给人以趋于深远、无限之感。
    深邃效果除了必须通过线状音迹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即在走手音的持续状态中,音的强度必须有一个逐渐弱化的过程。线状音迹在拉弦乐器与吹管乐器中并不缺乏,它们的出音基本上是线状出音。吹管乐器一口气连续不间断地吹奏出来的旋律是线状的,拉弦乐器一弓连续不间断地拉奏出来的旋律也是线状的。但这两种线状音迹都没有弱化的过程,而且都是在人持续不断地施加力的情况下才使音获得连续的。在这里只有根据乐情需要而人为所作的强弱变化,而不存在它本身固有的弱化张力。所以它只能够刻画形象,描摹情感,而不具有自身趋于深远的能力。唯独古琴天然地具备了这一张力形式。古琴的“走手音”是在右手弹出一音后,左手指在弦上游走一或数个音位,出现线状音迹。在这一条线状音迹中,由于演奏者的弹指力量只作用在该音线的第一个音位,后面的音都是靠其振动的余音发出的,故其持续的时间是有限的,其强度也不可避免地逐渐减弱,形成弱化的趋势。这种弱化趋势只有在古琴中是常态,是反复出现的,而且是非人为的,真正属于古琴本身所固有的。
    音线的这种弱化趋势,如果仅仅从物理角度看,它只不过是一个由强渐弱即振动幅度由大渐小的过程,但如果从人的听觉心理的角度来看,则就不仅仅是一个强弱、大小的问题,而是大量地浸润着其它方面的人生内涵。就这个意义来说,至少有两个方面特别重要:一是弱化能够造成一种远去、逝去(由近而远)的感觉,产生出超逸、脱出、远离此岸、超升彼岸的效果;一是能够产生一种深化、玄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感觉,形成不断向本体、向事物和宇宙的内核接近的效果。所谓“迟以气用,远以神行”,“神游气化,而意之所之,玄之又玄”,说的就是这两种情况。这两种趋向的力都能产生出幽远和深邃。前面所举《渔樵问答》中的乐句,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幽远深邃的效果,除了“线化”之外,“走手音”在其运作过程中的不断“弱化”也起了重要的、甚至十分关键的作用。古人说:“音有幽度,始称琴品……。故高雅之士,动操便有幽韵。”这“幽度”“幽韵”虽然同人的气质心境有关,但也得靠古琴“走手音”的这种“线化”和“虚化”才能实现出来。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弱化主要只是一个过程,一种张力状态,而不是一个已然的结果;它只是吸引你往那个方向运动,产生往那个方向探索、追寻的力,而不会让你完成这个运动,实现这个力。就是说,它始终引诱你作探寻的努力,而不会让你静止。静止了就只有深刻,而不会有深邃。所谓“求之弦中如不足,得之弦外则有余”,指的就正是这种无法穷尽而不能静止的张力状态。
    此外,古琴的幽深效果还同该乐器的音域取向有关。其它乐器的音域取向大都是向中高音区发展,而古琴正好相反,是往低音区和超低音区发展。虽然古琴的音域有四个八度又一大二度,即从C~d3,若用简谱表示,则在其正调(1=F)定弦中是:5:~6:。在这四个八度中,最高的一个八度是泛音区,真正能够用按音演奏的是从6:~6•,而真正常用的通常又只在5:~6之间,属于中低音及超低音区,所以,在用五线谱记谱时,它主要使用的是低音谱表,其演奏的音响效果是低沉浑厚。从人的心理通觉感受来说,“低”的音调是与“沉”、“重”的重量感受相通的,而“沉”、“重”的重量感受又同“深”的空间感受及意义感受相通。古琴音域的这种向低音区倾斜,对烘托与渲染其幽远深邃的音响效果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IP属地:江苏2楼2013-09-22 19:03
    回复
      古琴发音的张力除了来自左右手的技法与使用的力量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左手运指的速度。一般来说,速度越快便越见力度,反之,则越是松弛。但是,更重要的还取决于速度的变化状态。左手在使用绰、注等技法时,其运指通常是非匀速的,即变速的,它们或者呈减速度状态,或者呈加速度状态。匀速运动所形成的轨迹是直线的,而减速运动和加速运动则是抛物线或反抛物线的。直线形不成张力,只有抛物线(包括反抛物线)才是富有张力的线条。不同的是,抛物线的轨迹是由紧张趋于松弛,而反抛物线的轨迹则是由松弛趋于紧张。趋于紧张者刚健有力度,趋于松弛者则平稳、舒展。效果不同,但都是富有张力的音线。古琴在以绰、注方式出音时所形成的轨迹大部分正是抛物线或反抛物线的,因而极富张力。
      前者是在感情的高潮处,故使用加速度的反抛物线型,使其具有力度;后者则在乐曲的结尾处,此时感情已趋低徊,故用减速度的抛物线型,使其得到平稳的收束。《平沙落雁》则大量地使用(虽然有的谱中并未标出)抛物线与反抛物线(亦即减速度与加速度)的绰、注技法,形成乐曲情绪在紧张与松弛之间的交替与对比,展示了大自然中宁静,和谐而又充满活力的景象。
      古琴发音时所产生的张力,有着很大的可变幅度,可以在乐曲中制造鲜明的对比。例如琴曲《阳关三叠》,其第二叠与第一叠即形成过比。这对比不仅靠音区的变化(升高八度),更重要的还是利用了张力的变化。第一叠的曲调演奏时多用散音,比较舒展、松弛,感情比较平静,第二叠则多用带绰、注的按音,并通过力度的对比和速度的变化使曲调获得较强的力度,推动着乐情向前发展。也正因为此,古琴的表现境域十分宽广,它既能表现清微淡远的《平沙落雁》,又能表现刚烈粗厉的《广陵散》;既能表现悠闲舒展的《渔樵问答》,也能表现哀婉沉痛的《长门怨》;既能表现气势磅礴的《流水》,也能表现气质清纯的《梅花三弄》;既适合于抒情性的《阳关三叠》,也能胜任描摹性的《酒狂》。对于古琴来说,似乎不存在什么它不可以表现的东西。


      IP属地:江苏4楼2013-09-22 19:06
      回复
        在前面所举《渔樵问答》的例句中,第一个音是用中指指肉向内“勾”出的,其声重、厚、实;第二个音则用中指用背向外“剔”出的,其音轻、薄、亮。这不仅仅是为了演奏的方便,更重要的还在于乐曲表现的需要。如果第二个音仍然使用“勾”或者“抹”、“打”,总之,用指肉弹出,则其过于粗厚重实的音会使该乐句应有的幽远深邃的“质感”受到破坏。所以,古琴的左右手指法的音色差别也为古琴的表现力提供了较大的活动场所与选择空间。无怪乎古人说:“昔圣人之作琴也,天地万物之声,皆在乎其中矣。”
        应该说明的是,我在这里将古琴与其它乐器进行比较,突出古琴的优越性,并不意味着否定或贬低其它乐器。其它乐器每一种均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点,但不在本文的论题范围之内。笔者之所以特意写此文论述古琴的艺术表现力,是为让人们能够更正确、更深入地认识这件乐器,引发更多的人对古琴音乐艺术的关注,使古琴这一古老而又极具生命力的乐器能够得到重新的开发和利用。


        IP属地:江苏7楼2013-09-22 19:11
        回复
          不会弹琴的路过。虽然看不怎么懂,不过觉得挺有道理。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3-09-23 00:11
          回复
            我觉得这篇是我有史以来看到写得最好的一段关于古琴本质的文字了!!!!赞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3-09-23 21:56
            回复
              太厉害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3-09-23 21:56
              回复
                好文!不顶不行!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3-09-24 11:01
                回复
                  神啊!这差不多就是一篇论文啊!预感以后会被无限引用和转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3-11-05 06:55
                  回复
                    说得比较透彻,有对比,有突出,好文章!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01-15 22:2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