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有东方的思想,西方有西方的哲学。两者虽然有共通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
两者可以相互借鉴,但是如果相互对比,在没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就难免有所偏颇。
东方更加含蓄精炼,注重体悟;西方则比较直接详实,注重分析。
然而现在,大多数人接受的是西方思想,所以脑子里的思想倾向也就倾向于西方那一套,而遇到东方的东西呢,首先可能觉得深奥,继而认为其是故作深沉,最后干脆放弃理解,认为其是言而无物。这就叫不懂装懂。但是对于比较简单直白的西方的东西,因为能看得懂,即便看懂的不多,层次也不是很深,但是有了这个突破口,就自以为这东西才是真理,而实质上呢,只是缺失了东方的根,留下了西方的枝节。
就拿第一因来说,这东西放到东方文化里,不说别的,就先说一个字的评价“俗”!还第一,生怕不想让人知道你很流弊似的,这么俗的东西还好意思当做一个基础的东西?但是道就不一样了,道也很简单直白,意为道路,但是道路的内涵又可以引申为方法,将之代以世界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一理贯通,很有意境,大俗大雅尽在其中,远比什么第一因这破名好多了。
这里我都可以鄙视一句:西方人真没文化。但是西方人也有文化,只是我这里以东方的文化看西方,两者在不同之处的迥异,造成了价值观的偏颇,这种看法,就是驴唇不对马嘴,用杆秤去测量长度。
所以希望吧里的各位,你喜欢西方的东西没问题,但是如果想要以此评判东方的思维,就要先学习东方的东西。
什么?你是东方人?真的!没有东方的文化还是东方人么?
先把《阴符经》《心经》《系辞》看了再说,有能力的深入五经、十三经、老庄道藏、金刚佛藏,西方有神藏?有心藏?有哲藏?
两者可以相互借鉴,但是如果相互对比,在没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就难免有所偏颇。
东方更加含蓄精炼,注重体悟;西方则比较直接详实,注重分析。
然而现在,大多数人接受的是西方思想,所以脑子里的思想倾向也就倾向于西方那一套,而遇到东方的东西呢,首先可能觉得深奥,继而认为其是故作深沉,最后干脆放弃理解,认为其是言而无物。这就叫不懂装懂。但是对于比较简单直白的西方的东西,因为能看得懂,即便看懂的不多,层次也不是很深,但是有了这个突破口,就自以为这东西才是真理,而实质上呢,只是缺失了东方的根,留下了西方的枝节。
就拿第一因来说,这东西放到东方文化里,不说别的,就先说一个字的评价“俗”!还第一,生怕不想让人知道你很流弊似的,这么俗的东西还好意思当做一个基础的东西?但是道就不一样了,道也很简单直白,意为道路,但是道路的内涵又可以引申为方法,将之代以世界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一理贯通,很有意境,大俗大雅尽在其中,远比什么第一因这破名好多了。
这里我都可以鄙视一句:西方人真没文化。但是西方人也有文化,只是我这里以东方的文化看西方,两者在不同之处的迥异,造成了价值观的偏颇,这种看法,就是驴唇不对马嘴,用杆秤去测量长度。
所以希望吧里的各位,你喜欢西方的东西没问题,但是如果想要以此评判东方的思维,就要先学习东方的东西。
什么?你是东方人?真的!没有东方的文化还是东方人么?
先把《阴符经》《心经》《系辞》看了再说,有能力的深入五经、十三经、老庄道藏、金刚佛藏,西方有神藏?有心藏?有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