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周易】幸运地流传至今,并得到极为辉煌的发展。而对于其作者与编纂时代则向来众说纷纭。【汉书·艺文志】说其“人更三圣,世历三古”被后人广为传诵。即上古伏羲氏画八卦,周文王被纣王囚禁羑里时演为六十四卦,期间周公作卦辞成正经,春秋时孔子作【十翼】(又曰【易传】)将占筮之书引申为哲学的范畴。但这些多为传说,不足为信。目前学术界普遍的观点认为【周易】正经成书于殷、商之际,【十翼】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其作者肯定不是一人所为。
值得注意的是【周易】里的八卦、六十四卦应该早于卦爻辞产生。根据现代考古推测,早在西周以前的上古时代古人就已经具备了成熟的阴阳概念、干支系统、八卦体系并运用六十四卦符号系统进行占筮活动,有些甚至附有简单的筮辞。直到殷末周初人们才将之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成卜筮之书。而《易学》百分之九十的核心内容都已在此之前构筑完成,这些都是令我们值得思索、探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