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倾城
他还记得她的名字,她叫张文楠,25年前,是在他们那儿下乡的知青。
那年他7岁,父母领着他去上学,胖胖的女老师轻轻抚一下他的头:“你叫什么名字啊?”从来没有人用这般亲昵温柔的动作接触过他,老师有一双白白软软的手。他答了,也不知哪来的勇气,他脱口而出:“那你叫什么名字?”老师笑了,在黑板上写下三个字:张文楠。
那是他最早认识的三个汉字,虽然“楠”的笔画如此繁复。有一年的时间,每一天放学,走过村旁的小河边,他都会停下来,用树枝在软软的泥上重复地写“张文楠”、“张文楠”……
1973年冬天,下了他记忆中最大的一场雪。她去井边打水,一个踉跄掉进井里。他正在远远的地方,见她一晃就消失了,惶恐地大叫:“救人呀,救人呀,有人掉水里了。”大人们纷纷跑出来,把她捞了上来。她开始并没有哭,只是脸色苍白,蜷在被子里。他奉母命给她送一碗姜汤,她喝了两口,突然两滴泪“啪嗒”落在碗里。先是呜咽,然后终于失声大哭,越哭越痛,好像有满腹的辛酸要哭出来。同住的知青们劝她,劝着劝着,哭作一团。他一个人,茫然地站在这一屋子哭泣的人群中,不明白。
她离开的具体时日,他不知道,反正是他到公社上中学以后的事了。那时知青已大批返城,他隔十天半个月回一次家,每次母亲都会告诉他,谁走了,又是谁走了。她走的消息也就是这样提起的。他正在吃饭,顿时噎了一下,好一会儿才缓过来。一晚上他都在心里盘算,要跟父亲说,出去走一走———他想去看一看她住过的地方———到底没敢说。
后来他考上了大学,读书和工作都在同一座城市,她所住的城市。一千两百万人的大城,他没有也不可能碰上她。一年春节,他回乡,到站了,还没下车,就有一群人挤上来,他皱皱眉。在家里住到第三天,母亲忽然想起来:“前不久,以前那些知青回来过,还住了些日子呢。你回来那天才走的,你路上没碰到?”立即地,他想起车站上与他擦肩而过的人群,那里面有她吗?他竭力想记起她的面容,可是记忆里,只有小河旁的泥地上那无穷无尽的三个字:“张文楠”、“张文楠”……
他还记得她的名字,她叫张文楠,25年前,是在他们那儿下乡的知青。
那年他7岁,父母领着他去上学,胖胖的女老师轻轻抚一下他的头:“你叫什么名字啊?”从来没有人用这般亲昵温柔的动作接触过他,老师有一双白白软软的手。他答了,也不知哪来的勇气,他脱口而出:“那你叫什么名字?”老师笑了,在黑板上写下三个字:张文楠。
那是他最早认识的三个汉字,虽然“楠”的笔画如此繁复。有一年的时间,每一天放学,走过村旁的小河边,他都会停下来,用树枝在软软的泥上重复地写“张文楠”、“张文楠”……
1973年冬天,下了他记忆中最大的一场雪。她去井边打水,一个踉跄掉进井里。他正在远远的地方,见她一晃就消失了,惶恐地大叫:“救人呀,救人呀,有人掉水里了。”大人们纷纷跑出来,把她捞了上来。她开始并没有哭,只是脸色苍白,蜷在被子里。他奉母命给她送一碗姜汤,她喝了两口,突然两滴泪“啪嗒”落在碗里。先是呜咽,然后终于失声大哭,越哭越痛,好像有满腹的辛酸要哭出来。同住的知青们劝她,劝着劝着,哭作一团。他一个人,茫然地站在这一屋子哭泣的人群中,不明白。
她离开的具体时日,他不知道,反正是他到公社上中学以后的事了。那时知青已大批返城,他隔十天半个月回一次家,每次母亲都会告诉他,谁走了,又是谁走了。她走的消息也就是这样提起的。他正在吃饭,顿时噎了一下,好一会儿才缓过来。一晚上他都在心里盘算,要跟父亲说,出去走一走———他想去看一看她住过的地方———到底没敢说。
后来他考上了大学,读书和工作都在同一座城市,她所住的城市。一千两百万人的大城,他没有也不可能碰上她。一年春节,他回乡,到站了,还没下车,就有一群人挤上来,他皱皱眉。在家里住到第三天,母亲忽然想起来:“前不久,以前那些知青回来过,还住了些日子呢。你回来那天才走的,你路上没碰到?”立即地,他想起车站上与他擦肩而过的人群,那里面有她吗?他竭力想记起她的面容,可是记忆里,只有小河旁的泥地上那无穷无尽的三个字:“张文楠”、“张文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