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喜七五吧 关注:1贴子:116
  • 13回复贴,共1

关于旅行的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3-09-27 21:04回复
    寻路中国 : 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
    我叫彼得·海斯勒,是《纽约客》驻北京记者。这本书讲述了我驾车漫游中国大陆的经历。 2001年夏天,我考取了中国驾照,在此后的七年中,我驾车漫游于中国的乡村与...



    2楼2013-09-27 21:06
    回复
      慢骑中国 : 从南京到拉萨:5000公里心路历程
      内容简介 · · · · · ·
      2011年,传叔和麦阔,双人双骑,横穿中国,本书就是讲述传叔他们从南京出发,骑车到拉萨的两个多月行程中的故事,但并非纯粹的游记+攻略+贴士那种流行格式,而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因为是写骑车的事情,传叔戏谑地称之为“自转体”。
      小说以2011年骑车横穿中国为背景,以《袜子神教诲录》贯穿全文,将一路骑行(尤其是天路骑行)所必须注意的技巧性知识融贯其中,有趣味的传达给读者。也可以看作一本骑车爱好者必看的单车生活手册,尤其适合长途骑行、超长途骑行者(单次旅行至少三个月以上者)。



      3楼2013-09-27 21:07
      回复

        猫力乱步
        《猫力乱步》是韩寒监制、「一个」工作室倾力打造的第一本旅行书。
        聪颖漂亮的猫力同学从小就开始以各种方式赚零花钱:淘宝店、“格格屋”、写小说、做模特……临近大学毕业,她积攒了足够的资金,开始准备出国旅行。
        在搞定“极品”老爸和呆萌男友后,猫力便和男友一起踏上了边吵边走的旅程,一路上邂逅了行色各异的人和事儿:柬埔寨的“竹火车”,老挝寺庙里的“马杀鸡”,湄公河的“大姨妈”,印度的骗子们,还有“全球A片收集计划”……这些故事曾有部分载于“穷游网”,引起无数年轻人的关注。他们向往这种生活,而这种生活,正如猫力的男友瘦肉所说:
        “我们放下一切,带着所有的积蓄出去生活,说好听点叫环游世界,其实就是不靠谱地瞎晃,其中的收获只有自己知道。一路上也有艰辛,也有质疑,很多人说,我和猫力把旅行当成了生活,完全看不到我们的未来。但我觉得,看不到未来,意味着我们的未来有无限可能...



        4楼2013-09-27 21:09
        回复
          忍不住开了间家庭旅馆
          《忍不住开了间家庭旅馆》既是最有传奇色彩的青年旅舍主人的故事,又是一本详细指导如何开旅馆的实践书。
          2004年,大学毕业不到3年的游莉,因为不安分的性格和对旅行深入骨髓的热爱,在厦门创办了福建省第一家国际青年旅舍。从此,这个年轻的女孩开始了一段与家庭旅馆相伴的人生道路:她邂逅了一幢已有半世纪年岁的老别墅,她把老房子打造成一个充满艺术情调的旅行者之家,她将青年旅舍自由自立的文化带到厦门,她吸引世界各地的旅行者来旅馆体验,她代表国内青年旅舍从业者参与德国世界青旅聚会,她实践着青年旅舍回馈社会的承诺……
          听起来文艺范十足的生意,仅仅有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梦想就够了吗?经营家庭旅馆10年的游莉大声告诉你:NO!在书中,作者不仅分享了很多实际操作经验,包括开旅舍的预算、选址、成本核算、定价、装修、经营理念、员工管理等,对年轻人有很大的启发性,而且还深入讨...



          5楼2013-09-27 21:10
          回复
            我们始终牵手旅行
            内容简介 · · · · · ·
            认识27年,恋爱11年,结婚8年,自助旅行10年,23个国家,十几万张照片,几十万文字……
            他们青梅竹马,万水千山。
            他们双手紧握,边走边爱。
            爱情迟早褪去激情,唯有我们始终牵手旅行。



            6楼2013-09-27 21:12
            回复
              走吧,张小砚
              内容简介 · · · · · ·
              《走吧 张小砚》简介:话说,2009年的某一天,那天很热,我就穿了双人字拖鞋就踢踢踏踏上路了。原计划是去汶川看看孩子们,去年512在那里做志愿者。成都过去不过几个小时的车程,预计待三天就回转。谁知一到汶川方过4个小时,彻底关大桥就被飞石砸断,断了返程的路,当即往茂县走。越走越远,三天短途探访计划变成了一场长达两个多月的流浪。去汶川的时候三个人,慢慢都在路上走散去。后来只剩下我一个人。
              往北走了几天,天气冷了起来,扔掉拖鞋,买双鞋继续上路。愈走愈冷,买了外套和长裤。越走海拔越高,晒得像黑炭,在路边买了顶草帽继续走。嫌搭车不自由,又买了辆摩托车往西藏骑,无驾照无行驶证,一路被警察追,扣过车子,进过局子。路过波密,听说墨脱很神奇,二话不说骑着摩托进墨脱,一路摔了几十跤,魂飞魄散,肝胆俱裂,嘎龙山上还遭劫。所幸命还在,于是拖起车子继续上路。一路翻山越岭,时而...



              8楼2013-09-27 21:15
              回复
                我就是想停下来,看看这个世界
                内容简介 · · · · · ·
                一个22岁的姑娘,在研究生最后一年,放弃了一打工作合约,决定用一年多的时间去一边赚钱、一边寻找她心中真正的旅行!在这本游记里,没有一个接一个的景点狂奔,没有一天一个地方的紧张日程,你会看到的是一名旅人所经历的惊奇、刺激和彪悍事:
                -6天火车晃悠完西伯利亚铁路全程;
                -在世界上最北的露营地睡到太阳照屁股;
                -冰天雪地扎入冰水,成为北极裸泳俱乐部第一个中国会员;
                -飞机迫降,从死到生,空难未遂……
                你会看到沿途一群生动有趣、活灵活现的人:
                -从地球最温暖的地方跑到最寒冷之处的旅游狂人;
                -在莫斯科做生意17年,赚钱以供家用的中国大叔;
                -梦想以后重回泰国岛上看日出日落的毒贩子;
                -让人永远猜不透醉没醉的小报记者…………
                去认识当地居民和身边的人,和他们打成一片,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聆听他们,体会他们,并通过他们来反思自己。
                ——对小欣来说,也许这就是她旅行的意义。



                9楼2013-09-27 21:16
                回复
                  西藏一年
                  内容简介 · · · · · ·
                  “神秘”仍是这片雪域圣地的标签,多数人对西藏的认识仍停留于对“香格里拉”的奇妙幻想。
                  作者满怀对高原的痴迷与眷念,多次亲身入藏,以深沉关切的心灵,将目光对准最为普通的民众,记录他们在春夏秋冬最朴素、最真实、最生动的生活,感人至深。
                  闲暇劳作、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八位真实人物的真实生活与身临其境的近距离描绘,让雪域的圣洁与美丽体现得淋漓尽致,一个真实的西藏在转经筒的无声旋转中,在飘荡于千年圣地的嘹亮歌声中缓缓打开……



                  10楼2013-09-27 21:19
                  回复
                    江城
                    内容简介 · · · · · ·
                    《寻路中国》姐妹篇、纪实中国三部曲序曲
                    奇里雅玛环太平洋图书奖
                    《纽约时报》、《经济学人》、《纽约客》、《时代周刊》《华尔街日报》、《国家地理》、《华盛顿邮报》联合推荐!
                    1996年8月底一个温热而清朗的夜晚,我从重庆出发,乘慢船,顺江而下来到涪陵。
                    涪陵没有铁路,历来是四川省的贫困地区,公路非常糟糕。去哪里你都得坐船,但多半你哪里也不会去。在随后的两年,这座城市就是我的家。
                    在这里,我有时是一个旁观者,有时又置身于当地的生活之中,这种亲疏结合的观察构成了我在四川停留两年的部分生活。
                    2001年,也就是这本书在美国出版的时候,一条通往重庆的高速公路通车了,一条铁路也正在修建之中,基本上再也没有人坐船去涪陵了。这座城市正在飞速发展着,在过去的二十年,那样一种转型变化的感觉——接二连三、冷酷无情、势不可挡——正是中国的本质特征。很难相信,这个国家曾经完全是另外一种模样,是19世纪西方人眼中“永远停滞的民族”。
                    2003年,三峡大坝一期完工后,不断上涨的江水将陆续淹没那些江畔之城,这多少令我有些伤感。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正是不断变革的对应面:贫穷、烂路、慢船。
                    这并不是一本关于中国的书,它只涉及一小段特定时期内中国的某个小地方。从地理和历史上看,涪陵都位于江河中游,所以人们有时很难看清她从何而来,又去往何处。
                    在1996年至1998年间,我学会了热爱涪陵。能再次回到长江上的感觉真好,哪怕它的旧时激流只存于我的记忆之中。
                    “充满着坦率、热情、洞察力和亲历接触,《江城》雄辩地展示了鲜为人知的当代中国。读来精彩。”--哈金(美籍华裔作家,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
                    “如果你只读一本关于中国的书,那就是这本了。”-- 梅兆赞(英国资深记者、中国问题专家)
                    “何伟的笔下是真中国,是连一些生活在中国的青年人都不知道或拒绝认识的中国。”--《南方人物周刊》



                    11楼2013-09-27 21:20
                    回复
                      旅之绘本(全六册)
                      内容简介 · · · · · ·
                      幽静的村落,连绵的绿地,古老的城镇,熙攘的集市……既有辽远开阔、沁人心脾的自然景致,也有可感可触、如身临其境的街头风貌。1977年,在中欧几个国家旅行之后,安野光雅完成了第一本旅行绘本《旅之绘本》,后来又相继创作了另外几本,足迹遍至意大利、英国、美国等等。
                      安野光雅将旅途所见速写,把心中所感记录,田野乡间、街头巷尾,用一个个大跨页展现不同地域的美丽风景,而散落在纸间各处的,却有更为丰富有趣的内容:世界名画、文学作品、杰出建筑、历史名人、经典电影,前后连贯的趣味情节……安野光雅用细密的线条勾勒出一个个细节,用淡雅的水彩晕染出一片柔和温润的氛围,他将风土人情、文学艺术等人文知识巧妙融入风景之中,不着一字,却有深厚的文化蕴涵耐人寻味。



                      12楼2013-09-27 21:22
                      回复
                        当我们旅行
                        内容简介 · · · · · ·
                        《当我们旅行:Lonely Planet的故事》这本书将自传、公司历史和旅行书融为一体。书中讲述了托尼和莫琳夫妇个人的故事,也介绍了他们的公司是如何历尽坎坷发展成为今天世界上最大的独立旅行出版商。在书中读者特别可以看到他们的探险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他们成为了《纽约日报》所说的“指导奇怪的人去奇怪的地方的专家”。



                        13楼2013-09-27 21:24
                        回复
                          那时 · 西藏
                          内容简介 · · · · · ·
                          在这里,雪域之天堂触手可及。
                          在这里,记忆冲破时空的枷锁。
                          在这里,人们思索过去和未来。
                          在这里,失落的信仰终被寻回。
                          一本书,一个人,一份坚定的信仰,一种彻悟的力量。
                          一百余幅穿越时空的藏地影像,带你探寻三十年秘境记忆。



                          14楼2013-09-27 21:25
                          回复
                            徒步中国
                            内容简介 · · · · · ·
                            《徒步中国》内容简介:两条主线贯穿全书:一是:徒步一路所见所闻,与当地人的接触与沟通,成为当地人的朋友。二是,与在德国上学的四川女孩小象的分分合合。26岁生日那天,雷克送给自己一份最美的礼物:在北京生活两年之后,他要徒步回到德国的家,巴特嫩多夫。这条漫漫回家路经过长城,经过兵马俑,经过丝绸之路。而点亮这段旅程的,却是那些小小的火花:乡间陌生人的好奇和帮助,偶遇的和尚,算命先生,小学生,退休老人,政府官员,性工作者,与谢老师之间的友谊,还有对四川姑娘小象渐愈浓烈的感情——他们约好,她在德国等着他……



                            15楼2013-09-27 21: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