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醉客吧 关注:788贴子:9,862
  • 23回复贴,共1

一点疑问,折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看了不少帖。忽然生出一个疑问,折这个笔画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我觉得应该是在南北朝,大概公元400年左右。如果二王流传下来的摹本没有失真的话,或许就是这对父子发明的。真的找不到比他们还早的折了。。。
@琅琊圃叟 @水墨狂徒


1楼2013-09-28 15:27回复
    看看秦汉简牍,,大概是文章简化时相应而生


    2楼2013-09-29 03:12
    收起回复
      看看比二王更早的《楼兰墨迹》自可知晓。


      3楼2013-10-26 09:59
      收起回复
        从上面的图片可以看出,那时候楷书已经初具规模。虽然隶意很浓,有明显章草痕迹,但是结构上已经有很大飞跃。但横折是楷书才有的写法,显然那时候应该还没有发明。楼兰残纸是魏晋十六国时期的书法,在这里转折处的处理方式一般是:1.断开写,承袭隶书。(其实在唐代依然有断开写的)2.弯转,类似钟繇的楷书。这种圆转的写法应该是从章草化出来的。
        而后来魏碑的方笔折(有人说是刻匠的发明,我不以为然。要是说方笔就是刻匠造的,那汉简,还有楼上那些鲜活的例子又是什么呢?),唐楷成型的提笔顿笔形成的折显然这时候还没有。
        后世楷书的折法,其实是用一次提笔一次顿笔完成笔锋的换向,而十六国时期,人们可能并没有想到这种方法,所以在处理转折时,只有断开或者圆转的方式,才能保障中锋,笔意顺畅。(还有一种可以楼兰残纸中下乘的作品转折直来直去,生硬得很,也很粗糙。显然是被淘汰的写法,不作叙述。)


        6楼2013-10-26 20:55
        回复
          北朝到了魏,应该就有折了。魏碑方折,非常鲜明。
          而南朝,与十六国同时期的东晋书法家二王父子,书法中就已经有折了。虽然后世都是摹本,但我觉得唐代书法家摹本是靠谱的,而且初唐一批书法家临摹的兰亭序,应该不至于作假。
          于是我就有了疑问,难道折是南方发明的?而且先进了北方很多年?
          才疏学浅,手头资料不足,考证也马马虎虎。如有谬误,诸友狠批。


          7楼2013-10-26 21:04
          回复
            折,本意为断、返转、屈曲、弯转。从这个意义上说,甲骨文就有‘折’,例如甲骨文的‘口’为矩方形,虽然契刻时分4笔,但书丹时2笔或1笔皆可,这种2条以上单一直线笔画的连续衔接书写就是‘折’。
            你对‘折’这个笔画的理解已经超出了笔画仅仅是‘笔颖线性运行的基本轨迹’这一基本内核,把笔画的边缘形态这一附着在笔画上的可有可无的缀赘当成了要素,不妥。
            有棱角的方折的出现是侧锋行笔出现后造成的笔画形态效果,而侧锋行笔最早出现于隶书的‘燕尾’。燕尾,包括楷书的‘捺’都是侧锋行笔的形态效果。
            如果在隶书中找不到有棱角的方折,那么有棱角的’折‘最早就是出现在草隶,也就是章草中。


            8楼2013-10-28 07:54
            收起回复
              好像是大王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3-11-03 14:08
              回复
                没研究过,不过我觉得这类笔法的出现不是某一个人的发明创造,而是前人为书写简便或审美而逐渐演化产生的,书法家只是进行了提纯和提升而已。折的出现应该从残纸、简帛这些最自然、最本真、最淳朴的东西里找,不能从法帖中找。可惜手头资料有限,做不了这种研究。


                IP属地:山东10楼2014-01-10 11: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