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吧 关注:4,528贴子:19,924

回复:【推书】死者的书楼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31.《亡者归来》【美】詹森·莫特
内容简介:美国南方的一个小镇里,出现了死者复活的奇异现象,而当全世界的复生者越来越多时,形势也逐渐开始失控……
引文:好几个月以前,就在复生者开始被禁止外出的时候,哈罗德曾经对妻子说过,以后伤心的日子会越来越多。当时他说对了。现在,他知道自己依旧不会好受。自始至终,露西尔都不相信雅各布是她儿子,但是自始至终,哈罗德都坚信他就是自己的儿子。也许每个人都是这样:当我们失去了所爱的人之后,有些人自此永久地锁上了心门;有些人则不仅要敞开门,还要打开窗户,让所有的爱与记忆都自由出入。也许这才是世界应有的样子,哈罗德想道。
吐槽:故事是个老题材,但是仍然有吸引力,因为其牵扯到人类最大的未知,死亡。
有些事可以理解,但是不必接受,这些事情一般发生在别人身上,比如对追星的狂热和非主流杀马特。
有些事理解不能,但是必须接受,比如爱和死亡——还有缴税,这些事情代表生活中的未知面,也让生活有了更多的色彩。
有些事可以理解,也应该接受,这种事情很多很多,多到我无法去举例。因为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他会越来越学会接纳世界。
还有些事情,不用理解,也不用接受,这种事情……额,通常都是带着强烈的憎恶感去看的。
死亡,这个理解不能,但需要接受的事物,实际是世界给生物(尤其是人类)最大的馈赠,一方面,是让短暂的生命变的更有意义。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死来做束缚,我确实不知道人类的欲望会发挥到什么境界。
因此,凡是以死亡相关题材为主题的作品,似乎都很深刻……
另外,此书有同名美剧。
另外的另外,我觉得斯蒂芬·金能把这个题材写的更好……


IP属地:辽宁358楼2015-05-22 15:29
收起回复
    532.《邮差总敲两次门》作者同上
    内容简介:一对男女因为相爱而杀人,被无罪开释后他们开始同床异梦,当他们解开心结,互相接纳时,又一桩案件出现了……
    引文: “我并没有让你走。
    我又坐了下来。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打起精神来
    “你和我翻了脸,弗兰克。
    “不,我没有。萨基特让我毫无办法,科拉,只得在他的材料上签了字。如果我不签,那他就会明白所有真相。我没有和你翻脸,只不过是在弄清我的处境之前听从了他的摆布罢了。
    “你和我翻了脸,从你的眼神中我就看得出来。
    “好吧,科拉,你说得对。我只是胆怯了,就这么回事。我本不想那样做,也试图不那样做,但他令我感到沮丧,因此便垮掉了,就这样。
    “我知道的。
    “为此我忍受了可怕的折磨。
    “而我也和你翻了脸,弗兰克。
    “你本不想这样做的,可他们给你设置了陷阱,迫使你这样做了。
    “我自己要这么做的,当时我恨你。
    “这没什么,你恨我是因为一件我并未真正做的事,你现在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不,我恨你是因为一件你确实做了的事。
    “我从未恨过你,科拉,我恨的是我自己。
    “我现在不恨你了。我恨那个萨基特,还有卡茨。他们为什么就不能不来烦咱们呢?他们为什么就不能让咱们齐心协力抗争到底呢?那样的话我就不会在意了。我不会在意的,即使那意味着——你知道的。那样咱们就会保全咱俩的爱情,那是咱们曾经拥有的一切。可他们刚刚现出卑鄙的原形,你就和我翻了脸。
    “而你也和我翻了脸,别忘了这一点。
    “糟就糟在这儿,我和你也翻了脸。咱们互相翻了脸。
    “嘿,这不就扯平了吗?
    “是拉平了,可看看咱俩现在的处境。我们曾身处山顶,高高在上,弗兰克。那天晚上呆在那里的时候,咱们曾拥有一切。过去,我不知道自己会有那样的情感。咱们相互亲吻,把咱俩所拥有的一切封存了起来,这样不论发生什么事情,它都会永远保存在那里。咱们当时所拥有的一切比世界上任何其他两个人都多得多。可接下来咱们便栽倒了,先是你,然后是我。是的,是扯平了,咱们一起跌落到这里,不再是高高在上,咱们美丽的高山也一去不复返了。
    “这又有什么关系呢?难道咱们不是在一起吗?”
    吐槽:这个作家的作品,我总觉得他可以写的更好……大概是我的口味被斯蒂芬·金养刁的缘故吧。


    IP属地:辽宁359楼2015-05-22 15:30
    回复
      544.人猿泰山四部曲【美】埃德加·赖斯·巴勒斯
      内容简介:一个幼年被人猿收养的贵族的两代传奇史。
      引文:1.他想起迪阿诺特,例开嘴,露出洁白的牙齿,快活地笑了。他在心里描绘着这位纯真善良的法国人倘若此刻看见他这副模样,会作出怎样的表情。可怜的保罗,他曾经为自己连根铲除了朋友身上的野性而骄傲。“我真是‘一落千丈’啊!”泰山想,但是在内心深处,他并不认为这是一种“落”。相反,他可怜那些巴黎的市民。他们像囚徒一样,束缚在蠢笨的衣裤之内,一举一动都受着警察的监视,他们的生活永远不能完全脱离虚伪与造作。
      2.“如果不算是多嘴的话,请问,你怎么就跑到那个鬼地方去了?”
      “我生在那儿。”泰山很平静地说,“我的母亲是个猿。有关我的生世,她当然不可能告诉我多少。至于父亲,我从来不知道他是谁。”
      3.就这样,朝海岸线的方向大踏步前进的时候,杰克感到心满意足。他尽情享受原始生活的自由与快乐,内心深处又感到十分平静——他是尽最大的努力回到父母亲身边呢!他还特别希望能够碰到自己的同类——白人。许多场合,他更盼望除了老猿之外还能有别人与他相伴。与黑人的邂逅仍然让他耿耿于怀。他本来是怀着一片好意去问候他们,而且天真地认为会受到热情的欢迎,不曾想迎接他的是毒箭和长矛。他的思想因此而受到很大的震动,再也不把黑人看作自己的兄弟姐妹,而是看作冷酷的丛林里无数敌人中的一种——两脚兽。
      吐槽:首先,这本书写的挺精(zhong)彩(er),泰山一岁的时候便被人猿收养,能长大实属不易,而他竟然能通过自学,靠着几本字典和识字书学会英语,这就有点夸张了。
      另外,他的怪力,他的莫名其妙的人文主义,他的博大的胸怀……这一切都让他趋近完美的人物(也就是现在不受欢迎的人物)
      这本书充斥着种族优越论:只要是白人,且是上层阶级的白人,哪怕是婴儿都可以在丛林里生存的。而野兽也会拜服在白人高贵的足下向其俯首称臣。但黑人还不如野兽——泰山也好,泰山之子也好,都杀了不计其数的黑人。
      自然书里也有写坏白人,可惜都是瑞典人,俄罗斯人之类的“非主流”人民。英美法的白人永远是正直,高贵,强大的代名词。
      另外,最有趣的一点,是美国人的作品,主角却是英国人,也许是当年尚未站在世界之巅的美国对大不列颠的崇拜。


      IP属地:辽宁364楼2015-06-03 15:38
      收起回复
        550.世界最好看的微型小说 多人
        引文:1.劳动、死亡和疾病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这是一个流传在南美洲印第安人之间的传说。
          他们说,上帝最初造人是使他们没有必要劳动的:他们既用不着房屋,也无须衣食。他们都能活到一百岁而不知道疾病为何物。
          过了一些时候,上帝想去看看人们生活得怎么样了。这时候,他看到人们生活得并不幸福,倒是互相吵架,各顾自己,到了不仅感不到生活的乐趣、反而诅咒生活的地步。
          这时候,上帝对自己说:“这是他们各自分开过活的结果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上帝就把事情安排成这样:人们要过日子,就不能不劳动。现在,为了免去受冻挨饿之苦,他们就不能不建造住处,挖掘土地,莳弄果树和谷物了。
          “劳动会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上帝心想,“要是他们都是孤身一人,他们就造不了工具,伐不了树、运不来木材也盖不了房子,种不了地也收不了庄稼,纺不了纱、织不了布也做不了衣服。
          “这就会使他们懂得,他们一起劳动得越愉快,他们的收获就会越多,生活就会越好;这就会使他们联合起来。”
          过了一些时候,上帝又来看人们的生活情形,看看他们现在是否幸福了。
          但是他发现,他们生活得比以前更糟。他们劳动在一起(那是不得已的),但也不是大家都在一起,而是分成一伙一伙的。每一伙都想把另一伙的活儿抢过来。他们互相掣肘,把精力和时间都浪费在斗争之中。所以他们的情况都挺糟。
          看到了眼前这个情况还是不好,上帝就决定把事情安排得让人们都不知道自己的死期,而随时又都有可能死;他还向他们宣布了这一点。
          “要是人们知道自己随时都会死亡,”上帝心想,“就不会为争夺那些身外之物而浪费他们的有生之年了。”
          但是事情却又大谬不然,当上帝又来察看人间的情形时,他看到,他们的生活还是跟从前一样糟。
          那些最强的人,利用人随时会死这个事实,降服了一些较弱的人,杀掉其中一些人,又用死去威胁另外一些人。结果是,最强的人和他们的儿孙后代都不劳动,闲散得百无聊赖,而那些弱者却必须拼死命地干活儿,长年不得休息。这两类人都互相害怕,彼此憎恨。人的生活变得更不快活了。
          看到所有这些情况,上帝就决定使出最后一招来补救了:他把各式各样的病魔派到了人间。上帝认为,当所有的人都有得病危险的时候,他们就会懂得,那些身体强健的人应该怜悯并且帮助那些患病的人,因为他们自己一旦生起病来,那些没有病的人也很可能转过来帮助他们呀!
          上帝又走了;但是当他回来看看人们有了得病危险以后的生活情形时,他看到他们的生活甚至比以前更加糟糕。上帝的本意原是要让疾病使人们联合起来,现在呢,疾病却使人们陷于更大的分裂。那些强健得足以迫使别人劳动的人,得病时就强迫他们来侍候自己,但是临到别人得病时,他们却并不去照料别人。那些被迫替别人劳动、在别人生病时又被迫去侍候他们的人,工作是如此的劳累,以致他们都没有时间来将息自己的病痛而只好听天由命了。为了使病人的患病景象不致妨碍身体强健的人行乐,人们就把病人和健康的人的房子远远分开,而这些健康的人的同情本来是会使这些可怜的病人的心情快活起来的,现在这些病人只有在他们的房子里受苦,死在雇来看护他们的那些人的怀里了。这些雇来的人不仅没有热情,甚至还带着厌恶的心情。此外,人们还认为许多病是会传染的,由于害怕传染,他们不仅躲开患者,甚至把他们自己同照料病人的人都隔离开来。
          这时候,上帝就对自己说:“如果这一招还不能使人们懂得他们的幸福所在,那么,就让苦难来教训他们吧。”于是,上帝撇下人们不管了。
          人们被撇下以后过了很久,这才明白,他们大家是应该而且也是可以过得幸福的。只是到了最近,才有少数几个人懂得,劳动不应该成为某些人的苦事,也不应该是为别人而干的苦役。它应该是使所有的人都联合起来的共同的乐事。他们开始懂得,死亡时时在威胁着我们每个人,大家唯一合乎理性的事就是在团结和友爱中度过我们有生之年的每分每秒钟。他们开始懂得,疾病绝不应该把人们分开,恰恰相反,它应该提供互爱团结的机会。
        2.
          中国式传奇——孟夏的故事
          〔德国〕赫尔曼·黑塞
          孟夏听弟子们说,那边有一批青年艺术家正在进行用脑袋站立的新型实验,以便获得观察世界的新方法,孟夏也立即亲自做了同样的训练。他训练了一段时间后,告知弟子们说:“我用头着地观看世界时,眼中所见既新奇又格外美妙。”
          这番话四处传播开了。由于这位德高望重大师的认可,青年艺术家中的革新者们无不沾沾自喜、扬扬得意。
          老年大师一贯沉默寡言,他教育弟子很少通过宣讲,而大都通过光明磊落的生活和行为,因而他的每一句言论都备受尊重,总是被广泛传播。
          如今,在那句话让青年革新者们欢天喜地后不久,却让许多老年人深感诧异,甚至是恼怒了。这时又传出了他的另一句话。人们传说他已发表了下述最新见解:
          “人类有两条腿多么美好!用脑袋站立对健康无益,而且,当那位用头着地者重新站直后,他会发现用腿站立望世界比起刚才所见更是双倍的美妙。”
          大师这番新言论不仅触怒了年轻的脑袋着地者,感到受了他的欺骗或者嘲弄,也大大激怒了朝廷的官员们。
          官员们指责道:“孟夏今天提出这个主张,明天又换了完全相反的主张。世上不可能存在两种真理。我们难道还能再尊重这个越来越糊涂的老头吗?”
          有人把革新者和官员们的议论偷偷泄露给了大师。他只是微笑而已。他的追随者们恳请他作出解释,于是他说:
          “孩子们,世界上存在着客观事实,那都是无法摇撼的。但是真理,也就是能够用语言对具体事实所表达的见解,却可以多得数不胜数,而每一个真理总是正确的,如同它总是错误的一样。”
          无论他的弟子们如何再三恳请,年老的大师没有再作任何进一步的阐释。
        吐槽:浓缩的都是精华啊……


        IP属地:辽宁370楼2015-06-09 18:09
        回复
          551.亚非现代名著导读
          内容介绍:所谓的现代,实际就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世界风云变幻的那段日子,而此书的被导读的“名著”也很耐人寻味。
          引文:无
          吐槽:之所以不引文,是因为没啥好引的,此书同样为有倾向性的作品。其日本部分尚有几篇所谓的“美文”(比如《伊豆的舞女》),而其他部分清一色表现的是阶级压迫,人民苦难,巴拉巴拉……
          另外一处有趣的,是书虽名为“亚非名著”而非洲部分仅仅占全书的十之一二。这里得感慨下编者的苦心——找点非洲人那个年代写的东西真困难啊。
          这本书终究还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为宣传工具书而非文学工具书,但是能有多少作品能保证自己没有倾向性呢(哪怕是没有也可以编出来)?
          所以,我个人的意见,是不单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书,也要分辨出书到底是什么色,要达到什么目的,面向的是哪一种人,以及读者应该如何去对待此作品。
          所谓的纯文学,早就不存在了。


          IP属地:辽宁372楼2015-06-16 15:26
          回复
            好吧,我又回来了,最近的麻烦事确实很多……又加上在看一个很长的作者系列,所以只回复,没更新。那么,我们继续开始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结束的吐槽之旅。


            IP属地:辽宁373楼2015-07-02 21:20
            回复
              573.《一无所有》【美】厄古拉·勒奎恩
              内容简介:两颗互为月亮的双子行星,其社会形态截然相反,而一个被夹在两种社会之间的物理学家在分别体验了两种社会后,也对合理的未来产生了疑惑……
              引文:1.对他来说,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其职责不是为了另一种现实而否认某一种现实,而是兼容并蓄,将各种现实连接起来。这个职责可并不轻松。
              2.承认所有人的孤独本身就是对孤独的一种超越。
              3.“你没有理解时间的概念,”他说,“你说过去已经过去,将来则是虚幻,一切都不会改变,不再有希望。你认为阿纳瑞斯是遥不可及的将来,你们的过去则无法改变。所以真实的只有当下,只有这个乌拉斯星球、这个富有的、真实稳定的当下,只有现在这一时刻。你认为这才是能够拥有的!你对此有一点点的嫉妒。你认为这是你想要拥有的东西。可是你知道,这并不真实,不稳定,不可靠——没有东西是稳定可靠的。事物在不停地变化。你无法拥有任何东西……而且,你最不可能拥有的东西就是当下,除非你同时接受过去和将来。过去和将来,将来和过去!因为它们也是真实的:只有认可了它们的真实性,当下才成其为真实。如果你不认可阿纳瑞斯的真实存在,不朽的存在,你就无法达到这个目的,甚至无法理解乌拉斯。你说得没错,我们就是答案。可是当你那么说的时候,你并不是真的这么认为。你不相信阿纳瑞斯,你不相信我,尽管我就站在你身边,就在这间屋子里,就在这一刻……在这个问题上,我那个世界其他人是对的,而我却错了:我们是不能够接近你们的。你们不会让我们这么做。你们不相信变革,不相信机会,不相信发展。你们会毁了我们,而不是承认我们的真实存在,承认希望的存在!我们不能接近你们。我们只能等着你们来找我们。”
              4.“因为在乌拉斯没有我们阿纳瑞斯人需要的东西!一百七十年以前,我们空着双手离去,我们是对的。我们什么也没带走,因为在这里,只有国家和他们的武器,只有富人和他们的谎言,穷人和他们的不幸。在乌拉斯,一个人没有办法凭着良心公正行事。如果一件事情不能带来利益,那你就没法去做,人人都患得患失,对权力满怀渴望。在彼此不知道或者没搞清楚谁‘级别’更高之前,两个人之间没法互道早安。你不能像兄弟一样对待其他人,你对他们要么是利用、要么是支配、要么是服从、要么是欺骗。你不能接触其他人,虽然他们并不会让你一个人独处。没有自由。这是一个盒子——乌拉斯是一个盒子,一个包装盒,包在漂亮的蓝色天空、草地、森林和大城市中间。你打开这个盒子,里头是什么呢?一个灰尘遍布的幽暗的地窖,还有一个死人。这个人一只手被子弹打掉了,因为他向别人伸出了手。最后,我进入了地狱。迪萨尔说的没错;就是乌拉斯;地狱就是乌拉斯。”
              吐槽:首先,这本书写在70年代即为冷战背景下,故其不可避免的带着当年的美苏对立的色彩和当年的某些社会风气,比如实行资本主义的乌拉斯不承认女性和男性有同等的地位。而且作者狡猾的使用了一点小手段,用了两个相对比较极端的个例星球来做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代表。社会主义的阿纳瑞斯过于贫瘠和落后,以至于其人民都过一样的苦日子,乌拉斯虽然富足,但是贫富差距过大,而且统治者的某些政策简直是弱智做法……所以,作为主角的谢维克自己也不明白,更好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书的最后,来自阿纳瑞斯的谢维克又回到阿纳瑞斯,带着希望和不确定性。
              这个结局让我稍微有点失望,因为他本来有机会去看到更多,去看到比他那口小井里看到的天空更加广阔的世界。但他最后选择回到自己的亲人(和别人共用的妻子)身边。不过这也是他聪明之处,他虽然可以用神的视角去看世界,但他意识到自己没有神的能力。
              那么,就这样吧,这本某种意义上的反乌托邦小说(这也是科幻小说相当喜欢玩坏的题材)。


              IP属地:辽宁376楼2015-07-05 15:28
              回复
                579.《冤家,一个爱情故事》【波/美】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内容简介:一个从纳粹大屠杀中幸存的犹太人来到了美国,在他侥幸不死的前妻,有救命之恩的现任妻子,以及把他迷得神魂颠倒的小三之间展开一段痛苦的多面生活。
                引文:
                玛莎走出浴室。“赫尔曼,你在哪儿?
                “我在这儿。
                “赫尔曼,我不能离开我母亲,”玛莎平静地说
                “不管怎么,你不得不离开她。
                “我想葬在她的墓旁。我不想埋葬在陌生人中间。
                “你会葬在我的旁边。
                “你是个陌生人。
                “玛莎,我得走了。
                “等一下。既然这样,你回到你的乡下人那儿去。别离开你的孩子。
                “我要离开任何人,”赫尔曼说。
                吐槽:后宫没那么好开的,齐人之福没那么好享的,另外,虽然作者一再强调,这个悲剧的原因不是纳粹造成的伤害,而是主角们性格的悲剧。但是,那种大屠杀后的失落和绝望感还是弥漫在全书之中。


                IP属地:辽宁378楼2015-07-20 15:08
                回复
                  599.《国王的人马,海顿斯坦诗选》【瑞典】魏尔纳·冯·海顿斯坦
                  内容简介:以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的军事生涯为主题,用若干人物剧情各不相同的短篇拼凑的长篇小说。
                  引文:我的脑海中响起一阵嗡嗡声,我跪在干草上,支支吾吾喃喃地说:“帝王殿下!说实话总比说谎安全,而且上帝对摩西说:‘你不要学习那些邪恶伟人的言行。’因此我请求您,让我尽情地喝,因我的戏就要结束了,我高贵的主人——和你相像又不尽相像的——使我在过去一年之内只得喝沼泽滤出的水。”
                    沙皇的右边面颊眼睛部分开始扭曲和颤抖。
                    “可以,以圣安德鲁斯(Saint Andreas)的名!”他说。“我和我的兄弟查理士绝不相像,因他恨女人像女人,和恨女人一样恨酒,像一个女人花光丈夫的财产一样花光他人民的财产,把我当女人一样糟蹋。但是我像尊敬一个男子汉一样,敬祝他的健康。木腿,喝!喝!”(这恐怕是对查理十二最合适的评价——来自其敌人彼得大帝)
                  吐槽:这本书带着史诗的色彩,却因前后各故事缺乏呼应而显得支离破碎。若不对十七世纪时瑞典有一定的了解,看此书会有困难。
                  捎带说下,此书亦为炸药奖获奖作品,在当时是典型的“西方人的眼中只有西方”的代表之一。


                  IP属地:辽宁392楼2016-05-16 21:47
                  回复
                    600.《土地的成果》【挪】克努特·哈谟生
                    内容简介:以一个平凡的农民艾萨克在荒地上耕种、生活的经历,赞颂了劳动者的伟大的朴实。
                    引文:“把它们再买回来——没错。上一次,我任我的儿子去安排还笔买卖,他把它们卖了。像你这年纪的年轻人,如此而已。他是我们家里的闪电,我不过是一团雾。知道什么该做,但就是不做。但他却是闪电——他目前暂时在工业界服务。上次是他代我卖的。我还是点东西,他却什么也不是;他只是闪电,行动快,现代化的。但闪电本身却是荒瘠的东西。现在看看你们在塞兰拉的人,你们每天都看着蓝色的山峰,这不是什么新鲜的发明,但高原与岩石的山峰,却深深地扎根过去——但你们却有它们为伴。对的,你们的生活跟天与地相接触,跟它们合而为一,跟所有这些广阔的、深远的东西为一。你们的手上不用刀剑,你们用赤裸的手,无遮的自然中生活,生活在伟大的仁慈之中。看吧,这就是大自然,给你们去领有去享受的。人跟自然不互相攻击杀伐,而互相和谐;他们不竞争,不比赛,而一同前进。你们塞兰拉的人就是这样过着。高原与森林。沼泽与草地,天空与星辰——噢,这绝不是贫乏的,而是富裕的,超乎衡量的。听我说,西维特,知足吧!一切赖以为生的,一切为了它而生活的,一切可以信仰的你都有了;你被生下来,被养大,土地需要你。并不是人人如此的,但你是如此的;土地需要你。是你,在使生命活下去。一代接一代,生命总是新的,而当你死了,新的人继续走下去。这就是永恒生命的意义。你从这里面得到什么呢?得到纯正的生活,对得起一切人的生活。你从这里面得到什么呢?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把你们塞兰拉的人置于它的命令之下,主使你们,你们有和平,有权威,有伟大的仁慈。这就是你们得到的。你们躺在母亲的怀里,吸吮母奶,玩着母亲温柔的手。看你的父亲,他是三万两千人里的一个。别的人又怎么说呢?我算得是点什么东西了,我是雾,可以说,在这里那里飘散着,有时候像雨一样降到干旱的地上。但其他的人呢?看我的儿子,他是闪电,本身什么也不是的闪电,荒瘠的闪光;他能够行动,我的儿子,哎,他是现代化的人,一个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他老老实实地相信这个时代所教给他的一切,所有犹太人和扬基人教给他的东西,但这些东西全让我摇头。但我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只是在家庭里,可以这样说,我才想像一团雾,坐在那里摇我的头。说真的——我没有那种做了事不后悔的能力。如果我有,我自己就可以是闪电了。而现在,我是雾。”(这段文字自然不是由木讷的主角说的,但确实是对这些劳动者最好的写照)
                    吐槽:很平凡的作品,风格类似澳大利亚的作品《人树》,同样的垦荒主题,没多少激情,没多少绚丽,甚至没多少剧情。只是不平凡的作家,讲平凡人的故事。
                    另,此书亦为炸药奖获奖作品,不过作者极力推崇类似文中的这般简朴,保守的社会风气,乃至他甚至憎恨英美的先进而同情纳粹——幸好此书得奖时二战并无苗头。


                    IP属地:辽宁393楼2016-05-16 21:54
                    回复
                      601.偷书贼【澳】马克斯·苏萨克
                      内容简介:9岁小女孩莉赛尔和弟弟在战乱中被迫送到寄养家庭,莉赛尔在弟弟不幸死去后偷了一本掘墓工人的手册,从此开始忍不住开始偷书,进入了文字的奇妙世界。(我是照抄百度君)
                      引文:移交者
                      是的,我目睹了这个世界上发生的许多事情。我总是伴随着最不幸的灾难,我总是为最坏的罪犯工作。
                      不过,还有别的时候。
                      有许多故事(我前面只提过一小部分),我允许它们在我工作时成为我的消遣,就像我喜欢天空的色彩一样。我在最不幸、最不讨人喜欢的地方拾起它们,我要确信当我去干活的时候不会忘记它们。
                      《偷书贼》就是这样一本书。
                      当我来到悉尼,带走莉赛尔的时候,我终于能够完成期待已久的一件事情了。我把她放下来,我们一起沿着安扎克大道走着,就在靠近足球场的那个地方,我从口袋里掏出满是灰尘的一个黑色本子 。
                      这个老妇人惊呆了,把它拿在手里,问我:“真的是它吗?
                      我点点头。
                      她惶恐不安地打开书,翻看着里面的内容。
                      “我不敢相信。” 尽管里面的文字已经褪色,她依然能辨认她写下的文字。她的灵魂的手指抚摸着这个很久以前在汉密尔街的地下室里写的故事。
                      她坐在路边,我坐在她身旁。
                      “你读了这本书吗?”她问我,但没有看我。她的双眼紧紧盯着里面的文字。
                      我点点头。“读了多次。
                      “你读懂了吗?
                      回答是长久的沉默。
                      几辆车朝着不同的方向开了过去。车上的司机可能是希特勒们、休伯曼们,还有马克斯们、杀人者们、迪勒们和斯丹纳们……
                      我想告诉偷书贼许多事情,关于美好和残暴的事,但是对于她不知道的那些事,我能告诉她什么?我想说的是,我不断地高估人类,也不停地低估他们——我几乎没有对他们有过正确的评价。我想问她,同样的一件事,怎么会如此丑恶又如此美好,有关于此的文字和故事怎么可以这么具有毁灭性,又同时这么熠熠生辉
                      然而,我没有把这些话说出口。
                      我能做的只有面对莉赛尔•梅明格,告诉她我唯一知道的真相。我对偷书贼说的这句话,现在也要对你们说
                      本书讲述者的最后一句。
                      人类真让我捉摸不透。
                      吐槽:一个自开始便已告知读者结局的故事,因为讲述者是所谓的死神。而在死神的故事里,所有人都只有一个结局。
                      但是我们还是会忍不住打开这本书,读完它,因为无聊,因为矫情,因为对纳粹德国感兴趣,因为是萝莉控,等等等等。
                      故事的过程仍然是有悲伤,有欢乐;有悲伤,有希望;有悲伤,有绝望,等等等等。
                      而我推荐这本书的原因,是因为这里有个很值得吐槽的对象,死神。
                      这个死神,他本人虽因见过太多的死亡而冷漠,厌倦,但是还忍不住为人性所感动。这不奇怪,这毕竟也是现在流行的“造神”流派之一。但值得吐槽的,是“死神”存在的设定。
                      人最大的恐惧,便是对死亡的恐惧,为了消除这恐惧,人类发明了宗教来麻醉自己。但若宗教的描述真为现实,恐惧则无存在的意义,生命亦如是。偌大的死亡冷冰冰横在那里,提醒我们生命的珍贵。
                      最后,活着真好。
                      最后的最后,死神也略矫情了。


                      IP属地:辽宁394楼2016-05-21 00:06
                      收起回复
                        这次回到非洲,为个人计划中的最后一年。相对来说事情更多些,更杂些。不过推书还是磕磕绊绊的走到了600的数目。
                        回头看看也蛮感慨的,最感慨的是——花这么多时间来推书,我到底有没干正经工作……
                        生活在继续,推书也在继续,一起努力吧,诸位。


                        IP属地:辽宁395楼2016-05-21 00:10
                        回复
                          603.少年迈尔斯的海【美】吉姆·林奇
                          内容简介:一个十三岁少年迈尔斯在夏日海边的荒诞经历,表达了作者对海洋的热爱和崇敬。
                          引文:之后没多久,关于这个夏天所发现的各种奇怪的海洋生物和垃圾,也陆续出现了种种复杂的科学解释。厄尔尼诺让太平洋暖化的程度超过了人们的想象,促使黑海豚、翻车鱼和其他生物转移到更北的区域。我们也得知,北太平洋有巨大的旋涡,各种垃圾经常会被卷入其中达数十年之久,直到适时的一阵西风将旋涡扯出裂口,它们才会得到解放。那些玻璃浮标、日本路标、一整箱的曲棍球手套,或许再加上一只受伤的褴鱼和一只巨鱿,恐怕就是被一阵恰到好处的凛冽北风,以及这一年中最强劲的洋流,拉出了旋涡,吸进狭窄的海峡通道,带入我们浅浅的港湾中。
                            剩下的责任可能就必须由人类来承担了。海草杀手可能是被某个粗心的鱼缸主人随意倾倒进了海湾,至于澳洲水母和中国螃蟹,极可能是通过一些韩国货轮在某个外国港口吸进,又在南湾吐出的“压舱水”,搭便船偷渡而来的。
                          吐槽:自然总喜欢和人类开点玩笑,不过这次的玩笑确实让一个少年成长了起来。


                          IP属地:辽宁397楼2016-05-26 15:26
                          回复
                            604.秘密花园【美】弗朗西丝·霍奇森·伯内特
                            内容简介;一个大自然如何治愈人们身心的故事。
                            引文:“那么我来吟颂。”他说。然后他开始了,看上去像一个奇怪的男孩灵魂。“太阳照耀——太阳照耀。那是魔法。花朵生长——根儿活动。那是魔法。活着是魔法——强壮是魔法。魔法在我身上——魔法在我身上。在我身上——在我身上。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在季元本的背上。魔法!魔法!快来帮忙!”(翻译的好烂)
                            吐槽:首先,自然不止会让病人痊愈,还会让健康的人生病。其次,英国食物怎么可能有美味呢。最后,如果文中几个孩子的心灵也会像身体一样健康就更好了。


                            IP属地:辽宁398楼2016-05-29 14:47
                            回复
                              607.《霍桑短篇作品选》【美】
                              内容简介:美国著名作家纳萨尼尔·霍桑的短篇小说选集。
                              引文: 1.蝴蝶犹豫一下,发出颤抖的光,挣扎一番,似要飞向孩子,落到他手指上,却又在空中盘旋不下。而那个力气十足,一脸外祖父精明神气的小娃娃,伸手猛一下,就把它紧紧抓在手中了。安妮一声尖叫,老彼得·霍文顿爆发出一阵冷酷讥讽的大笑,同时铁匠用力掰开孩子的小手,只见掌心只剩下一小堆闪闪发光的碎片,美的神秘已从中永远消失。至于欧文·沃兰,不动声色地注视着自己一生心血的毁灭。然而这不是毁灭,因为他早已捕捉到了比这蝴蝶更崇高的东西。一旦艺术家奋勇登攀,达到了美的崇高境界,他所创造的凡人肉眼能看到的那个美之象征,在他自己眼中便失去价值,而艺术家的精神,则在现实的欢乐中泰然自若。《美之艺术家》(那个时代,“美”的价值不如“实用”)
                              2.“我情愿被人爱,不愿让人怕,”比阿特丽丝喃喃地道,慢慢瘫软在地,“但现在没关系了,我要死了。父亲,您千方百计混入我生命的邪恶梦一般飞走了——像这些毒花的香气一样。在伊甸园的花丛中,它们休想再污染我的呼吸。别了,乔万尼!你仇恨的话语铅一般沉甸甸压在我心头,但我飞升时它们也会坠落的。哦,是否从一开始,你的天性就比我的更狠毒?”
                              对比阿特丽丝来说——她的机体已被拉帕其尼超凡的技术彻底改变——毒药就是生命,所以烈性解毒药就是死亡。于是这个人类独创性与扭曲天性的可怜牺牲品,这个被邪恶智慧的种种尝试注定了厄运的少女,就这样倒在她父亲和乔万尼的脚下死去。这时,巴格里奥尼教授从楼上的窗户往下看,大声呼唤着那位如雷轰顶的科学家,得胜的口气中透着恐怖——“拉帕其尼!拉帕其尼!这就是你实验的结局!”《拉帕其尼的女儿》(霍桑的作品中有不少是悲剧,此文则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个代表)
                              3.唉!可悲的真实哟!那只倒霉的小手牢牢攫住了生命的秘密,纽带般将天使的精神与凡人的躯体联结在一起。随着那块胎记最后一点绯红的色彩——那人类缺陷的唯一标志——完全从她脸上消失,如今完美无瑕的女子向空中吐出了最后一口气。她的芳魂在丈夫身旁流连片刻,便向天国飞去。这时,又听到了那刺耳的吃吃笑声!凡间世俗的死亡,就这样压垮了不朽的精神(这精神在尚待开发的混沌领域中,需求更高层次的完美),为自己一成不变的胜利洋洋得意。不过,倘若阿尔默拥有更深刻的智慧,就无须这样抛弃自己的幸福,这幸福本可以将他性质完全相同的尘世生活与天国的生活交织融汇。他受不了短暂的尘世,他的目光本能地超越时间阴影的局限,而且,由于只能在永恒中活上一次,他也未能在眼前的生活中发现完美的未来。《胎记》
                              吐槽:作为《红字》的作者,其在美国文坛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但如果仔细看看他这些短篇,便会发现他本质上实际是个悲观者。其选集中,凡是牵扯到“完美”“超越”“治愈”一类的故事,俱都以悲剧收场。
                              可能他是想强调人的本身一定固有缺憾,而擅自去弥补那缺憾却会带来无法承受的后果。


                              IP属地:辽宁401楼2016-06-04 21: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