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yibai吧 关注:835贴子:94,253

实在看不下三重积分方程了。。。于是来搬搬网文解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次就来看看南宋众口一词的奸臣,贾似道


IP属地:广东1楼2013-10-02 12:02回复
    首先是百科资料
    1.互动百科http://www.baike.com/wiki/%E8%B4%BE%E4%BC%BC%E9%81%93
    贾似道,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他在政治腐败、国运衰微的南宋末年,由一个专事吃喝嫖赌的荡子,迅速爬到了右丞相兼枢密使的高位.他残酷压榨人民,过着极其荒淫奢侈的生活。在元军大举攻宋的时候,他又向敌人称臣请降,成了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罪人,最后落得个人人唾弃的可耻下场。
    。。。。。。
    2.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HDLUgOMFN6dAMhpn-C8TS6CndzJPBp1X89Vp6eDeghX5qqwQNS-ju00ru2SD9wPf
    贾似道(1213~1275),字师宪,号悦生、秋壑 ,宋理宗时权臣。浙江天台藤桥松溪人。贾涉之子,生母胡氏是贾涉的小妾。贾涉死时,贾似道年仅11岁。端平元年(1234)以父荫为嘉兴司仓、籍田令。嘉熙二年(1238)登进士,为理宗所看重。淳佑初以宝章阁直学士为沿江制置副使,任江州知州,兼江西路安抚使,再调京湖制置使,兼江陵知府。加宝文阁学士、京湖安抚制置大使。宝佑二年(1254)加同知枢密院事,临海郡开国公。宋理宗以“师臣”相称,百官都称其为“周公”。咸淳九年(1273),襄樊陷落,德佑元年(1275)抽诸道精兵13万出师应战元军于丁家洲(令安徽铜陵东北江中),大败,乘单舟逃奔扬州。群臣请诛,乃贬为高州团练副使,循州安置。行至漳州木棉庵,为监押使臣会稽县尉郑虎臣所杀。
    3.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4%BE%E4%BC%BC%E9%81%93
    贾似道(1213年-1275年),字师宪,南宋人,台州(现今浙江临海)人[1]。战时私自与蒙古议和,以及在宋元战争时指挥不力导致宋朝覆灭。


    IP属地:广东2楼2013-10-02 12:07
    回复
      2025-05-29 13:23:31
      广告
      我想看三重积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3-10-03 00:34
      收起回复
        好久没更新了,在巨头吧已经沉到第二页了,这是个好现象。
        先列个大致提纲出来,日后再填充吧。
        一般来说,对贾似道的评价都是,无德无才无能,纨绔子弟,靠后台和裙带关系上位,弄权专政,党同伐异,对入侵者又软弱又摇尾乞怜又爱慕虚荣的误国奸臣。(。。。。。。我靠,真是什么贬义词套上去都不会错的家伙啊。。。。。。),而这些传统评价一直在大众之中流传甚广,以至于真真假假都找不到源头了。可以说,论奸臣中的奸相,第一个人人都知是秦桧,第二个就是贾似道了。(说得好像宋代尤其南宋净出奸臣似的),而造成贾似道身上这些恶名的凭据,既有史料记载, 也有民间口耳相传的事迹。概括下来,这些凭据主要就是以下五点(目前我个人所知):
        (1)政治上
        1.依靠裙带关系从浪荡子摇身一变朝廷命官,从此扶摇直上,鸡犬升。
        2.实施打算法排挤打压政敌
        3.公田法祸害国家(公田法在社会主义的今天已经被正名了)
        (2)军事上
        4.鄂州大战,蒙混过关,屈辱议和并封锁议和消息,谎报大功
        5.襄樊大战(1267年—1273年)中隐瞒重大军情不报,荒唐度日
        当然,还有一大堆那些什么贪污受贿啊残忍嗜杀啊之类的“辉煌”事迹,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如果还有其它重要的以后再补充吧)。
        其中,第3点已经在这个时代被正名了(今天的执政党干得比贾平章更绝。。。),所以不其政治正确不详细解释,但是同时,公田法的政策也使得贾似道惹上杀身之祸。毫不客气地说,贾平章今天的恶名,就是因为他是公田法的施政罪魁招致的,因为他和这项政策摧毁的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真正的,基层的统治阶级--地主们最庞大的灰色利益。所以,关于贾似道的死因,最后还是要小议一下的。
        I


        IP属地:广东7楼2013-10-11 14:12
        收起回复


          9楼2013-10-12 16:44
          收起回复
            圈状元读书读傻左


            10楼2013-10-13 00:50
            收起回复
              5000字实习报告,我想砍人,今天应该更新一下贴的内容吧


              IP属地:广东11楼2013-10-13 10:21
              收起回复
                承诺尽量不坑,因为还有杀手锏可以终结此贴代替我自己的论述,有空再贴出来


                IP属地:广东13楼2013-10-13 22:59
                回复
                  2025-05-29 13:17:31
                  广告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3-10-13 23:01
                  收起回复
                    再试一遍,果然是链接太多被吞了,度娘胃口真好。那么我就在这里只列出网络上已有的成品半成品目录吧
                    1.蟋蟀宰相真无才?(作者:嫖相) --北朝吧
                    2.忽必烈平生最强大的对手,末世强臣 ——《贾似道大传》 --天涯煮酒论史,郑鸣谦
                    3.《贾似道研究资料汇编》附录二:有关贾似道的评价综述之“反传统评价” --微博
                    4.被历史误读的贾似道 --贴吧和微博
                    5.贾似道在宋蒙战争中的作为 --宋朝吧
                    6.贾似道是不是导致南宋败亡的罪魁祸首之一? --虎扑
                    这些网络上已有的成品半成品包括讨论帖有用的主要集中在上面,稍后我再将其有用信息逐一列出。


                    IP属地:广东16楼2013-10-14 10:57
                    收起回复
                      续19楼
                      2、生母胡氏
                      贾涉初任高邮县尉,改万安县丞。万安地处南北交通要道——赣江大庾岭商道之上,是“上通两广,下接京 ”的关隘重镇。南唐保大元年(943)始设万安镇,宋熙宁四年(1071)改万安县,取“五云呈祥,万民以安”之意。史谓:以镇当水陆之冲,舟车之会,控扼赣江之咽喉,割龙泉县(今遂川县)永兴、和蜀,泰和(今泰和县)诚信,赣县(今赣县)龙泉等乡,设万安县,属吉州。今属江西吉安市。
                         据《贾涉墓志》记载嘉定四年(1211)嫡妻史氏过世,二年后(1213)贾似道出生。那么,传言“似道在孕”,胡夫人“不容于嫡”被赶出贾家,便属不实之词。似道生母,诸家小说言之不一。明·郎瑛在《七修类稿》卷二十五辨析之:
                         “或云逃婢,夜宿贾门,收而奸生似道;或云贾涉在凤口遇洗衣妇人,挑而从之,因别买于其夫;或云涉为万安丞时,至爨婢通,生似道;至言嫡不容其母,卖为石匠之妻,诸书所同也。然其形容恶赖,甚为惭惶。予意其母为人家之婢,必然;恶赖之事,因似道而故加之也。”
                         又周密《齐东野语·徐谓礼相术》载:
                         “贾时年少,荒于饮博,其生母胡夫人苦之。”
                         据此,胡夫人并未“出为民妻”。大抵胡氏出身卑微,在贾涉改任万安县丞,路经“龟溪”时被买回。当时贾涉嫡妻史氏已经过世,留有一子一女,子名贯道,此时都还年幼,也亟需照料,故贾涉纳“贱妾”胡氏。胡氏前夫或为石匠,及似道“身陨之后,众恶归焉”[1],傅会之说“何其纷纷”[2]。如胡夫人被赶出贾家,流落为“石匠之妻”,似道显贵后设计迎还其母,淹死石匠。胡夫人除似道外,先育一女,即理宗之贾贵妃。《台州府志》载:贾贵妃
                         “天台人,制置使涉之女,母胡氏,生有殊色。宝庆四年封才人,五年立为贵妃,专宠后宫,未几薨。”
                         以此推测,贾涉“买妻”之说也似傅会。但胡夫人之相貌,以其女“有殊色”观之,大概也不平庸。况且宋时买妻也非贾涉独有,建中靖国元年,黄庭坚(鲁直)于荆南里巷见一女子,“娴静妍美,绰有态度”。后为贫民妻,黄鲁直为之叹惜:“此女生二子,其夫鬻于郡人田氏家,憔悴顿挫,无复故态。”黄鲁直为之写有《国香诗》。宋代妇女也不讳改嫁,如范仲淹母改嫁、王安石嫁媳、佛印母三嫁、陈了翁潘良贵同母、杨沂中女再嫁、魏鹤山女再嫁刘震孙以不得娶为恨、叶水心为人作传不讳其母再嫁、度宗外祖母两嫁,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绝对贞操要求”还只是理学家的梦呓。那么,即便贾母三嫁也非什么大事。
                      --------------------------------------------------------------------------------
                      [1] 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三《诛韩本末》。
                        [2] 宋·周密《齐东野语·龟溪二女贵》:“贾涉济川以制置,少日,舟过龟溪,见妇人浣衣者,偶盼之,因至其家。问夫何在,曰:‘未归。’语稍洽,调之曰:‘肯相从乎?’欣然惟命。及夫还,扣之,亦无难色,遂携以归。既而生似道,未几,出嫁为民妻,似道少长,始奉以归。性极严毅,似道畏之。”
                        元·李东有《古杭杂记》:嘉定癸酉,涉为万安丞,似道在孕,不容于嫡。县宰陈履常,新淦人也。涉与之通家往来,以情告之,遂相与谋。陈宰令其妻过丞厅之次,诸妾环侍,谈话间,因语丞妻,以乏使令,欲借知事一妾。丞妻云:“惟所择用。”陈妻遂指似道之母。丞妻幸其去,欣然许之。即随轩以归县衙。及八月八曰,似道生于县治。贾承檄往他郡归,谒于宰,始知之,终不复入丞厅。后改任,虽携似道归乡,而其母竟流落。及似道镇维扬,子母方得聚会,享富贵数十年。咸淳甲戌,以寿终。似道归越治葬,朝士贵戚设祭馔,以相高为竞,有累至数丈者。装祭之曰,以至攧死数人。送葬者值水潦,不问贵官,没及腰膝,不得自便。虽理宗、度宗山陵,无以过之。其冬,北兵渡江,似道溃师。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佞幸盘荒》:贾似道母胡氏,钱塘凤口里人,“贾涉至凤口,见而悦之,戏曰:‘汝能从我乎?’妇曰:‘有夫安得自由?待其归,君自为言。’夫妇欣然卖与。”
                      对见贾氏家族未显贵的贾、于二族是世姻,
                      当作 :可见贾氏家族未显贵时,贾、于二族是世姻,
                      3、似道生辰
                      清同治年间《天台赤山松溪贾氏宗谱》卷二记贾似道生卒作“嘉定六年(1213)癸酉十月初一卯时,卒于德元年(1275)乙亥十月十三日,享年六十三。”元李东有《古杭杂记》作“八月八曰,似道生于县治。”与《宗谱》相左,南宋·郭居安《声声慢·寿贾师宪》有“年年八月八日,长记他、三月三时”数语[1],则秋壑生辰似为嘉定六年癸酉八月八日,这年贾涉36岁。
                        4、贾涉居丧
                        嘉定八年(1215),邻近金境的宝应县(今江苏宝应县)有县令遗缺,中书省命贾涉知县事。贾涉到任后,感于宋金情势紧张,恐战事再启,为早绸缪,请求筑城以固边。“役兴,以忧去。”[2]忧,即丁忧。古时,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并须离职,称“丁忧”。此礼源于汉代,入宋由太常礼院掌其事,凡官员有父母丧,须报请解官,承重孙如父已先亡,也须解官,服满后起复。夺情则另有规定。后世大体相同。清代规定,匿丧不报者,革职。[3]
                      贾涉携家返天台居丧三年,至嘉定十年(1217)金兵南犯,攻光州,淮边告急,被朝廷起复宝应县令。这是贾涉实际参与边防实务,崭露头角的开始。贾涉再任宝应县令,显然和先前筑城有关。自蒙古攻金以来,中原纷乱,宋臣便不断向朝廷建议罢遣使,团结民兵,筑城御边。任主管淮东安抚公事的崔与之更积极在淮东沿边推动筑城。因此,贾涉的复任当与筑城风潮下,崔与之等人的推荐有关。贾涉上任后,除了筑城外,又迁县治还旧基,疏浚望直港,通射阳湖。不久,改任真州通判,大理司直,知盱眙军等职。
                      是年,贾似道5岁,大概与兄秭随胡夫人燕居天台。
                      --------------------------------------------------------------------------------
                      [1] 见《全宋词》卷四八一,全词云:“捷书连昼,甘洒通宵,新来喜沁尧眉。许大担当,人间佛力须弥。年年八月八日,长记他、三月三时。平生事,想只和天语,不遣人知。一片闲心鹤外,被乾坤系定,虹玉腰围。阊阖云边,西风万籁吹齐。归舟更归何处,是天教、家在苏堤。千千岁,比周公、多个彩衣。”
                      [2] 《宋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二。
                      [3] 《汉书·薛宣传》:“宣有两弟明、修,后母常从修居官…….后母病死,修去官持服。”《宋史·礼志二八》:“咸平元年,诏任三司、馆阁职事者丁忧,并令持服。又诏:川陕、广南、福建路官,丁忧不得离任,既受代而丧制未毕者,许其终制。”清吴荣光《吾学录·丧礼门二》:“丁忧事例。《会典》:内外官员例合地制者,在内(在朝)由该部具题关给执照,在外(在地方)由该抚照例题咨,回籍守制。京官取具同乡官印结,外官取具原籍地方官印甘各结……开明呈报,俱以闻丧月日为始,不计闰二十七个月,服满起复。”又“督抚丁忧,不得遽行送印,其任内文卷,择司道一人代行,听候谕旨方准离任。”死者安葬以后,孝子要居丧、一般的孝子要居丧三年。


                      IP属地:广东20楼2013-10-14 11:23
                      回复
                        郑鸣谦的大作实在太长了,我还是不贴那么多了,附上地址吧http://bbs.tianya.cn/post-no05-60852-1.shtml


                        IP属地:广东21楼2013-10-14 12:04
                        回复
                          发微博的地址都被吞了啊,好吧我就转过来吧


                          IP属地:广东23楼2013-10-14 12:16
                          回复
                            下面的我就不贴了,只要动一下手搜索,关键词我都在16楼贴出来了。
                            就贴些不会被吞的
                            贾似道在宋蒙战争中的作为 --宋朝吧 http://tieba.baidu.com/p/638266853
                            贾似道是不是导致南宋败亡的罪魁祸首之一? --虎扑 http://bbs.hupu.com/5044247.html
                            鄂州大捷是真正的胜仗 贾似道未答应元朝岁币要求 http://news.ifeng.com/history/1/renwu/200906/0616_2665_1205744_1.shtml


                            IP属地:广东26楼2013-10-14 12:27
                            回复
                              2025-05-29 13:11:31
                              广告
                              又被吞了。。。
                              我就发个凤凰网的算了
                              鄂州大捷是真正的胜仗 贾似道未答应元朝岁币要求http://news.ifeng.com/history/1/renwu/200906/0616_2665_1205744_1.shtml


                              IP属地:广东27楼2013-10-14 12:2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