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
曹秋岳曰:可想见其南面百城时。
庞笔奴曰:读《幽梦影》,则春夏秋冬,无时不宜。
2.经传宜独坐读,史鉴宜与友共读。
孙恺似曰:深得此中真趣,故难为不知者道。
王景州曰:如无好友,即红友亦可。
3.无善无恶是圣人,如“帝力何有于我”,“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介不与,一介不取”之类。善多恶少是贤者,如颜子不贰过,有不善未尝不知,子路人告有过则喜之类。善少恶多是庸人,有恶无善是小人,其偶为善处,亦必有所为。有善无恶是仙佛。其所谓善,亦非吾儒之所谓善也。
黄九烟曰:今人不介不与者甚多,普天之下,皆半边圣人也。利之不庸者,亦复不少。
江含征曰:先恶后善,是回头人。先善后恶,是两截人。
殷日戒曰:貌善而心恶者,是奸人。亦当分别。
冒青若曰:昔人云:“善可为而不可为。”唐解元诗云:“善亦懒为何况恶,当于有无多少中。”更进一层。
4.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蓬以濂溪为知己,桃以避秦人为知己,杏以董奉为知己,石以米颠为知己,荔枝以太真为知己,茶以卢仝、陆羽为知己,香草以灵均为知己,莼鲈以季鹰为知己,蕉以怀素为知己,瓜以邵平为知己,鸡以处宗为知己,鹅以右军为知己,鼓以祢衡为知己,琵琶以明妃为知己。一与之订,千秋不移。若松之于秦始,鹤之于卫懿,正所谓不可与作缘者也。
查二瞻曰:此非松鹤有求于秦始、卫懿,不幸为其所近,欲避之而不能也。
殷日戒曰:二君究非知松鹤者,然亦无损其为松鹤。
周星远曰:鹤于卫懿,尤当感恩。至吕政五大夫之爵,直是唐突十八公也。
王名友曰:松遇封,和乘轩,还是知己。世间尚有剥松煮鹤者,此又秦、卫之罪人也。
张竹坡曰:人中无知己,而下求于物,是物幸而人不幸矣。物不遇知己,而滥用于人,是人快而物不快矣。可见知己之难,知其难,方能知其乐。
5.为月忧云,为书忧蠹,为花忧风雨,为才子佳人忧命薄,真是菩萨心肠。
余淡心曰:洵如君言,亦安有乐时耶?
孙松坪曰:所为君子有终身之忧者耶。
皇交三曰:“为才子佳人忧命薄”一语,真令人泪湿青衫。
张竹坡曰:第四忧,恐命薄者消受不起。
江含征曰:我读此书时,不免为蟹忧雾。
竹坡又曰:江子此言,直是为自己忧蟹也。
尤悔庵曰:杞人忧天,嫠妇忧国,无乃类是。
6.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
黄石闾曰:事到可传皆具癖,正谓此耳。
孙松坪曰:和长舆却未许藉口。
7.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此生耳。若恶少斥辱,悍妻诟谇,真不若耳聋也。
黄仙裳曰:此诸种声颇易得,在人能领略耳。
朱菊山曰:山老所居,乃城市山林,故其言如此。若我辈日在广陵城市中,求一鸟声,不啻如凤凰之鸣,顾可易言耶。
释中洲曰:惜文殊选二十五位圆通,以普门耳根为第一。今心斋居士耳根不减普门,吾他日选圆通,自当以心斋为第一矣。
张竹坡曰:久客者,欲听儿辈读书声,了不可得。
张迂庵曰:可见对恶少悍妇,尚不若日与禽虫周旋也。又曰:读此方知先生耳聋之妙。
8.上元须酌豪友,端午须酌丽友,七夕须酌韵友,中秋须酌淡友,重九须酌逸友。
朱菊山曰:我于诸友中,当何所属耶?
王武征曰:君当在豪与韵之间耳。
王名友曰:维扬丽友多,豪友少,韵友更少,至于淡友、逸友,则销迹矣。
张竹坡曰:诸友易得,发心酌之者为难能耳。
顾天石曰:除夕须酌不得意之友。
徐砚谷曰:惟我则无时不可酌耳。
尤谨庸曰:上元酌灯,端午酌彩丝,七夕酌双星,中秋酌月,重九酌菊,则吾友俱备矣。
9.鳞虫中金鱼,羽虫中紫燕,可云物类神仙,正如东方曼倩避世金马门,人不得而害之。
江含征曰:金鱼之所以免汤镬者,以其色胜而味苦耳。昔人有以重价见奇特者,以馈邑侯,邑侯他日谓之曰:贤所赠花鱼殊无味。该已烹之矣。世岂少削圆方竹杖者哉。
10.入世须学东方曼倩,出世须学佛印了元。
江含征曰:武帝高明善杀,而曼倩能免于死者,亦全赖吃了长生酒耳。
殷日戒曰:曼倩诗有云:“依隐玩世,诡时不逢。”此其所以免死也。
石天外曰:入得世,然后出得世。入世出世打成一片,方有得心应手处。
曹秋岳曰:可想见其南面百城时。
庞笔奴曰:读《幽梦影》,则春夏秋冬,无时不宜。
2.经传宜独坐读,史鉴宜与友共读。
孙恺似曰:深得此中真趣,故难为不知者道。
王景州曰:如无好友,即红友亦可。
3.无善无恶是圣人,如“帝力何有于我”,“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介不与,一介不取”之类。善多恶少是贤者,如颜子不贰过,有不善未尝不知,子路人告有过则喜之类。善少恶多是庸人,有恶无善是小人,其偶为善处,亦必有所为。有善无恶是仙佛。其所谓善,亦非吾儒之所谓善也。
黄九烟曰:今人不介不与者甚多,普天之下,皆半边圣人也。利之不庸者,亦复不少。
江含征曰:先恶后善,是回头人。先善后恶,是两截人。
殷日戒曰:貌善而心恶者,是奸人。亦当分别。
冒青若曰:昔人云:“善可为而不可为。”唐解元诗云:“善亦懒为何况恶,当于有无多少中。”更进一层。
4.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蓬以濂溪为知己,桃以避秦人为知己,杏以董奉为知己,石以米颠为知己,荔枝以太真为知己,茶以卢仝、陆羽为知己,香草以灵均为知己,莼鲈以季鹰为知己,蕉以怀素为知己,瓜以邵平为知己,鸡以处宗为知己,鹅以右军为知己,鼓以祢衡为知己,琵琶以明妃为知己。一与之订,千秋不移。若松之于秦始,鹤之于卫懿,正所谓不可与作缘者也。
查二瞻曰:此非松鹤有求于秦始、卫懿,不幸为其所近,欲避之而不能也。
殷日戒曰:二君究非知松鹤者,然亦无损其为松鹤。
周星远曰:鹤于卫懿,尤当感恩。至吕政五大夫之爵,直是唐突十八公也。
王名友曰:松遇封,和乘轩,还是知己。世间尚有剥松煮鹤者,此又秦、卫之罪人也。
张竹坡曰:人中无知己,而下求于物,是物幸而人不幸矣。物不遇知己,而滥用于人,是人快而物不快矣。可见知己之难,知其难,方能知其乐。
5.为月忧云,为书忧蠹,为花忧风雨,为才子佳人忧命薄,真是菩萨心肠。
余淡心曰:洵如君言,亦安有乐时耶?
孙松坪曰:所为君子有终身之忧者耶。
皇交三曰:“为才子佳人忧命薄”一语,真令人泪湿青衫。
张竹坡曰:第四忧,恐命薄者消受不起。
江含征曰:我读此书时,不免为蟹忧雾。
竹坡又曰:江子此言,直是为自己忧蟹也。
尤悔庵曰:杞人忧天,嫠妇忧国,无乃类是。
6.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
黄石闾曰:事到可传皆具癖,正谓此耳。
孙松坪曰:和长舆却未许藉口。
7.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此生耳。若恶少斥辱,悍妻诟谇,真不若耳聋也。
黄仙裳曰:此诸种声颇易得,在人能领略耳。
朱菊山曰:山老所居,乃城市山林,故其言如此。若我辈日在广陵城市中,求一鸟声,不啻如凤凰之鸣,顾可易言耶。
释中洲曰:惜文殊选二十五位圆通,以普门耳根为第一。今心斋居士耳根不减普门,吾他日选圆通,自当以心斋为第一矣。
张竹坡曰:久客者,欲听儿辈读书声,了不可得。
张迂庵曰:可见对恶少悍妇,尚不若日与禽虫周旋也。又曰:读此方知先生耳聋之妙。
8.上元须酌豪友,端午须酌丽友,七夕须酌韵友,中秋须酌淡友,重九须酌逸友。
朱菊山曰:我于诸友中,当何所属耶?
王武征曰:君当在豪与韵之间耳。
王名友曰:维扬丽友多,豪友少,韵友更少,至于淡友、逸友,则销迹矣。
张竹坡曰:诸友易得,发心酌之者为难能耳。
顾天石曰:除夕须酌不得意之友。
徐砚谷曰:惟我则无时不可酌耳。
尤谨庸曰:上元酌灯,端午酌彩丝,七夕酌双星,中秋酌月,重九酌菊,则吾友俱备矣。
9.鳞虫中金鱼,羽虫中紫燕,可云物类神仙,正如东方曼倩避世金马门,人不得而害之。
江含征曰:金鱼之所以免汤镬者,以其色胜而味苦耳。昔人有以重价见奇特者,以馈邑侯,邑侯他日谓之曰:贤所赠花鱼殊无味。该已烹之矣。世岂少削圆方竹杖者哉。
10.入世须学东方曼倩,出世须学佛印了元。
江含征曰:武帝高明善杀,而曼倩能免于死者,亦全赖吃了长生酒耳。
殷日戒曰:曼倩诗有云:“依隐玩世,诡时不逢。”此其所以免死也。
石天外曰:入得世,然后出得世。入世出世打成一片,方有得心应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