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三堂吧 关注:53贴子:3,452
  • 3回复贴,共1

新写意花鸟画的理论与实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艺术革新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针对明清之际的艺术复古之风,石涛提出了“笔墨当随时代”的主张。社会的发展变革,影响着画家的思想感情,审美意识以及对社会人生的感受和感悟。
把这种感受和感悟诉诸笔墨,便是写意。所以“写意”就成为中国画最根本最重要的艺术精神。不论工笔和意笔,也不论花鸟、山水和人物,都是借物抒情,以表现作者主观的情意为旨归。而对于一个真诚的艺术家来说,他的主观情意,必定是和社会和时代血脉相通的。所以“笔墨当随时代”,也是艺术自身的客观规律。
不过由于艺术审美的惯性作用,古人所创作的艺术经典,对后人(包括观众和作者)有一种巨大的吸引力、征服力,使后人对之倾倒和模仿,从而失去创造力,排斥新变革。所以每个时代的艺术革新者都只是少数,如明代的青藤、白阳、老莲,清代的石涛、八大、扬州八家、恽南田等人。因为革新是要经过不断探索、不断试验,有成功也有失败的,往往被人称作“狂、痴、野、怪”,有的甚至潦倒终生,直到几十几百年后才被人承认。所以只有具有强烈创造意识、不计成败得失的少数艺术家,才敢于和甘于独辟蹊径,走这条艺术革新的险路。
二、艺术革新不是与传统的断裂,而是在传统基础上的突破和发展。中国花鸟画具有极为丰富深厚的优秀传统。我们一方面主张艺术革新,同时还主张更加深入全面地学习传统,从历代的经典作品、绘画理论,到画家的创作经验和活动方式,都值得认真研究和学习。只有从传统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并以此为基础,我们才有能力进行艺术革新。李可染曾说:对于传统要全力打进去,还要用全力打出来。只有打进去才有艺术革新的基础,只有打出来才有艺术革新的成功。
三、新写意花鸟画在当代的实践。尽管传统的中国花鸟画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拥有广大的观众,但花鸟画艺术革新的势头也正方兴未艾。新写意花鸟画不论工笔和意笔,都已和传统的中国花鸟画拉开了明显的距离。
事实上花鸟画的革新,在明清之际就已经开始了。它起始于人性的回归,个性的解放,绘画语言的丰富多样,恽南田的没骨法也应属革新的成果之一。当代中国花鸟画的革新,主要表现为个性化、多元化、兼融中西、贯通古今。其条件是时代生活的变化带来了人们审美意识的变化,与世界文化的沟通交流,极大地开阔了艺术视野,在中国花鸟画中吸纳了许多新的元素。如西方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如泼墨泼彩,以肌理带笔,以色代墨;如从水彩、油画、版画以及民间美术、古代美术中吸取某些成分;同时也对传统画法中的某些格法套路予以消解或扬弃。然而作为中国画艺术精神的“写意”,却是必须坚守的。不过从形式到内容都已是具有时代内涵的新的艺术了。
革新是一种试验,但不是盲目的试验,它的目的永远是为着创造真善美的艺术佳果,为人类文化增添新的光彩。
■美苑
I


1楼2013-10-08 20:37回复


    2楼2013-10-08 20:41
    回复


      3楼2013-10-11 19:07
      回复
        很想听楼主继续说,我是画现代花鸟画的,您可以加我的qq,1149328020,很想听老师多讲讲大写意的理论!


        IP属地:陕西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7-02-27 13: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