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内蒙古粮食产量达到505.7亿斤,实现9年翻了近一番,粮食总产量进入全国前十强。实现了首次连续9年丰收,首次迈上500亿斤台阶,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首次超过了400亿斤,人均占有粮食首次超过2000斤。
自治区农牧业厅副厅长贾跃峰介绍,今年,内蒙古通过抗春涝、抢春播,转方式、调结构,强基础、重科技,防病虫、促早熟等多项措施,确保了农业生产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目前全区粮食收获3548万亩,马铃薯收获已过六成,玉米、大豆进入收获高峰期,粮食丰收已成定局。
政策保障助力粮食稳产增产。在及时、足额兑现中央各项惠农资金的同时,内蒙古认真落实农业防灾减灾和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贴,并在已有的4400万元马铃薯良种补贴的基础上,又新增加了5600万元,对马铃薯产业进行扶持,脱毒种薯补贴面积达到了100万亩。积极开展了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全区参保农户达到250.52万户,充分发挥了各项政策的激励带动作用。利好形势助力粮食稳产增产。春播期间内蒙古农业生产受到春涝低温双碰头的影响,但由于各级农牧业部门和基层服务的科技人员,积极采取各种抗低温、排春涝、抢进度措施,统筹协调机械装备力量,充分发挥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的作用,采取歇人不歇机等抢种措施,农作物播种任务基本在适播期内完成。加之生长期降雨充沛,全区4000万亩左右的旱地与水地长势不相上下,增产幅度在20%左右。
科技支撑助力粮食稳产增产。重点围绕稳粮增效和节水增粮工作,内蒙古加快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继续开展节水增粮行动、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据农情统计,全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已达1326万亩,高产创建示范面积500多万亩将带动全区粮食增产20亿斤以上。在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全区万名农牧业科技人员下基层,到村、到户、到田,制定分区域、分作物技术指导意见,加大适用技术推广力度,确保了各阶段农业生产顺利推进。
创新经营体制助推现代农业发展。今年内蒙古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带动和金融支持,强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创新,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家庭农牧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业生产的新生力量。目前,全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已达22099个,全区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670万亩,占全区土地承包面积的18%。同时,全区进一步加大了结构调整力度,高产高效作物比重再增加2个百分点,特别是高产高效粮食作物玉米播种面积大幅增加,达到4596万亩,增加346万亩。
防灾保障助力粮食稳产增产。吸取上年粘虫大发生的经验教训,内蒙古各地高度重视病虫害防控工作,及时启动粘虫、马铃薯晚疫病应急预案,共投入资金4058.80万元,使粘虫、玉米螟和马铃薯主产区晚疫病得到有效控制。结合农业部促早熟补贴政策,内蒙古还在东部作物生育滞后的地区全面开展了喷施肥促早熟行动,全区共落实喷施叶面肥面积达到5600万亩次,有3200多万亩粮食作物基本追平了正常的生长水平,保障了粮食作物安全成熟。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