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吧 关注:51,099贴子:354,053

吾心光明,可是依然如此烦躁不安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人自认为心地善良,光明磊落;可是每当看我没车、没房时,感觉依然如此的痛苦呢;看到别人出人头地,又是如此的躁动难耐;潇潇洒洒做自己,又受不住众人的眼光。难道五千年的中华哲学,只是有钱的成功人士,标榜自己心地善良、明达事理的说教么


IP属地:北京1楼2013-10-09 14:41回复
    现在这个本末颠倒的社会,我们绝难再用今日的眼光去理解古典文化的真谛。
    古人崇尚仁义,今人追捧名利。
    古之大丈夫可以为了仁义慷慨赴死,今人为了名利可以铤而走险,不择手段。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仁义为本,名利为末。
    如果学了心学还为了名利没有达到自我的满足而期期艾艾,那只能说从一开始就错了。
    楼主有如此困惑,亦在情理之中,这个价值观混乱颠倒的社会,我们已经习惯了拿金钱,地位,名声去衡量一个人的价值。
    忘了不知哪位吧友之前说过一句话,至今记忆犹新:悟道前,挑水砍柴,悟道后,挑水砍柴。
    以今日世俗的眼光看之,此道不悟也罢,何也?无利也!
    我只能说“得失寸心知”。
    再明白的说,悟道前,挑水砍柴,身心俱累,悟道后,挑水砍柴,怡然自得。悟道与否,不是看名利加身,而是悟道者心境的升华!
    前段时间,看一期电视节目,一个北大即将毕业的学生问嘉宾海涛法师:“法师,听说最近北京某地段的房价已经达到10每平米,对我们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该如何应对这种压力?”这个问题问到我心坎里去了,因为彼时的我也正被这个问题困扰着。海涛法师淡淡说了一句:“年轻人,不要做生活的奴隶。”嘉宾柳岩在一旁插道:“这句话有深意哦!好好体会!”
    我于是也释然,再看心学,愈能体会其旨趣。
    I


    IP属地:上海2楼2013-10-09 15:29
    收起回复
      心学狭隘,容不下人有我没;自寻烦恼,楼、车本无压力,是你让它给你压力。价值尺度,不是外界、别人给你定的,随己心而不要逐外物。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3-10-09 16:03
      收起回复
        近几年不时到一些落后的地区去,发现一件趣事:在一些村落,总会有两三间屋是特别漂亮的,经了解,大都是因为特别漂亮的屋那家人有女的在外做色*"情行业。有了比较,漂亮屋这家人就和其他村民不成一群了,还会互相鄙视。本来生活得很纯朴、安逸、对外来人热情的村民,也多了些燥动、憎恨。I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3-10-09 16:19
        收起回复
          五千年的中国哲学从来都是提倡安贫乐道的,可是这不科学,阻止了人类发展的原动力,人类没有停留在男耕女织的农业文明时代,工业革命,西方成功学把我们打回了原形,我们落后了,就要先赶后超,赶的时候就要接受人家的价值观,不用纠结,超的时候就要加入我们的成仁思想,得到成功成仁内圣外王的高度一致。。。所以别纠结了,努力挣钱去吧!I


          5楼2013-10-09 17:24
          收起回复
            心地善良也不见得一定是“善”。


            IP属地:广东7楼2013-10-09 18:08
            回复
              人家的车房也是人家赚的!就算不是他本人!也是他的上一代或上上一代遗留下来的!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3-10-09 20:24
              回复
                还没 看到家


                IP属地:浙江10楼2013-10-10 12:05
                回复
                  心学就是借口。随波逐流。


                  IP属地:瑞士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3-10-11 04:13
                  收起回复
                    楼主不淡定,说明你并未真正理解心学,你的那颗心还没到光明的地步,你那颗心如果真的光明了,你早就没有怨言了。只能说你向往光明,走在光明的路上,心学的知行合一,不同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逐步提高。心学的知和行是统一的,有什么的行为代表你思想到什么境界。如是如是。I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3-10-11 12:39
                    收起回复
                      你心虽光明,但你追求的不是光明,是以你才会烦躁不安。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3-10-17 12:05
                      收起回复
                        谁说你不可以追求金钱的? 这也是心之性。阳明先生本意只是警我们普通人勿迷了心智而已。


                        14楼2013-10-17 14:46
                        回复
                          你该看看《传习录》,里面说的很明白,所谓存天理,去人欲。人心本来是至善的,不过是受了私欲蒙蔽,这即所谓凡夫俗子与圣人之间的区别。但凡罪恶绝离不开私欲的侵扰,人人皆如此,所以圣人教我们以修行去拨出淤泥,那还原的还是一颗晶莹剔透的本心!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3-10-18 20:4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