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承宗极少公开谈论其他钢琴家包括他的弟子。这次在记者询问下,对郎朗演奏的黄河(《黄河之子》中的录音)给予的评价十分的宽厚,只谈优点,不谈缺点(估计他也清楚对郎朗这样大红大紫的明星的任何负面评论都是十分敏感的事情)。同时也婉转而明确地指出钢琴家过度商演忽略艺术修养的充实可能带来的危害。
—————————————————————————————
殷承宗:演奏家要舍得把自己“藏起来”
(2007-09-19 04:52:41)
【南京日报报道】 “在交响音乐界,没人能否定《黄河协奏曲》的地位。这个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古典音乐结合的代表作,曾深深震撼了几代人。这就是在江苏交响乐团音乐季首场,我们请来殷承宗的原因。”昨晚在南艺的首场演出结束后,省交响音乐总监陈正哲对记者说。
殷承宗是《黄河协奏曲》的创作者之一,也是首演者。在昨晚的音乐会上,这位66岁的钢琴演奏家选了一段格里格a小调协奏曲,“这是51年前我弹奏的第一支协奏曲。”51年过去,殷承宗青春不再,演奏中自然收起了年轻时的锋芒,转向自然温暖的诉说,把卓越的技巧和风雨沧桑的生活隐藏在美妙的音乐里。
在南艺音乐厅的后台,记者采访了这位经历人生数次大的起落,却始终与钢琴相伴的老人。虽然已年过66岁,他的生活仍然被钢琴充盈着。演出、练琴、教学……只要没什么大事,殷承宗每天坚持练琴6个小时,甚至更多。
采访中,话题不可避免要谈到《黄河》。曾经有评论家说,殷承宗的黄河是奔放热情的,是夹杂着泥与石滚滚咆哮而下的怒流,澎湃高亢,不屈不挠,是从心底喷涌出的力量。“因为每个音符都是自己写出来的,要表达什么情绪,我非常清楚。”年轻一辈的钢琴家也弹《黄河》,比如孔祥东,比如郎朗,“孔祥东的我没听过。郎朗的《黄河》录音极佳,钢琴声部饱满淅沥如珠玑,管弦音响均衡,丝毫不喧宾夺主,技巧也非常出色。”但殷承宗也承认,《黄河》这样的曲子,充满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文化背景,年轻一辈在技巧上无可挑剔,但要真正表达乐曲背后的时代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在这时,旁边有江苏交响乐团的团员提醒记者,“当年就是殷老师把郎朗带到了美国。”原来,每年夏季殷承宗都会在波士顿的音乐夏令营对学生授课,送他们参赛。他和陈正哲的师生缘分也正是在这个音乐营开始的。多年来,殷承宗在这个音乐营培养了一大批走向国际乐坛的学生,其中就包括郎朗。1996年,殷承宗在中央音乐学院附小授课,郎朗的父亲带着他找上门来。“这孩子非常灵,学东西快得不得了,之后我就把他带到了波士顿音乐营。”现在郎朗红了,演出排到2010年。谁都知道,如此大负荷的演出对一个钢琴家意味着什么。谈到这个问题时,殷承宗并不讳言自己的担忧,“许多著名音乐家给自己定的标准都是一年演出不超过50场,否则他没有时间去学习新的东西、积攒新的能量。一个年轻有为、才华横溢的音乐选手如果在某项重要国际音乐大赛拔得头筹,往往会在舆论或经纪公司的推波助澜之下,急于展开其职业演奏生涯。但也有人明白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因此把眼光放长远,先舍弃得之不易的光环,努力充实自己,等真正准备好了再投身最严酷的表演舞台。波里尼夺得萧邦钢琴大赛时只有18岁,得奖之后便躲了起来,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10年后等到他再出来的时候,已经非常成熟了,那时的他可以带给观众更多东西。”南京日报记者 杨晓玲 邢虹
—————————————————————————————
殷承宗:演奏家要舍得把自己“藏起来”
(2007-09-19 04:52:41)
【南京日报报道】 “在交响音乐界,没人能否定《黄河协奏曲》的地位。这个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古典音乐结合的代表作,曾深深震撼了几代人。这就是在江苏交响乐团音乐季首场,我们请来殷承宗的原因。”昨晚在南艺的首场演出结束后,省交响音乐总监陈正哲对记者说。
殷承宗是《黄河协奏曲》的创作者之一,也是首演者。在昨晚的音乐会上,这位66岁的钢琴演奏家选了一段格里格a小调协奏曲,“这是51年前我弹奏的第一支协奏曲。”51年过去,殷承宗青春不再,演奏中自然收起了年轻时的锋芒,转向自然温暖的诉说,把卓越的技巧和风雨沧桑的生活隐藏在美妙的音乐里。
在南艺音乐厅的后台,记者采访了这位经历人生数次大的起落,却始终与钢琴相伴的老人。虽然已年过66岁,他的生活仍然被钢琴充盈着。演出、练琴、教学……只要没什么大事,殷承宗每天坚持练琴6个小时,甚至更多。
采访中,话题不可避免要谈到《黄河》。曾经有评论家说,殷承宗的黄河是奔放热情的,是夹杂着泥与石滚滚咆哮而下的怒流,澎湃高亢,不屈不挠,是从心底喷涌出的力量。“因为每个音符都是自己写出来的,要表达什么情绪,我非常清楚。”年轻一辈的钢琴家也弹《黄河》,比如孔祥东,比如郎朗,“孔祥东的我没听过。郎朗的《黄河》录音极佳,钢琴声部饱满淅沥如珠玑,管弦音响均衡,丝毫不喧宾夺主,技巧也非常出色。”但殷承宗也承认,《黄河》这样的曲子,充满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文化背景,年轻一辈在技巧上无可挑剔,但要真正表达乐曲背后的时代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在这时,旁边有江苏交响乐团的团员提醒记者,“当年就是殷老师把郎朗带到了美国。”原来,每年夏季殷承宗都会在波士顿的音乐夏令营对学生授课,送他们参赛。他和陈正哲的师生缘分也正是在这个音乐营开始的。多年来,殷承宗在这个音乐营培养了一大批走向国际乐坛的学生,其中就包括郎朗。1996年,殷承宗在中央音乐学院附小授课,郎朗的父亲带着他找上门来。“这孩子非常灵,学东西快得不得了,之后我就把他带到了波士顿音乐营。”现在郎朗红了,演出排到2010年。谁都知道,如此大负荷的演出对一个钢琴家意味着什么。谈到这个问题时,殷承宗并不讳言自己的担忧,“许多著名音乐家给自己定的标准都是一年演出不超过50场,否则他没有时间去学习新的东西、积攒新的能量。一个年轻有为、才华横溢的音乐选手如果在某项重要国际音乐大赛拔得头筹,往往会在舆论或经纪公司的推波助澜之下,急于展开其职业演奏生涯。但也有人明白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因此把眼光放长远,先舍弃得之不易的光环,努力充实自己,等真正准备好了再投身最严酷的表演舞台。波里尼夺得萧邦钢琴大赛时只有18岁,得奖之后便躲了起来,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10年后等到他再出来的时候,已经非常成熟了,那时的他可以带给观众更多东西。”南京日报记者 杨晓玲 邢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