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下亭泉韵吧 关注:16贴子:257
  • 1回复贴,共1

旅行见识之周村“今日无税”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周村古城街中心小广场有一块六角形石碑格外显眼,游人纷纷在此留影。其实,在周村大街的历史上还真的有过“今日无税”碑,那块原碑和很多文物命运一样毁灭于 那个激进年代。这座碑是在2004年山东电视台拍摄反应周村历史的电视连续剧《旱码头》时而制作的道具。它的保留成了大街上的一个新景点。

“山东一村,直隶一集”。“金周村,银潍县”。“济南日进斗金,比不上周村一个时辰”。从这些一百多年前就广为流传的谚语中,仿佛可以看到周村这个在中国封建社会末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时期,一度位居山东四大商业中心之首(烟台、胶州、潍坊、周村)。


1楼2013-10-17 11:14回复
    最初的时候,周村只有几家开店的人家,人称周村店。后来周围乡村的粮食、蚕茧、家庭作坊里出的土布、丝绸都来这里交易而逐渐形成了集市。于是县里在这里设专人收征市税,还有一下当地流氓地痞官匪同流,就向外地来的客商要吃要喝收取保护费,衙门里的差人更是仗势欺人借机敛财税如牛毛。许多客商只好下了门板,打算处理完存货离开周村。
    就在这时候,清朝的刑部尚书李化熙回乡探亲了,得悉了周村街上的这些事情,回京后便向顺治皇帝禀告了这一情况,顺治皇帝说,那就免一天的市税吧。李化熙当即叩头谢恩,心里却想,一日无税怎么能保长期繁荣呢?他想来想去,心中有了办法。夜间修书一封,第二天派心腹飞马直奔周村。家中接信一看,立即刻了一块五尺石碑,立于市中,上书“今日无税”四个大字,并晓谕众人,奉谕立碑,违令者严办。
    一时间,周村街上无人再敢收税了,那些巧取豪夺的当地人也不敢胡作非为了,周村街上做买卖不收税的消息越传越远,四面八方的商人都赶来周村设立铺号,贸易越来越兴盛了。
    数年后,李化熙为侍养老母辞官还乡了。他看到周村街市面繁荣,心里非常高兴。看到那“今日无税”的石碑,又有些后怕,他心里最清楚这四个字的来历和内涵。为了不使周村街商家再受欺负,他慷慨解囊,代替商家纳税。周村街拿多少税银,全部从傅家庄李府往外抬,不再向商人征收一文。他还向商人们承诺,在离周村二百里的范围内遇上路劫,由李府找回财物,分文不取。不仅李化熙个人为周村承担市场交易税,而且他的子子孙孙都义无反顾地继承了这一壮举,直到他的第八代孙李沃璞,总共延续了185年。免除市税,无疑给本来就渐成气候的商品交易市场插上了翅膀,周村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客商,经营种类也由丝绸而转向多样化山西的晋商首先看中了周村这块风水宝地。江西的赣 商、安徽的徽商、东北的满商、福建的闽商等等,随后相继来到周村给这个北方的小镇带来的发展的良机,周村一度位居山东四大商业中心。
    文字源自网络略加编辑
    漂漂老师摄影


    3楼2013-10-17 11: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