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那个楼主关于一局身份猜测的逻辑讨论,原贴地址
http://tieba.baidu.com/p/2489072589?pn=1。以下是我的观点
首先,楼主的观点是【总而言之,群内的逻辑分为三步。
第一步:反贼杀主公。
第二步:远位关张够不着主公,所以是明忠。
第三步:反贼可以杀明忠。
这个逻辑的问题在哪里呢?它的第一步和第三步是矛盾的。第一步说反贼应该杀主公,第三步说反贼应该杀忠臣。第一步是前提,后面两步是推论,它推来推去,推出了一个矛盾的结果。
如果你的推理够严谨的话,最后只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不论“反贼杀主公”和“反贼杀忠臣”哪一个是对的,反贼都没有理由打远位关张。】
这个观点毫无疑问是有问题的,88楼的例子可以说明反贼杀主公和反贼杀明忠并不是矛盾的。我这有一个更直观的例子:我们生病了,那么这个逻辑也能分为三步。
第一步:生病要吃药。
第二步:先吃饭可以防止空腹吃药产生的肚子痛。
第三步:生病先吃饭。
按照楼主的观点,第一步和第三步是矛盾的,但是真的是矛盾的吗?我想说明的是,生病后我们无论先吃药还是先吃饭,这都不是根本目的,我们的根本目的是——获得身体的痊愈。同理,游戏中反贼无论杀主公还是杀明忠,也不是根本目的,这次的根本目的是——游戏的胜利。只是游戏规则规定只有杀死主公才能取得胜利,所以楼主把它们画上等号了。在往常这个等式肯定是成立的,但是在楼主的观点里变成了“只为了杀死‘主公’而去杀主公”,这才导致了先杀主公和先杀忠臣的悖论。
那么,确定了先杀忠臣和杀死主公不矛盾的结论不矛盾之后。我们再来讨论楼主的核心论点,为什么杀远位馆长。
在楼主的论点中,如果反贼先杀忠没有错→远位馆长可以杀掉忠臣→远位馆长不偏忠→反贼没有理由盲馆长。
那么我先提出一个问题:在确定打主代价太高决定先杀忠臣之后,前面的反贼可以盲谁?
*原帖地址:
http://tieba.baidu.com/p/2475984084*从那位楼主发的图里,二位反诸葛的攻击距离决定了他只能盲馆长。
重点:为什么诸葛不盲荀彧,而要选择馆长。
在三国杀的游戏中,只有主公的位置和选将是在所有人决定武将之前就决定好的,因此所有人的选将都会根据自身的位置和主公的选将而调整。对反贼来说,即使是制订先杀忠的策略,也是以
*限制主公为第一原则,因为忠臣的位置和选将是未知的
以该局游戏中诸葛恪的观点出发,荀彧可以通过虽然能给主公节命但驱虎能使主公受到直接伤害,所以是没有倾向性的身份。
*而馆长若身为反贼不能对主公产生直接威胁,但若身为忠臣则对反贼有直接威胁,所以身为忠臣的可能性较大。
基于以上判断,诸葛恪选择盲狙馆长而不是荀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