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吧 关注:1,703贴子:6,083
  • 10回复贴,共1

超越的意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 超越在一种意义上是自我意识、自我觉知的丧失,是堕落型青年自我关注的丧失。它是一种忘我的心境,与变得专心致志、入迷、集中注意力时的心境一样。
2. 超越自己的皮肤、躯体和血液。好像和存在价值等同,存在价值会变成自我本身的内在价值。
3. 超越时间。
4. 超越文化。就一种非常特殊的意义说,自我实现者或超越型自我实现者,是世界公民。他是人类的一员。他出身于某一特定文化,但又超出那一文化。能够以各种方式独立于文化之外,并从一个高度俯视文化。
5. 超越一个人的过去。他能对自己的过去有一种存在认知。那就是说,他自己的过去能为他现在的自我所包容和承受。这意味着充分的接纳。即能原谅自己,因为理解自己。这意味着超越悔恨、内疚、羞耻、难为情等等。
6. 超越自我(ego;self)、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等等。当一个人在尽自己的职责时,也可以看作是在永恒的名义下这样做。因而能代表一种自我的超越,自身低级需要的超越。
7. 作为神秘体验的超越。一种神秘的融合,无论是和另一个人、和整个宇宙、和任何介于两者之间的存在相融合。我在这里指的是宗教的神秘论者在各种宗教文献中精彩描述的神秘体验。
8. 超越死亡、痛苦、疾病、邪恶等等。此时,个人处于高水平的心境,足以与死亡、痛苦等和解。从超然的或奥林匹斯众神的观点来看,所有这些都是必需的,也能够理解为必需的。


IP属地:山东1楼2013-10-20 19:49回复
    9. 超越即接纳自然的世界,以道家的方式听其自然。即超越自我的低级需要——超越自私的、肉身的需要,超越自我中心的判断。这种超越的终极意义可以用“客观地观察世界”这句话表明。
    10. 在人与人之间,超越零和游戏。上升到协作的水平(人际协作,社会制度或文化的协作)。
    11. 超越基本需要。变成主要受超越性动机支配。这意味着与存在价值一致。
    12. 趋同爱是超越的一种形态。这意味着“不自私”,意味着超越自私的我。它也表示和越来越多的人打成一片,直到和所有人打成一片。这也能说成是越来越广阔的自我。
    13. 安贾尔型同律(homonomy)的一切例证,不论高级或低级的。
    14. 出淤泥而不染。超越广告意味着在它之上,不受它影响,不受触动。一个人能超越各种约束、奴役等。超脱于他人的恶意、无知、愚蠢、幼稚是可能的。即使这种恶意指向自己的时候也是一样,虽然要做到这一点是很困难的。但一个人在这样的情境中——包括自身这时的处境在内——还是能够似乎十分客观地观察着,超脱地从一个高高在上的、非个人的或超越个人的巅峰俯瞰一切。
    15. 超越他人的意见。即超越他人的反应和评价。这意味着有一个自我决定的自我。一个人能够以正确的态度行事,甚至不惜以不受欢迎为代价。能够成为一个自主的、自己做决定的自我。写一个人自己想写的文字,成为一个人自己想成为的人,不受人操纵或诱惑。抗拒常规化,能够从角色中解脱。即超越一个人的角色,成为一个人而不是成为一个角色。这包括抵制暗示、宣传、社会压力、不怕被投票压倒等等。


    IP属地:山东2楼2013-10-20 19:53
    回复
      16. 超越弗洛伊德的超我。上升到内在良知的水平,上升到内疚、应有的适度的懊恼、悔恨和羞耻的水平。
      17. 超越自身的软弱和依赖性。超越自身的软弱而上升到坚强。一切适应机制、应付机制、防御机制都是弱对强的防御。
      18.超越当前的情境。上升到可能的领域,如同回归到现实的领域一样。
      19.超越二元对立(两极化,黑与白的对立,非此即彼等)。从二分法上升到超越分歧的整体。超越原子论,赞同层次式的整合。把分散的东西结合为整体。这里的极限是把宇宙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观察。这是终极的超越,沿着这条路线向这一极限迈进的每一步都是一种超越。
      20. 超越存在领域中的缺失领域。
      21. 超越自己的意愿。向自己的命运或使命让步,和它融合在一起。热爱自己的使命,拥抱自己的使命。这是上升到自己的个人意愿之上,有所负荷,有所控制,需要控制等等。
      22.超越一词还意味着“超过”。仅仅表示比自以为能做到的做得更多,或比自己过去已经做到的做得更多。
      23. 超越也意味着能变成神圣的,而不仅仅停留在世人的水平。但在此必须小心,不要把这种说法理解为有任何超人类或超自然的东西。这种变得神圣的能力是人的本性的一部分。尽管在现实中难得一见,但它仍然是人性的一种潜能。要成为人性丰满的人并不意味着排斥较低的层次,而是在层次整合中包容低层次。


      IP属地:山东3楼2013-10-20 19:55
      回复
        24. 超越意味着生活在存在王国,说存在语言,有存在认知,过高原生活。它既意味着高峰体验型的存在认知,又意味着宁静的存在认知。在大彻大悟或伟大转变以后,或在伟大而神秘的体验、伟大的启蒙、伟大的觉醒以后,一个人在新鲜感消失时也能安静下来。在习惯于好事甚至伟大事物时也能偶尔升入天堂,和永恒与无限安然相处。
        25. 在超越不介入的、中立的、不关心的、旁观型的客观时,到达道家的(存在水平的)客观。
        26. 超越事实与价值之间的分裂。事实与价值合而为一。
        27.超越消极事物(包括恶、痛苦、死亡等,也包括更消极的事物)。在高峰体验中,世界是作为善被接纳的,这时人能理解他所认识的恶。这也是对压抑、障碍、否认、排斥的超越。
        28. 超越空间。从最简单的意义上说,这可以是全神贯注于某事,使人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但它也能上升到最高水平,这时和整个人类打成一片。因此,地球另一边的同胞成为他自己的一部分。
        29、对努力和力争的超越,对愿望和希望的超越,对任何定向特征和意向特征的超越。这是对野心、实力、地位的超越。处于一种目的状态意味着在各种不同意义上对手段的超越。但这必须非常审慎地讲清楚。
        30. 超越畏惧进入无畏或者有勇气的状态(二者不完全相同)。


        IP属地:山东4楼2013-10-20 19:59
        回复
          31. 人能以某种方式领悟整个宇宙,或至少是宇宙的统一和整合。理解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的自我(Self)。他觉得自己很渺小,因为宇宙广阔无垠。同时又觉得自己是一个重要的存在,因为他有绝对的权利在宇宙中占有一席之地。他是宇宙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陌生的来客或一个入侵者。在这里,有非常强烈的归属感,而不是放逐感、隔离感、孤独感。
          32. 着重于存在价值的投射和以存在价值自居的意义,着重于此后主要受到存在价值激励的状态。
          33. 人甚至能在一种非常特殊的意义上超越个体差异。对待个体差异的最高姿态是意识到并接受这些差异,去欣赏它们。最终深怀感激之情,认为这是宇宙智慧的美妙创造——承认差异的价值,惊叹于它们的千姿百态。
          34. 超越人的局限、不完善、缺陷等。这种超越感或来自完善终极体验,或来自完善高原体验。这时,人能成为目的本身,成为“神”。成为一种完美、一种本质、一种存在,庄严而神圣。
          35. 超越个人的信条、价值体系或信念体系。心理学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其中的第一种势力、第二种势力和第三种势力一直被许多人认为是互相排斥的。这种看法自然是错误的。人本心理学是包容更广泛的,而不是排他的,是后弗洛伊德和后实证主义的科学。这两种观点与其说错误或不正确,不如说有局限性、偏颇。人本心理学则是一个特殊的、包容广泛、层次整合性或整体论的例子。一个人对于某一学派能够采取二元对立或整合的态度。


          IP属地:山东5楼2013-10-20 20:02
          回复
            超越是人类意识最高、最广泛、整体的水平。超越是作为目的而不是作为手段发挥作用,并和一个人自己、和有重要关系的人、和一般人、和大自然、以及和宇宙产生联系。


            IP属地:山东6楼2013-10-20 20:05
            收起回复
              好帖!收藏了!谢谢!


              IP属地:贵州9楼2013-10-22 22:13
              回复
                学会超越


                来自Android青春福利版10楼2013-11-04 22: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