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吧 关注:223,157贴子:6,629,711

回复:关于武松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然后我们再次回到柴进庄上,看看武松出场的一瞬间。
你难道不奇怪吗,武松这样的体格怎么会得疟疾呢? 这个病在我们的时代是小病,在武松的时代那可是会要人命的。 由他这个病可以想象的到武松在柴进这样的贵族庄上是多么的不受待见。 那武松为什么不离开呢? 书中说因为他生病了。这个理由显然是解释不通的。
武松为什么不在生病之前离开? 原因恐怕和林冲为什么在王伦时代不离开梁山没什么两样。
所以,在遇到宋江之前的武松内心的迷茫和不知所措是必须要有的。否则,他打虎便真成了人们口中所说的为民除害,对于他本人则无任何意义。水浒向来都不是为塑造英雄而塑造英雄,更不是宣扬学雷锋做好事的书。
于是,武松便一个人对着墙向火,连药都没得吃。 大家难道不对武松被宋江吓了下,病便无药而愈感到奇怪吗? 其实没什么奇怪的,因为宋江便是他的药。 如果没有武松刚出场的迷茫与暗淡,宋江便失去了意义。后面的情节便也相应失去了意义,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武松在水浒里的地位虽高,但也比不了宋江。


44楼2013-10-21 15:08
收起回复
    地位和内心在柴进庄上饱受折磨的武松,在遇到宋江时,他不管别人认不认可,武松对自己的地位和心都满意得不得了。 这个时候居然还敢有人怀疑劳资,好,劳资便打虎给你们看!
    打虎以后的武松固然成了名副其实的英雄,但这个英雄到底该为谁服务? 大家都不清楚,武松本人也不清楚,这个方面,他还是原来的想法,谁看得起我,我为谁服务。 后来,他终于发现,听别人的安排,不如自己做主。至于他的这种成长具体怎么发展的,大家自己看书。 我不再啰嗦。


    45楼2013-10-21 15:09
    回复
      2025-05-18 11:10:01
      广告
      武松的这种打了再说的强势心理怎么形成的呢?我觉得这是他现实生活的一种体现。 武大是个街头讨生活的人,他这种人肯定是经常被欺负的,武松在打出来名气之前,他如果也去和人家讲道理结果必然是哥俩一起被欺负。所以,武松只能是先打架再讲道理。打赢了,和你讲理,你不听也得听,不听打到你听;打输了,人家和你讲理不讲理就难说了,即便讲,也是对方的道理,而不是武松的。于是,武松只能先打再说,而且是务求打赢。 打赢得多了,就没人敢欺负了。这就是武大所说的:武松要是在身边,是没人敢放屁的。
      这应当是一种生活压力下不得已的强势,也是一种被动的强势,很多时候做出强势行为的不一定是这个人的本意。 但这种事做多了,会不由自主的耍无赖。 只是在一个特定的场合再去耍无赖并不被认可时,便会暴露出自己的窘迫。 比如武松在柴进庄上的行为,蓝莓君解释为武松的善良,我却认为是武松对另一个环境的不适应。 他是经常占上风的人,所以他习惯于人们仰视他,柴进的庄客显然不鸟他的这种心理,而武松又不能真的去打庄客,他是知道自己在实际中有求于柴进的。而庄客们当然明白武松的处境,对他更不放在心上。 武松在柴进庄上也是想打而不敢打的,所以只好一个人向火。
      而宋江再一次激发并坐实了他对自己的肯定:你有打人的资格和能力。
      这就是我为什么说柴进让武松变得狗熊,而宋江让他成为英雄。


      47楼2013-10-21 15:14
      回复
        武松的豪爽之所以有种作秀的感觉,那是因为武松有种“做给人看”的心理,在人们怀疑他时特别明显,称赞他时也特别明显。
        武松和人处事,最怕的就是人把他看小了。 他在被怀疑时容易失去自我,在被人夸赞时也容易失去自我。 他的这种类似小孩子或醉汉走直线的心理,如果放到普通人身上,那肯定是经常丢人的。
        武松有能力,又不低调的把这种能力变着花样的展现给人看,这有点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歌星。 人们久在单调的生活中渴望这样的歌星,愿意追捧他;歌星也为了强调、凸出自己的形象去作秀。 如果可以这样比较,武松无疑是那个年代的天皇巨星,而水浒的作者是第一代巨星包装人。


        49楼2013-10-21 15:17
        回复
          与那些巨星不同的是,武松的表演虽有作秀的感觉,却是实在的真人演出。 比如,举石头,那石头是实在的石头,并非假的。 他之所以举完再抛它,只是对施恩觉得他举不起来的回应。
          再比如他在打蒋门神前的饮酒,显然也是对施家父子怕他酒后误事的回应。 在武松,他容不得别人对他一丝一毫的怀疑。 如果你怀疑了,那他就做到超出你想象的好;在武松,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 为了这个,他宁愿舍弃生命。
          现在人们常常用”男人”这个词来自夸或夸别人,水浒里最男人的无疑是武松。在这个方面,其他的水浒人物无论如何都要逊色一些的。
          武松用他不低调的个性和如假包换的实力成为水浒里的天皇巨星,我们在惊叹武松的同时,也惊叹作者的笔功。


          50楼2013-10-21 15:18
          收起回复
            武松的豪爽并不仅仅表现在那些让人赞叹的‘绚技’ 上:不怕死、能喝酒、力气大、会打人等, 还表现他重诺言。 他答应了的事是不会失信的。
            小的方面是他对郓哥许诺银子的兑现, 这是在他经历从都头到杀人犯的转变后做的,如果普通人经历过这样的事,恐怕要就把对一个小孩子的许诺给忘记了吧? 可武松没有。 君子重诺言,往往通过武松这种类似的举动才看出真章。
            武松重诺言,还表现在他对宋江的诏安许诺。当他说出诏安这两个字时,也许还不能真正理解这两字对他这种人意味着什么,所以,当他理解后,他满心的不情愿。 虽然不情愿,诺言早已经做出,他也最终服从了,为此,他亲眼看到一个个兄弟死去,为此他付出了一条胳膊,把一颗热心生生的冷掉。 但他对此并无丝毫的怨言,只是对着接受诺言的人一句恳求:别写我进京。 那个人收获了武松用一生的不情愿来实现的承诺,这次却尊重了武松。 这,也许是最后一丝兄弟情分,但也许是别的。 君子重诺,也只有从武松这样类似的事情里看到真章。


            51楼2013-10-21 15:19
            回复
              久无系统的读水浒,武松有没有在哥哥的灵前哭过,已经记不得了。如果没有,那他哭施恩当是他唯一一次哭了,而且是大哭。
              我一直奇怪,武松为什么不哭张青夫妇,只哭施恩呢? 人们或许会觉得是作者换了的缘故,因为打蒋门神太出名了。 我开始也这么想过。
              刚读水浒,我觉得张青夫妇无论如何都应该比施恩在武松心中分量重。 因为他们夫妇不仅救过武松,对武松这种缺少家庭温暖的人来说,张青夫妇应该让他心更贴近一些。而施恩不过是一个利用他的粗鄙男人罢了。
              后来才发现我误解了施恩。 施恩是水浒里唯一一个对武松性命相托的人,也是唯一一个为了武松不惜和上司顶着干的人,更是唯一一个为武松哭的人。 可以说,武松如果在水浒里有忠实粉丝,那施恩要排第一个,似乎也是唯一的一个。
              武松和施恩已经无法去辨别谁利用了谁,谁救了谁,谁又连累了谁,他们的命运因彼此都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武松因施恩在鸳鸯楼里完成英雄的彻底转变,施恩因武松从官二代变成土匪。 二人异途同归。
              施恩固然没有武松的一系列英雄素质,却是发自内心的相信他、依靠他、为他的性命担忧。 当施恩跑去二龙山找武松,以武松的性格,想必会对施恩有一些愧疚的,虽然他不应该愧疚。 当施恩在征战中丢掉性命,武松又怎能不哭?


              52楼2013-10-21 15:20
              收起回复
                武松常常做着别人眼中的武松,这种生活方式他有没有感觉到累,我们不得而知。
                只是在完全没必须表现时,武松经常是远离人群,一个人静静的独处,一呆就是好久。在一个人的时候,他心里会想什么呢? 反思过去,总结现在,还是展望未来? 我们也不得而知。
                人们无法看到武松独处时的表情,无法感受他独处时的心情,当然也就永远无法知道一个真实的武松,人们只能看到能看到的武松,只能对他仰望。 与人相处时,武松是需要人的仰望的。


                53楼2013-10-21 15:21
                回复
                  2025-05-18 11:04:01
                  广告
                  居我的理解,我觉得武松给别人他自己的形象,故意让别人称赞他、仰慕他、崇拜他是从小养成的谋生手段。
                  武松最初的起点是被欺负的对象,他的一切都是打出来的。但他真的热衷于打吗? 我认为不见得。 他的每一次或打或杀都带着示范的意味。 打人时,他在打前做足前奏,希望招来最多的人来看;杀人时,他也做足前奏,当没人看到时,他便把自己的大名留上或自己对人讲了一次又一次。
                  球王贝利被问及他最得意的球是哪次,他总是回答下一次。 这样的回答既有范,又说明他很享受进球的感觉,总希望下次比上次更让自己满足。 武松为什么不这么回答呢? 有没有他本人从心里厌恶打杀? 用一种作秀的方式把这次打杀影响力达到最大,希望别人不要让他再打杀? 到底有没有,我们还是不能最终确定的。
                  当武松拿起戒刀时,他杀人就再也不不炫耀了,也再不对人说了。 这似乎算是一个证据,但又似乎不是。
                  人前的武松,我们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不论提他的什么事迹都是已经被人重复了千万遍;人后的武松,我们却陌生到不能再陌生,不管说他什么,也都似乎是没有证据的猜测。
                  这难道是作者故意这么做的吗?
                  你们只需膜拜哥,哥是什么人,你们不配知道。


                  54楼2013-10-21 15:22
                  回复
                    窝囊了一辈子的林冲被作者定为天雄星,这似乎告诉我们林冲终会冲天一怒; 交朋友交了一辈子的鲁智深被作者定为天孤星,这似乎告诉我们,鲁智深这样的人太少了,少到只有他一个人。 武松的天伤星呢?
                    武松的这个伤字是为被武松伤的人,还是为武松自己?
                    杀了大嫂,武松彻底成了一个没有家的人;杀了张都监,武松自己都说遇赦不宥,他终被世界放逐。 他变得为杀而杀。
                    这个伤也可以是殇,既为被武松杀的人,也为武松自己。
                    一个英雄的武松因他的静默让人对他的英雄形象难下最终的定论,一个静默的武松因他的英雄让人无法理解他的静默。
                    难道这才是真正的武松?


                    55楼2013-10-21 15:25
                    收起回复
                      END


                      59楼2013-10-22 04:54
                      收起回复
                        我思来想去,还是在自己的主题贴里水比较好,这样升级更快一些


                        来自Android客户端68楼2013-10-23 15:2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