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爬多雄拉的时候,海拔高氧气不足,我相当吃力,有一个信念在支撑着我:我要去墨脱!
慢慢地,我意识到自己真的小看了那寒冷,我当然遇到过温度更低的时候,但是从来没像这样,气温低,衣服湿透,还要赶路,走得很累也不敢坐下休息,怕坐下来了就再也起不来了。我能感受到冰冷的雨水在一点一点吸收我皮肤上仅存的那一点热。
还记得昨天给妈妈打电话,告诉她我要去徒步墨脱,之后三天没有信号,有事情会通过卫星电话联系。妈妈在电话里说常州的温度快要接近40度了,而仅在一天后,在距离爸妈四千多公里远的地方,我差点冻死在这座4000多米海拔高的山上。
在外面队伍里有下一站拉格的客栈老板,对当地人来说这路是小儿科。他走在我前面,等着我,我几乎是走三五步就要休息一下,他也不急,我停下他也停下。慢慢地我跟上了大队伍,这时已经接近了多雄拉山口,山口风大,我们在这里的一块大石头后面避风取暖,还要吃干粮补充体力。蜘蛛给了我一杯热水,不多,但足够让我感受到了我还活着。
我后面还有人,我们等了一会,等到了几个人,但时间不允许了,没有继续等就出发了,后来才知道如果下午不下山,山上会有雾,容易迷路。
慢慢地,我意识到自己真的小看了那寒冷,我当然遇到过温度更低的时候,但是从来没像这样,气温低,衣服湿透,还要赶路,走得很累也不敢坐下休息,怕坐下来了就再也起不来了。我能感受到冰冷的雨水在一点一点吸收我皮肤上仅存的那一点热。
还记得昨天给妈妈打电话,告诉她我要去徒步墨脱,之后三天没有信号,有事情会通过卫星电话联系。妈妈在电话里说常州的温度快要接近40度了,而仅在一天后,在距离爸妈四千多公里远的地方,我差点冻死在这座4000多米海拔高的山上。
在外面队伍里有下一站拉格的客栈老板,对当地人来说这路是小儿科。他走在我前面,等着我,我几乎是走三五步就要休息一下,他也不急,我停下他也停下。慢慢地我跟上了大队伍,这时已经接近了多雄拉山口,山口风大,我们在这里的一块大石头后面避风取暖,还要吃干粮补充体力。蜘蛛给了我一杯热水,不多,但足够让我感受到了我还活着。
我后面还有人,我们等了一会,等到了几个人,但时间不允许了,没有继续等就出发了,后来才知道如果下午不下山,山上会有雾,容易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