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洪祥 本报通讯员 姚强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2月23日,潘庄镇党委书记刘天军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聊城十二次党代会的召开,为今后五年潘庄镇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2012年,我们提出打造实力潘庄的口号,以做强做优民营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切实改善民生等工作为抓手,努力开创潘庄经济社会全面振兴的新局面。”
回眸2011,上窜的数据显示出潘庄经济强劲的发展动力:2011年全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亿元、同比增长30.6%、比2009年增长2.3亿元;招商引资完成3.25亿元、同比增长35.8%、是2009年的两倍;民营经济税收4010 万元、同比增长25.3%、比2009年净增长960万元。
展望2012,潘庄镇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
特色独具,民营经济厚积薄发
潘庄镇民营经济蓬勃发展,规模扩大之快、档次提升之快令人惊讶——至2011年底,全镇个体工商业户达4280多家,民营企业280家,轴承从业人员2.3万人,以轴承加工、特钢生产为主导的产业特色进一步显现。
轴承产业为潘庄强镇富民奠定了坚强基础。现已形成从原钢生产、轴承锻造件到轴承生产加工、配件配套产品等完备的生产链条,上万种型号的轴承可满足国内、国际市场的各种需求。中瑞轴承保持器进行股份制改革,在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交易,募集资金1600万元,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生产的铜保持器和CC保持器作为国标标杆。截止2011年底,全镇投资亿元以上企业达6家,投资千万元以上企业33家。
目前,华钢精密制造、蓝宇精密轴承、无锡精密轴装配、鼎盛国际轴承等多个大项目已达成投资协议。招商引资成绩卓著的背后是潘庄镇努力营造春天般的发展环境。通过加大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轴承商贸城及配套设施建设,这里的经济发展承载力进一步提升。通过完善招商项目跟踪服务责任制、对招商项目做到“靠上去做工作,盯上去搞服务”,这里的招商项目投产达效进一步加速。通过加强银企联系,积极为企业融资,解决企业用地、用电、手续审批等问题,这里形成了良好的招商引资平台。
调整振兴,农业产业叶阔根深
2010年以来,潘庄镇紧紧围绕农业产业调整振兴目标任务,实施了农业品牌化、生产标准化、加工产业化、设施现代化“四大工程”,大力发展肉牛养殖、肉鸭养殖、林下经济三大特色产业,调优结构,助民增收。
以聊城天方牧业为主,发展肉牛养殖,建成占地180亩的肉牛养殖基地,年出栏肉牛5000头,逐步实现自动上料、现代化粪便处理等先进管理模式,养殖规模和档次达到国内先进;以东盛集团为主,加快肉鸭养殖,新建设3个鸭苗孵化育苗基地,带动形成肉鸭养殖基地,实现年出栏量60万只肉鸭的养殖规模,创造经济效益900万元;引进山东昌隆林业,大力发展林菌间作立体种植,重点发展林菌、林草、林菜间作,形成集林业种植、食用菌养殖、野菜种植、林下养殖、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千亩林下经济种植区。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潘庄农业注入了新活力。近年来,全镇共投入300多万元,用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新上扬水站2处,新打机井35眼,整修开挖沟渠13.5千米,扩大灌溉面积1.2万亩。改造沙荒地、低产田1800余亩。
创业宜居,改善民生续写华章
路,通畅明亮;渠,春水荡漾。如今的潘庄,实现了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成了创业宜居的乐园。
2010年至今,以改善民生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维修道路超达20公里,安装路灯360盏,实现了路路通。出资130万元完成了镇驻地下水道工程,投入60万元对四条支渠进行清淤,开挖沟渠3500米,解决了春灌问题;出资50万元对全镇八处扬水站、九个机组进行维护维修。
保障改善民生是潘庄镇党委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镇低保、五保、优抚对象达到1324人,优抚金、五保金、低保金发放范围大幅度提高。扩大养老保险、新型农民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覆盖面,新农保参保人数达到60%以上,新农合的参保人数达到98%以上。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2月23日,潘庄镇党委书记刘天军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聊城十二次党代会的召开,为今后五年潘庄镇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2012年,我们提出打造实力潘庄的口号,以做强做优民营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切实改善民生等工作为抓手,努力开创潘庄经济社会全面振兴的新局面。”
回眸2011,上窜的数据显示出潘庄经济强劲的发展动力:2011年全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亿元、同比增长30.6%、比2009年增长2.3亿元;招商引资完成3.25亿元、同比增长35.8%、是2009年的两倍;民营经济税收4010 万元、同比增长25.3%、比2009年净增长960万元。
展望2012,潘庄镇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
特色独具,民营经济厚积薄发
潘庄镇民营经济蓬勃发展,规模扩大之快、档次提升之快令人惊讶——至2011年底,全镇个体工商业户达4280多家,民营企业280家,轴承从业人员2.3万人,以轴承加工、特钢生产为主导的产业特色进一步显现。
轴承产业为潘庄强镇富民奠定了坚强基础。现已形成从原钢生产、轴承锻造件到轴承生产加工、配件配套产品等完备的生产链条,上万种型号的轴承可满足国内、国际市场的各种需求。中瑞轴承保持器进行股份制改革,在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交易,募集资金1600万元,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生产的铜保持器和CC保持器作为国标标杆。截止2011年底,全镇投资亿元以上企业达6家,投资千万元以上企业33家。
目前,华钢精密制造、蓝宇精密轴承、无锡精密轴装配、鼎盛国际轴承等多个大项目已达成投资协议。招商引资成绩卓著的背后是潘庄镇努力营造春天般的发展环境。通过加大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轴承商贸城及配套设施建设,这里的经济发展承载力进一步提升。通过完善招商项目跟踪服务责任制、对招商项目做到“靠上去做工作,盯上去搞服务”,这里的招商项目投产达效进一步加速。通过加强银企联系,积极为企业融资,解决企业用地、用电、手续审批等问题,这里形成了良好的招商引资平台。
调整振兴,农业产业叶阔根深
2010年以来,潘庄镇紧紧围绕农业产业调整振兴目标任务,实施了农业品牌化、生产标准化、加工产业化、设施现代化“四大工程”,大力发展肉牛养殖、肉鸭养殖、林下经济三大特色产业,调优结构,助民增收。
以聊城天方牧业为主,发展肉牛养殖,建成占地180亩的肉牛养殖基地,年出栏肉牛5000头,逐步实现自动上料、现代化粪便处理等先进管理模式,养殖规模和档次达到国内先进;以东盛集团为主,加快肉鸭养殖,新建设3个鸭苗孵化育苗基地,带动形成肉鸭养殖基地,实现年出栏量60万只肉鸭的养殖规模,创造经济效益900万元;引进山东昌隆林业,大力发展林菌间作立体种植,重点发展林菌、林草、林菜间作,形成集林业种植、食用菌养殖、野菜种植、林下养殖、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千亩林下经济种植区。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潘庄农业注入了新活力。近年来,全镇共投入300多万元,用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新上扬水站2处,新打机井35眼,整修开挖沟渠13.5千米,扩大灌溉面积1.2万亩。改造沙荒地、低产田1800余亩。
创业宜居,改善民生续写华章
路,通畅明亮;渠,春水荡漾。如今的潘庄,实现了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成了创业宜居的乐园。
2010年至今,以改善民生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维修道路超达20公里,安装路灯360盏,实现了路路通。出资130万元完成了镇驻地下水道工程,投入60万元对四条支渠进行清淤,开挖沟渠3500米,解决了春灌问题;出资50万元对全镇八处扬水站、九个机组进行维护维修。
保障改善民生是潘庄镇党委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镇低保、五保、优抚对象达到1324人,优抚金、五保金、低保金发放范围大幅度提高。扩大养老保险、新型农民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覆盖面,新农保参保人数达到60%以上,新农合的参保人数达到98%以上。
![](http://imgsrc.baidu.com/forum/pic/item/b5b15f542ccd17796960fb7c.jpg?v=t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