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
《围城》钱锺书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0.78元
钱锺书(1910~1998),生于江苏无锡。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主要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诗学专著《谈艺录》、古代文学选本《宋诗选注》、论文集《旧文四篇》(后扩充为《七缀集》)、旧体诗集《槐聚诗存》、文史哲研究专著《管锥编》等。
该书最初出版于1947年,三年三次再版,在发行量上独占鳌头。经过近30年的沉淀,到了1980年,该书在海外被评价为“比任何中国古典、讽刺小说优秀,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有心经营的小说,可能亦是最伟大的一部,对未来世代的中国读者,这将是民国时代的小说中最受他们喜爱的作品”。从而引起中国读者对《围城》的重新关注和读解,直至在阅读界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围城》热”,让《围城》成为一个讲不完的故事。时至21世纪,人们读《围城》依然热情不减,流连《围城》内外,感受钱锺书的人生智慧和文化品格,几乎成为现代知识分子的必修课程。该书从1980年重印以来,至今还常居各大畅销书排行榜的前十位,2000年被教育部列为中学生课外必读;被评为全世界20世纪大学生最喜欢的十本小说中(中国)两本之一,荣获华东地区优秀图书一等奖,还被评为“全国优秀畅销书”。小说刻画了以方鸿渐为代表的1940年代的知识分子群像。方鸿渐海外“游学”数年,回国前花了几十块美金到一个爱尔兰人处弄得一纸假文凭骗过父亲与“岳父”。真才实学的苏文纨喜欢他,而他喜欢美丽纯真的唐晓芙,最后由于他与这对表姐妹之间的种种误会暂且离开了上海,稀里糊涂地与同在三闾大学教书的孙柔嘉结了婚。小说的情节围绕着知识界青年男女在爱情纠葛中的围困与逃离展开,而在更深的层次上则是表现一部分知识者陷入精神“围城”的境遇。“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正是《围城》主题的深刻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