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丶美娜吧 关注:157贴子:4,572

回复:【第五季更新】1/14终极完结篇!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纱嘉的故事讲完了,大厅里的人此刻都睁大眼睛看着她,让纱嘉有些不自在,她扭动身体,调换了一下坐姿,说道:“你们怎么不说话?都盯着 我干什么 ?”
“这个故事,”荒木舟拖长声音说,“是你用不到一天的时间想出来的?”
“是的,准确地说,就是早饭到晚饭之间的几个小时。怎么了? ”
荒木舟没有说话,只是眯起眼睛注视纱嘉。北斗带着兴奋的神色说道: “《怪胎》是我目前听到的最惊险刺激,而且富有戏剧性的故事——真是太棒了!纱嘉果然也是高手!”
平常吝啬赞美之词的千秋也对纱嘉的故事表示肯定。“的确,这个故事的代入感很强。尤其是后半部分,紧张感十足,让人心里捏着 一把汗——不是每个悬疑 故事都能做到这一点的。”
面对大家的赞美,纱嘉脸頬泛红,点头致谢:“过奖了。”
“关键是,你构思这个故事只用了几个小时? ”暗火感叹道,“真让人难以置信。”
克里斯淡淡笑了一下:“我早就说过,我们这些人中,可能隐藏着比我智商更高的‘超天才’,只是不轻易显露而已。”
纱嘉不知道克里斯这话是夸奖还是另有意味,她蹙眉道:“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我也不是针对你。”克里斯解释道:“我们当中卧虎藏龙,高手多着呢。”
“我们给纱嘉的故事打分吧。”夏侯申说。
“好,我去拿纸和笔。”哥特再次主动走向柜子,吧签字笔和白纸拿出来分发给众人。


159楼2013-10-28 22:19
收起回复
    打分,统计,计算平均分,最后纱嘉的故事获得了9.3分——超越了北斗的9.2分,
    成为目前最高分的获得者。
    这个结果显然出乎纱嘉的意料,她涨红了脸,显得既惊又喜,不住点着头向大家
    表示感谢。
    这是,千秋注意到坐在自己旁边的龙马神情严峻,他盯着自己一直用来记录的小本子,眉头紧蹙,似乎在思索着什么问题。千秋忍不住问道:“龙马,你在想什么?”
    “啊。。”龙马抬起头来,神情恍惚,他环视众人一遍,迟疑的说,“我发现一个问题。”
    “你又发现了什么?”夏侯申问。
    龙马把手中的小本子展示在众人眼前,“我把目前为止每一个人的得分按照顺序记下来了。你们看看吧。”
    众人一齐望过去,看见龙马的本子上是这样记录的:
    1号:尉迟成(怪病侵袭)——8.8分
    2号:徐文(鬼影疑云)——8.7分
    3号:夏侯申(迷梦)——8.4分
    4号:莱克(灵媒)——9.0分
    5号:暗火(新房客)因为犯规没有打分
    6号:龙马(活死人法案)——9.2分
    7号:千秋(吊颈之约)——9.1分
    8号:白鲸(墓穴来客)——9.1分
    9号:北斗(狄浓的秘密)——9.2分
    10号:荒木舟(归来)——9.1分
    11号:纱嘉(怪胎)——9.3分
    12号:哥特
    13号:克里斯
    14号:南天
    千秋歪着头看完了,对龙马说:“你还真是个细心的人,把每个人对应的故事
    名字和分数都仔细记录下来了,那么,问题何在?”


    161楼2013-10-28 22:23
    收起回复
      龙马望着大家说:“你们注意到了吗?虽然表面上看,大家的得分有高有低,但总体是呈现上升趋势的,也就是说,越是排在后面的人,得分就越高。”
      “恩,是的。”北斗捏着下吧说,“如果画一条曲线图的话,会发现这条曲线虽然有起伏,但总体是向上升的。”他望向龙马,“可是这说明了什么呢?”
      “你们不觉得奇怪吗?我们当初抽小球的时候,得到的顺序是随机的,跟我们的实力应该没有关系,但从目前的得分状况来看,似乎排在后面的人,实力要强一些,所以得到的分数也就越来越高。”
      “啊。真的。”莱克惊叹道,“假如我们每个人打分的时候都是公平公正的话,那这个结果似乎真的在显示一点——越排在后面的人就越强!”
      龙马望着众人,“你们觉得这是怎么回事?只是巧合吗?还是某种可以的安排?”
      “越排在后面的人就越强?”大作家荒木舟显然不满这种说法,他嗤之以鼻的说道:“这种结论下的太早了吧!后面还有三个人没有讲故事,谁知道他们能得多少分?”
      “当然也不是必定的,我只是提出意见供大家参考。”龙马说,,“但是假如真按这种趋势发展下去的话,最后获胜的人……”
      说到这里,他和其余的人都不由自主地望向了14号——南天。
      南天发现众人的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愣了一下,局促地说:“结果怎样,谁都无法预料,到时候再说吧。”
      “到时候就晚了。”龙马严峻地说,“假如我们到了第14天晚上,还没能找出主办者,却又偏偏让他(她)胜出的话——照他(她)的话说,我们其余的人都会死!”
      龙马的提醒令在场的人不寒而栗——确实,只剩三天了,如果在这最后的时间内仍然找不出混迹在众人之中的主办者,后果难以设想。


      162楼2013-10-28 22:25
      收起回复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莱克惶惑地说,“到底有什么办法能揭穿主办者的身份?”
        “各种疑点都不要放过。”白鲸说,“回到刚才龙马说的那个问题——显然我们当初抽小球决定顺序这件事,确实有问题!你们肯定没忘记,刚刚抽完顺序,我们就发现了非常怪异的一点——毎个人失去知觉、被绑架来的时间顺序,跟我们‘随机’抽的号码顺序一样!”
        “其实我们早就怀疑过,‘抽小球’这个环节有问题,这个顺序根本不是随机的,而是主办者刻意安排的!但是,他(她)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暗火疑惑地说。
        “其实并不难,只要做一些手脚,就能办到这一点。”克里斯说,“这个我早想过,只可惜无法验证了。”
        “没法验证?什么意思? ”夏侯申问。
        克里斯显得有些吃惊:“难道你们直到现在都没发现吗?那个抽小球的箱 子,在我们进来之后的第二天就消失了。”
        “啊?”夏侯申大吃一惊,汗颜道,“真的?我没注意这件事! ”
        听克里斯一说,众人才纷纷想起,那个装着小球的木箱子,却是早就不见了.南天在心中责怪自己的粗心大意——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忽略了?
        “我记得当时抽完顺序后,我就把这个箱子放到了大厅的角落,”北斗回忆到:“后来就没再想起过它了。”


        163楼2013-10-28 22:27
        收起回复
          夏侯申瞪着克里斯说:“既然你第二天就发现箱子不见了,怎么不告诉我们?”
          克里斯扶着额头说:“我还以为你们都注意到了,只是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才没有开口呢?”
          他叹了口气,“你们不觉得吗?如果这个箱子没有消失,那才是怪事呢?”
          “怎么说?”夏侯申问。
          “我们当时发现抽出的顺序有问题时,就意识到箱子可能被做过手脚,但那时我们都在惊惶之中,除了这件事之外,还有很多恐惧和疑惑之处,所以没有人立刻提出检查这个箱子,可是,主办者显然很清楚,我们总有一天会发现这个疑点,为了不让自己的秘密曝光,他(她)找了一个时机,悄悄的将这个箱子藏起来了。”
          “这个地方只有这么大,会藏在哪里呢?”哥特问。
          “密室。”南天说,“非常明显,我们早就想到了的,这个地方一定有一个密室。”
          “主办者既然会把这个箱子藏起来,证明他很在意箱子的秘密被我们发现。”哥特推测着,“那我们如果找到了这个箱子,是不是就能以此推断出主办者的身份?”
          “这倒未必,可能只是发现他的技俩,并不一定就能揭穿他的身份,事情不会这么简单的,”
          克里斯说,“不过根本不用找,因为主办者把箱子藏起来,这一行为,实际上就是欲盖弥彰,这恰恰证明了一点——我们的推测是对的,每个人讲故事的顺序,确实是从一开始就安排好的!”


          164楼2013-10-28 22:29
          收起回复
            第十二天的晚上,众人的情绪显然和往昔是有区别的,不管是讲述者还是听众,都流露出一种紧张不安的情绪——过了今天,就只有两天了,时间还剩下最后的48小时。
            哥特的心理素质是所有人中最不敢恭维的,他摔了一个杯子在手中,还没有开讲,就不断地喝水,倒了七点钟,他却又要去上厕所了,回来时已经过了五分钟。
            哥特理了一下额前的刘海,清了清嗓子,在正式开讲之前,先说了几句开场白,“我不知道诸位以前有没有看过我的书,呃,但是你们知道,我被媒体称为所谓的‘偶像作家’......”
            他自嘲地笑了一下,似乎在可以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可能在你们眼中,我是那种靠脸蛋吃饭,只会写一些糊弄年轻女生的小资文的作者,但今天晚上——”他有意停顿了一下,引起大家足够的期待和关注。“我将用下面这个故事证明自己的实力。接下来你们听到的这个故事,和我以前那些书的风格都不一样。因为这个故事我不用依照出版社的策划和安排,可以完全忠于自己的想法,用我自己的方式对‘悬疑惊悚’四个字做出诠释。”
            “太好了,我十分期待。”纱嘉以前看过哥特的书,对他的‘转型之作’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哥特点了点头,看起来不再紧张,心情已经平复下来了。“我开始讲了,故事的名字叫做‘私房菜’。”


            166楼2013-10-28 22:49
            收起回复
              观众席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就连刚才被穆雷批评用心不够的那个名厨,也不由的鼓起了掌,一脸的心悦诚服。
              节目录制完后,导演兴奋的告诉穆雷,这期节目因为他精彩的点评和富有道理的一番话,赢得了观众的赞赏和喜欢,收视率有望再次增加0.5-1.5个百分点。导演希望穆雷以后能多说一些代表普通老板姓立场的话,坚实节目的群众基础。
              穆雷微笑着同意,独自走到节目组后台的休息室里,长吁了一口气,为自己刚才虚伪的说话感到汗颜。
              老天,我说出的话假的不行,观众们居然一片附和。穆雷闭着眼睛,缓缓摇头。
              什么用心做出来的食物,都是最好吃的,简直是骗人的鬼话,这节目播出之后,一定会引来同行们的嗤笑,没吃过的人倒也就算了。但那些老辈怎么会不知道,一碗街边小面顶天了也不能跟随意烹制的神户小牛肉和白松露面相比,但是有什么办法呢?拿了节目组的高额薪金,就只能按导演的意思去做。
              我已经是一个五十七岁的人了,却还要在上节目时说出这种违心的话,穆雷暗暗感叹,这份让人羡慕的美食评论家的工作,也不是这么好做的。
              休息了一会儿,穆雷估计参加录制节目的观众都已经离场了,他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准备回家。
              走到电视台,穆雷看了下手表,现在已经是晚上八点了,他正要朝停车的地方走去,后面一个人喊道:“穆雷老师。”
              穆雷回过头去,是一个不认识的中年男人,他问道:“你是?”
              “我是刚才参加录制节目的一个观众,”那男人微笑着说,同时递上名片,“我叫梁恒,在一家文化用品公司任职。”


              169楼2013-10-28 22:54
              收起回复
                穆雷接过名片,看了一眼,问道:“你找我什么事?”
                “不瞒您说,我是在录完节目后专门在这儿等您的,想跟您说件事。”
                “什么事?”
                “是这样的,穆老师,我的职业虽然跟饮食没关系,但我自认为是个爱吃、懂吃的人,虽然不能跟您这样有名的美食家相比,却也对各地美食略有研究,您刚才节目中提到的那些美食,我也都吃过。”梁恒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我有个愿望,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尝尽世间所有美食——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我一直在努力着。”
                穆雷其实也有这样的愿望,他认真听着这男人说的话。
                “穆老师,您刚才说‘用心做出来的食物是最好吃的’ ——怎么说呢,这话也不是不对,但我确实是有些不同的见解,才特意等在这儿想和您探讨一下。”
                这人是来挑刺的?穆雷心中微微一震,他看出了我刚才是在说违心的话?
                梁恒没注意到穆雷的心思,说道:“穆老师,其实您说的这话要是搁在半年前,我绝对赞同。以前我也认为,所有食物不分贵贱,只要是精心烹制,就—定能呈现出相差无几的美味。但最近品尝到一家私房菜后,我的观念被彻底颠覆了——原来世界上,真有这种超级美味存在,是其他美食无法相提并论的。”
                梁恒的话激起了穆雷的好奇心,他问道:“你的意思是,这家私房菜馆做出来的东西,比我刚才在节目中提到的那些极品美食还要好吃? ”
                “对。而且不只是好吃一点点。简直……不能相提并论。”
                穆雷眯起眼睛看了他几秒。“你说得会不会太夸张了? ”
                “绝对没有!穆老师,您亲自去吃一次就知道了。那家私房菜的味道,简直叫人难以置信。我吃过之后甚至怀疑,地球上怎么可能有这么好吃的东西存在?”
                穆雷见这男人越说越夸张了,轻轻摆了摆手,说道:“好吧,我去吃吃看。你说的这家私房菜馆在哪里? ”


                170楼2013-10-28 22:55
                回复
                  “就在我们市榔坪县的岳川古镇里,不是开在街面上的餐馆,而是在一条老街的四合院里,名为,膳品居——那里古色古香,纯朴清净。坐在那院子或厢房里吃饭,不像在城里下馆子,倒像是到一个朋友家去做客,感觉亲切而舒服。”
                  听起来还真不错,穆雷微微点头,但又感到不解,“如果那里的菜真有你说的这么好吃,按理说这私房菜馆应该名声大噪才对,我以前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梁恒说:“这家膳品居才开半年,而且在比较冷清的古镇老街上,如果不是刻意寻访,一般人很难找到,而且,这家菜馆有很多古怪的规定,可以说对食客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不能接受的人,一概不予接待。很多人听到这些规矩,就望而却步了,所以我估计去吃过的人并不多。”
                  “什么规矩?说来听听。”穆雷显得兴趣十足。
                  “第一,这家私房菜馆每个星期只开周一和周三两天,而且只做一桌,并限制是晚餐,要吃的人,需要提前预定,第二,对吃饭的人数也有规定,人少了不行,人太多了也不行——只能在6到8个人之间,第三,那里不兴点菜,菜肴的安排全凭主厨高兴,做什么吃什么,食客不能提出异议,第四,也是最怪异的一点,不管在那里吃到什么菜品,都不能问这些菜的食材来源和烹制过程。”
                  穆雷听得呆了,这些规矩,简直像是故意拒人于千里之外,不过却更增添了这家私房菜馆的神秘感,他暗暗揣度,能顶出这些怪异规矩的厨师,可能是个恃才放旷的怪才,此人做出来的食物,也许真有过人之处。
                  梁恒看出穆雷心动了,说道,“穆老师,听了我的介绍,您是不是很想去这家私房菜馆亲自品鉴一下?其实我今天就是专门想把这个信息告诉您,您去吃了之后,如果觉得却是不同凡响,以您的影响力,一定能引起大家对这家私房菜馆的关注,让更多的人品尝到那里的极品美味。”
                  穆雷笑道:“呵呵,你跟那家私房菜馆到底是什么关系呀?


                  171楼2013-10-28 22:56
                  收起回复
                    这么热衷于将它推荐出去。”
                    梁恒也笑了起来:“您放心,我肯定不是托儿,那家菜馆高傲的很,才不会想出这种辙呢。”
                    “我知道,开个玩笑罢了。”穆雷说:“它要想生意好,还用得着定那些规矩吗?”
                    梁恒店头道:“其实我本来也是有私信的,您想,如果这家私房菜馆日后生意火爆了,那我要去吃一顿不就难了吗?但您刚才节目中说的那句“美食如果不能让大多数人享受,存在的意义就小了很多”影响了我,让我觉得好东西就应该跟大家一起分享。”
                    “那是……”穆雷略微有些尴尬,这种冠冕堂皇的话观众还真听进去了,他岔开话题:“你当时是怎么知道这家的呢?”
                    “我的一个朋友,也和我一样,是个饕餮之徒,他去岳川古镇玩,意外发现了这家私房菜馆,很是好奇,就邀约我和另外几个好吃的朋友,凑足六人去吃了一顿----那味道真是令我永生难忘。”
                    穆雷一边点头一边问到:“对了,你说那里不能点菜,当天做什么菜全凭厨师的喜好,意味着每桌菜的价格也不一样?”
                    “应该是。”
                    “贵吗?”
                    梁桓想了想:“怎么说呢,价格确实不便宜,但也没贵的离谱。而且……当时我们六个人吃完后,有种感觉——这顿饭不管我们给多少钱都值得,我们几个全都沉浸在那美味带来的奇妙享受中,觉得价格这一类的事情一点儿都不重要了。”
                    穆雷稳:“你们六个人到底吃了多少钱?”
                    “800多。”
                    还好。穆雷暗忖。是在能接受的范畴。他问道:“这家私房菜馆的电话和具体地址是?”
                    “我刚才给您的名片背后都写着呢。”梁恒微笑着说。
                    穆雷把名片翻过来一看,果然。他笑道:“看来你是一开始就吃定了我是肯定要去的。”
                    “您是著名的美食家,这种地方,您怎么会没兴趣呢?说实话,您要是没去这家私房菜馆吃过……”说到这里,梁恒停了下来,好像说错了话般尴尬地笑了笑。
                    “你是想说,我要是没去吃过,就对不起“美食家”这个称号?”穆雷笑道,
                    “那谢谢你的推荐,我一定找机会去那里品尝一下。”
                    “好的好的,那不打扰您了穆老师,再见。”中年男人礼貌地挥了挥手,走进人群之中。
                    穆雷捏着那张名片,看看背后写的地址和电话,忽然觉得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


                    172楼2013-10-28 22:57
                    收起回复
                      三十岁之后,穆雷就当上了专职的美食作家和美食评论家,游走于世界各地,在若干个电视节目中担任嘉宾。品鉴了数之不尽的美味佳肴。现在,他已年近六十,自认为这个世界上最美味的事物都已经吃过了,渐渐对美食的兴趣有所下降,仅仅把品鉴美食当成工作,没有了年轻时的激情和好奇心。
                      所以,现在很多媒体和个人向他推荐美食,穆雷都无法调动起太大的积极性。但这次,他找到了久违的新鲜感——这个男人向他推荐的“膳品居”,竟然让他有种立刻前去品尝的冲动。如果不是有那些复杂的规矩,他真想明天就去。
                      希望这家私房菜馆真有他说的那么好,不要令我失望。穆雷暗忖,我渐渐老了,味蕾开始退化,在这之前,我能找到那记忆中的滋味吗?
                      穆雷有个儿子,叫穆东城,39岁了还没结婚,说是一直没遇到合适的,实际上是 还没玩够,不想受婚姻束缚。穆雷也懒得管这么多,由他自己。
                      穆东城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也跟着父亲吃遍了天南海北,对美食充满了 热爱。在吃方面也是个行家,现在是一家美食杂志的主编。穆东城近水楼台,经常请父亲作为特邀嘉宾,推荐美食。穆雷也会对儿子的杂志提出一些建议和指导。在两父子的配合下,美食杂志办得有声有色、风生水起。穆东城自然很受领导器重。
                      在知道“膳品居”这个地方后,穆雷最先想到的当然是儿子。他先打电话到膳品居预定了时间——定在下个星期三。再打电话给儿子,问他下周三有没有时间和自己去一趟岳川古镇。但穆东城说,下周正好要到越南去制作一期关于越南美食的节目,去不了,穆雷只有打电话给几个老朋友,邀约一起去品鉴美食。


                      173楼2013-10-28 22:58
                      收起回复
                        穆雷的这几个朋友,都是些五十多岁、对美食文化颇有研究的老饕。当然跟穆雷一样,美其名曰“美食家”,个个都是在餐饮界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其中以穆雷名气最大。他们得知穆雷又觅到了新的吃地儿,而且是家颇有神秘感的私 房菜馆,都毫不犹豫表示愿意前往。六个人很快就凑齐了。
                        星期三上午,穆雷和五个朋友聚齐后,开了两辆车,直赴榔坪县岳川古镇。
                        车上,几个老友谈天说地。其中一个众人称为老苏的胖子对此行明显十分期待。摇头晃脑地说:“虽然这家私房菜馆我们还没去,但我现在已可判断,其主人一定是非常懂吃之人。”
                        “何以见得?”老陈问道。
                        “只凭他定的一条规矩——吃饭的人必须6到8人之间——就能看出。”老苏分析道,“一桌肴馔, 必有一套完整的结构。从开始的冷盘,到热炒、大菜后是点心和汤,如同异常完整的戏剧,这台戏不能一个人看,只看一幕又不能领略其中的含义,6到8人正好。”
                        “有道理。”老陈赞同道,“如此说来,那里不兴点菜,大概也是类似原因,真正技艺高超的厨师,如果心高气傲的艺术家,必须依当天的心境和灵感,随心所欲的发挥。才能创造出最好的作品,如果点什么做什么,作品便只有匠气,没有灵气了。”
                        穆雷开着车,听后座的两个朋友高谈阔论,不禁笑道:“你们说的头头是道,但也只是猜测,我有言在先,哪家菜馆我可没吃过,要是没有想象中那么多,你们可别埋怨我。”
                        “不怪你怪谁?”老苏笑着说,“老穆,咱们说好,那家的菜咱们吃上几道,要是发现言过其实,咱们立刻打道回府,你的重新请过。”
                        “行啊,不还吃的话,我请你们一人一桶方便面,”
                        车里的几个人一齐大笑起来。


                        174楼2013-10-28 22:59
                        收起回复
                          榔坪县离市区并不远,半个小时就到了,古镇离县城还有二十多公里,十点半,美食家一行就到了风景优美的岳川古镇。
                          这个地方,和极度商业化的丽江,凤凰古镇不一样,岳川古镇没有酒吧,工艺品店和如织的游人,甚至连张报纸都买不到,这里有的只有清新的空气,淳朴的原住民和闲散的慢节奏生活,能定居在这种地方,耐得住清闲和寂寞的人,自然具有超脱于常人的品性和气韵。在这里开一家私房菜馆,显然赚钱不是主要目的,这让其主人显得更像是世外桃源中的高人了。
                          穆雷一行人在古镇里走走游游,中午在一家小餐馆随便吃了点儿东西,没做任何点评,晚上才是重点。
                          下午,老苏提议先去哪家私房菜馆看看,穆勒不赞成,他说这样一来,神秘感就减弱了,非得要等到吃饭的时候前去,才能把这份新鲜感和期待保持到最后。
                          其余几人也有此意,于是,几个人找了家老茶馆,每人泡上一杯清茶,坐在竹椅上纳凉、聊天、发呆,倒也修身养性,杂乱的思绪都摒除殆尽了。


                          175楼2013-10-28 22:59
                          收起回复
                            六点钟,穆雷按照名片背后所写的地址,找到了位于古镇老街的私房菜馆。 这里是个老宅,青砖斑驳的院墙和纵横左右的石板地尽显岁月沧桑,大门上方一块木板上篆刻的“膳品居”三个字,内敛中透露着大气。
                            几个人走进四合院内,一个四十岁左右、衣着朴实的中年女人礼貌地迎上来,态度温和,不卑不亢地问道:“几位是之前预定的客人吗? ”
                            “是的,敝姓穆。”穆雷客气地回应。
                            “是穆先生定的。几位里面请。”
                            中年女人带着几个人走进四合院正北方向的正房,里面—张木质圆桌,八张藤椅围成一圈,房间里布置并不华丽,但古色古香、清新淡雅,看上去令人赏心悦目。
                            穆雷六人坐了下来,中年女人拿来一个漂亮的紫砂壶,挨着将每个人面前的茶杯斟满,说道:“几位请先喝水,菜一会儿便上。”
                            “好的,谢谢。”穆雷点头致谢。
                            女人离开了这间正房,估计到厨房去了,戴眼镜的老余小声说道:“她是这里的厨师?”
                            “我看不像,估计是负责招呼客人和上菜的,厨师在厨房,没有露面。“老何说。
                            外号“食仙”的精瘦老头看着茶杯里的白水,端起杯子喝了一小口,说道:
                            “这家有点儿意思,紫砂壶配茶杯,倒出来的却不是茶,是白开水。”
                            穆雷说:“白开水就对了。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吃饭前最好什么茶都别喝,不管是清茶的微涩还是红茶的醇厚,都有可能影响接下来菜品的口感。”
                            “照你这么说,这家菜馆真是有讲究的。”老余说。
                            “别说茶了,我喝了一下午,现在就想吃东西。”老苏期待这么久,早按捺不住了。


                            176楼2013-10-28 23:00
                            回复
                              “别急,要吃美味就急不得,尤其不能催厨师,火候差一点儿味儿就不正了。”老何说。
                              “这我当然知道,怎么可能去催,只是说说而已。”
                              说话的时候,中年女儿从外面进来了,手里端着第一盘菜,放在木桌上,“请各位品尝开胃凉菜吧,”转身出去了。
                              刘双眼睛一齐盯着这一道凉菜——竟然是一盘极为普通的青瓜,选粗细均匀的青瓜,切掉头尾,并不去皮,十几根圆柱状的青瓜像未经雕琢的原木般码堆成三角形,看上去似乎是生的,没有经过任何烹饪和调味。
                              老余傻眼了:“这第一道菜,竟然是生青瓜?这不是大热天吃着玩儿的吗?怎么会当菜端上来?”
                              “是啊,虽说只是一道凉菜,也有点儿太敷衍客人了。”老何说,“这样一道菜,如何体现厨艺?”
                              穆雷多少有点尴尬,老苏此时是真饿了,没用筷子,直接用手捏住一段青瓜。说道:“管他呢,总比喝白开水强。”
                              说着,他咬了一口青瓜,嚼了几口,动作变慢了,表情渐渐凝固。
                              “怎么了?”老陈问道。
                              老苏没说话,又咬了一口那青瓜,过了几秒,他如梦初醒般睁大眼睛,大声说道:“太好吃了!你们快尝尝!”
                              另外五个人对视了一眼,怀疑老苏是不是在开玩笑,一根生青瓜会有多好吃?
                              但好奇之下,还是每个人都夹了一段青瓜,放进嘴里。
                              穆雷的牙齿刚刚卡擦咬了一口青瓜,那爽脆的口感和随之而来的晴天,鲜香便布满整个口腔,他这才知道,这盘青瓜不是生的,而是用盐水腌制过的。可说起来简单,这恰到好处的口感和滋味,却绝不简单!
                              未去皮的青瓜,会有些许生涩,口感也有点硬,但用盐水腌制过后,由于盐水的浓度大于
                              青瓜细胞内的浓度,青瓜会失水而变软,影响爽脆的口感,但这盘青瓜口感适宜,不软不硬;咸味也恰到好处,不淡不咸,并且没有其他任何哗众取宠的调味,仅仅依靠青瓜本身的清香与盐配合,达到最微妙的平衡,最大程度地引导出食材本身的美味。此菜简直像未经世事、清新脱俗的少女般妙不可言!而仔细想来,具体的腌制方法、放多少盐腌制,腌制多久,以及对青瓜本身的挑选,都极为重要,这盘青瓜粗细均匀,显然也是精挑细选——如果大小不同的话,吸收盐水的程度便会有所不同,形成口感的差异。


                              177楼2013-10-28 23:0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