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是党的后备力量和希望所在,各级党委要紧紧围绕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为目标,不断创新年轻干部培养模式,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帮助他们尽快克服不足、健康成长。
在学习内容上,要以培养基层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以“缺什么学什么”为原则,根据年轻干部的实际需求,科学的、全面的设置学习课程内容,帮助年轻干部提高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在培养模式上,积极进行创新,采用“学习+测试”的模式,在学习之后采取更为实际、灵活的方式对年轻干部所学的内容进行考察。紧扣当前主要工作任务举行专题培训,让年轻干部时刻充满紧迫感并能承担好先锋队的角色。在岗位中采取“帮带式”培养机制,为年轻干部答疑解惑。要加强年轻干部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互为老师,互通有无,让他们在加强业务交流的同时增加感情。
要安排年轻干部在机关或基层进行多部门、多岗位轮岗锻炼,经受复杂环境的考验。安排年轻干部到关键岗位,参与到民生工程、路网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有计划、有目的让年轻干部在参与急难险重工作任务中接受锻炼和考验,培养和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推荐综合素质好、领导能力较强的年轻干部到上级机关、部门挂职锻炼,培养他们的大局观,提高他们的经济、社会管理能力。要安排有培养潜力、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年轻干部到村挂职锻炼,让他们真正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提高服务群众和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在注重培养年轻干部的同时,还要积极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建立起年轻干部动态管理制度。经常性的指导检查年轻干部的工作,帮助其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安排专人负责重点跟踪,将年轻干部的表现,如考勤、工作态度、下村次数、材料撰写数、材料发表数、活动表现等进行登记并通报,把登记情况作为年终评优和公务员考核的重要依据。建立谈心谈话制度,由党委领导采取座谈会或单独访谈的形式与年轻干部谈心谈话,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谈心谈话从中发现优秀“苗子”,进行重点培养。通过监督管理机制的建立,不断增强年轻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工作氛围。
培养年轻干部要敢于打破陈规,不拘一格,要以学习教育为支点,以深入基层一线、重要岗位压担子、多岗位交流为载体,培育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工作能力,让更多优秀的年轻人成长起来。只有这样,我们党的事业才能薪火相传,欣欣向荣。